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肃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64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其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油2~2.5重量份、紫苏籽油0.3~0.5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0.2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0.2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5重量份、薄荷脑1~1.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4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3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 15~16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 15~16重量份;所述薄膜衣由市购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和乌梅粉按10:1的质量比混合所得,重量为滴丸总重量的3%~3.5%。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且可以减少患者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气味清香,提高了使用者的顺应性。用者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

技术介绍

[0002]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性甘,温,有毒,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而现代药理实践证明,它还具有降压、抗炎等作用。
[0003]目前,市售的苍耳子鼻炎滴丸的主要成分为苍耳子油、石膏浸膏粉、白芷浸膏粉、冰片、辛夷花挥发油、薄荷脑、辛夷花浸膏粉、黄芩浸膏粉,其主要的功效是止头痛、通鼻窍、清肺热,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性鼻疾病,如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少数患者在用药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干呕、恶心等症状,同时气味较差,使用者特别是儿童的顺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可以减少患者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同时气味清香,提高了使用者的顺应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由丸芯、以及包括在丸芯外的薄膜衣构成,按重量份计,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7]苍耳子油2~2.5重量份、紫苏籽油0.3~0.5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0.2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0.2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5重量份、薄荷脑1~1.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4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3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5~16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15~16重量份;r/>[0008]所述薄膜衣由市购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和乌梅粉按10:1的质量比混合所得,重量为滴丸总重量的3%~3.5%。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0]苍耳子油2重量份、紫苏籽油0.3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重量份、薄荷脑1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5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15重量份。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2]苍耳子油2.5重量份、紫苏籽油0.5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2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2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4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3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6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16重量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14]苍耳子油2.25重量份、紫苏籽油0.4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5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5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4重量份、薄荷脑1.2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5重量份、开口
箭浸膏粉2.5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5.5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15.5重量份。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0016]S1、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配比混合后,80℃加热熔融,加入配比量的薄荷脑至全溶,然后加入配比量的蝉蜕浸膏粉、鹅不食草浸膏粉、牛膝草浸膏粉、细辛浸膏粉、开口箭浸膏粉,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配比量的苍耳子油和紫苏籽油
搅拌混匀,
保持料温85℃,倾入滴丸机中,调节滴速为36
±
2滴/min,滴距为6cm,滴入5~10℃二甲硅基硅油中冷却15min,得小丸;
[0017]S2、取出已冷凝的小丸,除去滴丸表面的冷却剂,风干,即得丸芯;
[0018]S3、将市购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和乌梅粉后,以纯净水为溶剂,将其放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溶解4~5h,即得包衣液;
[0019]S4、用包衣锅采用滚转包衣法对所得丸芯进行包衣,吹入温度为32
±
2℃,包衣锅转速为900~1000rpm,开启蠕动泵2.5~2.7rpm及压缩空气0.2~0.4kg/cm2,喷枪喷洒包衣液,控制出风温度,使片床温度保持在30~35℃,直至滴丸丸芯增重3%~3.5%,停止喷液,继续吹热风至丸干燥,即得。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具有明显抗组胺作用,能显著抑制I型变态反应,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可以快速的减轻鼻塞、鼻痒等症状,减少鼻腔分泌物,消除鼻甲肿胀,并可缓解头痛、头昏等症状,从而有效地治疗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且可以减少患者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气味清香,提高了使用者的顺应性,其体外累积释放度均超过90%,且释放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材料来源:
[0024]苍耳子油:取苍耳子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加适量水搅拌,静置后取油层,即得苍耳子油;
[0025]紫苏籽油:市购;
[0026]蝉蜕浸膏粉:将蝉蜕粉碎至200目后,加6倍量的95%乙醇,超声频率40KHz,温度35℃,提取30min,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65~70℃),干燥,即得蝉蜕浸膏粉;
[0027]鹅不食草浸膏粉:将鹅不食草全草加6倍量的水煎煮二次,静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相对密度为1.25(65~70℃),干燥,即得鹅不食草浸膏粉;
[0028]牛膝草浸膏粉:取牛膝草粉碎成粗粉后,加6倍量的水煎煮二次,静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相对密度为1.01(65~70℃),干燥,即得牛膝草浸膏粉;
[0029]细辛浸膏粉:取细辛药材加6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相对密度为1.01(65~70℃),干燥,即得细辛浸膏粉;
[0030]开口箭浸膏粉:取开口箭药材加6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相对密
度为1.01(65~70℃),干燥,即得开口箭浸膏粉。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0033]S1、配料: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34]苍耳子油2重量份、紫苏籽油0.3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重量份、薄荷脑1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5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15重量份;
[0035]所述薄膜衣由市购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和乌梅粉按10:1的质量比混合所得,重量为滴丸总重量的3%~3.5%;
[0036]S2、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配比混合后,80℃加热熔融,加入配比量的薄荷脑至全溶,然后加入配比量的蝉蜕浸膏粉、鹅不食草浸膏粉、牛膝草浸膏粉、细辛浸膏粉、开口箭浸膏粉,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配比量的苍耳子油和紫苏籽油搅拌混匀,保持料温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由丸芯、以及包括在丸芯外的薄膜衣构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油2~2.5重量份、紫苏籽油0.3~0.5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0.2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0.2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5重量份、薄荷脑1~1.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4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3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 15~16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 15~16重量份;所述薄膜衣由市购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和乌梅粉按10:1的质量比混合所得,重量为滴丸总重量的3%~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油2重量份、紫苏籽油0.3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1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1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3重量份、薄荷脑1重量份、细辛浸膏粉3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2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5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 15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油2.5重量份、紫苏籽油0.5重量份、蝉蜕浸膏粉0.2重量份、鹅不食草浸膏粉0.2重量份、牛膝草浸膏粉5重量份、薄荷脑1.5重量份、细辛浸膏粉4重量份、开口箭浸膏粉3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16重量份、聚乙二醇6000 16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苍耳子鼻炎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丸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耳子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娟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