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360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包括:锁止推杆,设于纵向归位推杆靠近无人机的一侧;触发机构,包括摆杆、摆杆复位件、触发连杆和触发件,摆杆转动连接于纵向归位推杆,摆杆的一端为触发端、另一端与触发连杆转动连接,触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锁止推杆;摆杆复位件连接摆杆和纵向归位推杆,用于摆杆的转动复位;触发件设于横向归位推杆且用于带动摆杆转动;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杆和锁止扣,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纵向归位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锁止扣的两端之间,锁止扣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锁止推杆、另一端为扣合端且与无人机的着陆支架相对;锁止推杆复位机构,两端分别连接纵向归位推杆和锁止推杆,用于锁止推杆的移动复位。杆的移动复位。杆的移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人机以其高灵活性、高适应性、低成本、小体积等特点,在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都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无人机采用蓄电池来提供动力,续航里程有限,每工作一定时间就需要返回地面充电或更换电池。
[0003]申请号为CN201821435357.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自动归位装置及自动归位充电系统,包括一对副推拉杆,副推拉杆侧表面设有充电装置以及用于校准无人机起落架的两个辅助校准装置,两个辅助校准装置分别设于副推拉杆的两端;辅助校准装置包括弹性伸缩杆以及滚轴,弹性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副推拉杆上,滚轴竖直设置,且与弹性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与副推拉杆固定连接,用于带动一对副推拉杆做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0004]无人机归位装置可满足无人机的降落,且无人机降落后可自动对无人机进行归位,使其准确的移动到停机坪的精准点位置,以进行自动更换电池及其它后续工作。
[0005]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归位装置在无人机归位后,无法实现无人机牢固的锁止,在进行更换电池等操作时会造成无人机位置的偏移。以及,在车载野外作业需要临时转场时,需要将无人机从无人机归位装置上取下才行,否者极易造成无人机的跌落、磕碰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无人机归位后的自动锁止。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用于实现无人机归位后的自动锁止,无人机归位装置包括两根横向归位推杆和两根纵向归位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9]锁止推杆,设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靠近所述无人机的一侧;
[0010]触发机构,包括摆杆、摆杆复位件、触发连杆和触发件,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为触发端、另一端与所述触发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触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推杆;所述摆杆复位件连接所述摆杆和所述纵向归位推杆,用于所述摆杆的转动复位;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横向归位推杆且用于带动所述摆杆转动,所述横向归位推杆移动到位后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摆杆触发端的移动路径上;
[0011]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杆和锁止扣,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扣的两端之间,所述锁止扣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推杆、另一端为扣合端且与所述无人机的着陆支架相对;
[0012]锁止推杆复位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用于所述锁止推杆的移动复位。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的摆杆支座和触发连杆支座,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摆杆支座,所述触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触发连杆支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的驱动杆支座和锁止扣支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杆支座,所述锁止扣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扣支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锁止推杆复位机构包括导向轴和导向轴复位弹簧,所述导向轴的一端穿设并滑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另一端固连于所述锁止推杆,所述导向轴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之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摆杆复位件为摆杆复位弹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触发件为拨块。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摆杆的触发端为拨杆。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摆杆和所述触发连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锁止推杆设有两根,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纵向归位推杆朝向所述无人机的一侧,每根所述锁止推杆上均设有两套所述触发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和所述锁止推杆复位机构。
[002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当横向归位推杆移动到位、纵向归位推杆带动摆杆移动时,摆杆会被触发件阻挡而转动,摆杆转动带动触发连杆转动,触发连杆带动锁止推杆朝向纵向归位推杆移动,锁止推杆移动带动锁止扣转动,而使锁止扣扣合锁止无人机。通过纵向归位推杆的动能作为驱动力,使得无需引入额外动力输入,只需根据现有无人机归位装置横向归位推杆和纵向归位推杆的归位逻辑即可完成本装置对无人机着陆支架的锁止。
[0023]当纵向归位推杆解除对无人机的纵向限位而离开时,带动摆杆离开触发件,摆杆通过摆杆复位件反向转动复位,锁止推杆通过锁止推杆复位机构反向移动复位,锁止推杆复位时带动锁止扣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无人机着陆支架的锁止。整个解锁过程通过纵向归位推杆的动能驱动,使得本装置锁止和解锁过程均无需引入额外动能。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向归位推杆归位后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纵向归位推杆归位后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解锁状态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锁止状态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拨杆与拨块接触前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拨杆与拨块接触时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拨杆与拨块接触后锁止时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1:无人机;12:着陆支架;21:横向归位推杆;22:纵向归位推杆;31:锁止推杆;41:摆杆;42:拨杆;43:触发连杆;44:摆杆复位弹簧;45:摆杆支座;46:触发连杆支座;47:拨块;51:驱动杆;52:锁止扣;53:驱动杆支座;54:锁止扣支座;61:导向轴;62:导向轴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7]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且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和横向仅代表两个垂直的方向,并未对具体的方向进行限定。
[0038]参看图1至9,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用于实现无人机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用于实现无人机归位后的自动锁止,无人机归位装置包括两根横向归位推杆和两根纵向归位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止推杆,设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靠近所述无人机的一侧;触发机构,包括摆杆、摆杆复位件、触发连杆和触发件,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为触发端、另一端与所述触发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触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推杆;所述摆杆复位件连接所述摆杆和所述纵向归位推杆,用于所述摆杆的转动复位;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横向归位推杆且用于带动所述摆杆转动,所述横向归位推杆移动到位后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摆杆触发端的移动路径上;锁止机构,包括驱动杆和锁止扣,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扣的两端之间,所述锁止扣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止推杆、另一端为扣合端且与所述无人机的着陆支架相对;锁止推杆复位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用于所述锁止推杆的移动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归位自动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纵向归位推杆和所述锁止推杆的摆杆支座和触发连杆支座,所述摆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摆杆支座,所述触发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触发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同武杨臻魏勇亮姜楠唐君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