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83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具体涉及高压釜供气领域,包括电机、高压釜体和储气罐,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所述高压釜体由一个筒体和两个筒盖组成,所述筒体与筒盖之间设置有密合装置,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固定安装有泄压装置,所述第三输气管与第四输气管之间活动安装有闭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通过高压釜体与压缩机之间设置的泄压装置与闭压装置的配合,很好的解决了高压釜持续高压供气造成的不必要浪费,在高压釜体的筒体与筒盖之间设置密封圈,非常好的处理了高压釜体自身因密封不好产生的泄漏,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降耗的效果。降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釜供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釜主要是针对胶片干法生产夹层玻璃进行热压处理,预合胶片夹层玻璃置于高压釜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夹层玻璃中的胶片溶化,冷却后使夹层玻璃与胶片紧密结合生产夹层玻璃,通过将1,5

二氨基萘、乙酰正丙醇、2

硝基
‑5‑
氟甲苯等化学试剂与玻璃相结合可以提高生产的玻璃耐热性与坚固性。
[0003]一般高压釜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供气系统为满足高压釜的用气需求,按高压釜最高用气压力供气,过压气体直接排放,供气系统处于一直工作供气状态,能耗高,并且高压釜体的筒盖与筒体一般金属结构,金属与金属之间锥面密封的效果差,而且需要达到很高的精度,多次重复使用次数很低,易损坏,造成泄漏浪费资源,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包括电机、高压釜体和储气罐,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所述电机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左端固定安装在压缩机外表面,所述压缩机上端开设有第三出气孔,所述压缩机外表面左部开设有两个第三进气孔,两个所述第三进气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输气管,所述第四输气管包括直气管和L型气管,所述储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孔与第二进气孔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气管,所述高压釜体由一个筒体和两个筒盖组成,所述筒体与筒盖之间设置有密合装置,所述密合装置包括密封圈、两个螺钉及两个第一固定环,所述筒体外表面上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一出气孔、测压孔及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第二出气孔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测压孔固定安装有压力计,所述第一出气孔固定安装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阀体,所述泄压装置远离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输气管,所述第三输气管与泄压装置连接位置开始有第四进气孔,所述第三输气管远离泄压装置的一端与第四输气管远离第三进气孔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闭压装置,所述闭压装置包括第二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内腔上部开设有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底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腔底壁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腔侧壁设置有压力球,所述压缩机内腔下部开设有制压腔,所述制压腔上部滑动设置有压缩柱,所述压缩柱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板,两个所述条形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下部转动安装有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压缩机的第一转轴右端。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环分别固定安装在筒体与筒盖相互靠近位置,所述第一固定环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拉耳,所述拉耳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表面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套的螺纹。
[0009]优选的,所述筒体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筒盖靠近筒体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泄压阀体内腔从上往下开设有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及第六凹槽,所述所述第五凹槽固定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部活动安装有钢球,所述钢球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钢球的一端安装在第三输气管外表面下部位于第四进气孔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钢球、第三凹槽及第六凹槽直径相同,所述橡胶圈直径小于钢球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左端固定安装有锥形的封口柱,所述封口柱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三输气管远离泄压装置的一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直气管内腔左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环,所述连接柱与第二固定环滑动安装,所述第二弹簧右端与第三固定环固定安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通过高压釜体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有泄压装置与闭压装置,当压力过大,通过泄压装置与闭压装置之间的配合,及压力球的预示作用,关闭电机后高压釜可继续工作,很好的解决了高压釜持续高压供气,泄压造成的不必要浪费,通过在高压釜体的筒体与筒盖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使高压釜体更加密封,非常好的处理了高压釜体自身因密封不好产生泄漏造成资源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密合结构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泄压装置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闭压装置剖面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压缩机剖面图。
[0022]图中:1、电机;2、支架;4、压缩机;41、第三进气孔;42、第三出气孔;43、制压腔;431、压缩柱;432、条形板;433、第一支柱;434、第二支柱;435、第三支柱;436、凸轮;437、第一转轴;44、进气腔;441、第一单向阀;45、出气腔;451、第一单向阀;452、压力球;5、第四输气管;51、直气管;511、第二固定环;52、L型气管;6、储气罐;61、罐体;62、第二出气孔;63、第二进气孔;7、压力计;8、高压釜体;81、筒体;811、第一出气孔;812、测压孔;813、第一进气孔;814、第一凹槽;82、筒盖;821、第二凹槽;9、密合结构;91、第一固定环;92、拉耳;93、密封圈;94、连接槽;95、螺钉;10、第三输气管;101、第四进气孔;102、第三固定环;11、泄压装置;111、泄压阀体;112、第六凹槽;113、第四凹槽;114、第三凹槽;115、第一弹簧;116、钢球;
117、橡胶圈;118、第五凹槽;12、闭压装置;121、连接柱;122、封口柱;123、第二弹簧;13、第一输气管;14、第二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包括电机(1)、高压釜体(8)和储气罐(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压缩机(4),所述电机(1)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左端固定安装在压缩机(4)外表面,所述压缩机(4)上端开设有第三出气孔(42),所述压缩机(4)外表面左部开设有两个第三进气孔(41),两个所述第三进气孔(4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四输气管(5),所述第四输气管(5)包括直气管(51)和L型气管(52),所述储气罐(6)包括罐体(61),所述罐体(61)顶部开设有第二出气孔(62),所述罐体(61)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63),所述第三出气孔(42)与第二进气孔(63)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气管(14),所述高压釜体(8)由一个筒体(81)和两个筒盖(82)组成,所述筒体(81)与筒盖(82)之间设置有密合结构(9),所述密合结构(9)包括密封圈(93)、两个螺钉(95)及两个第一固定环(91),所述筒体(81)外表面上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一出气孔(811)、测压孔(812)及第一进气孔(813),所述第一进气孔(813)与第二出气孔(62)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13),所述测压孔(812)固定安装有压力计(7),所述第一出气孔(811)固定安装有泄压装置(11),所述泄压装置(11)包括泄压阀体(111),所述泄压装置(11)远离筒体(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输气管(10),所述第三输气管(10)与泄压装置(11)连接位置开始有第四进气孔(101),所述第三输气管(10)远离泄压装置(11)的一端与第四输气管(5)远离第三进气孔(41)的一端之间活动安装有闭压装置(12),所述闭压装置(12)包括第二弹簧(1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降耗型高压釜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4)内腔上部开设有进气腔(44)和出气腔(45),所述进气腔(44)底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41),所述出气腔(45)底壁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51),所述出气腔(45)侧壁设置有压力球(452),所述压缩机(4)内腔下部开设有制压腔(43),所述制压腔(43)上部滑动设置有压缩柱(431),所述压缩柱(431)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板(432),两个所述条形板(43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柱(4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张文海卢刚冯剑
申请(专利权)人:阜新泽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