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23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包括:振动装置;连接装置;浇筑装置;该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步骤如下:步骤一,内叶钢筋网片捆扎;步骤二,拉结件安装;步骤三,内叶板浇筑;步骤四,振动台一次振捣;步骤五,敷设保温层;步骤六,外叶钢筋网片捆扎;步骤七,保温层固定;步骤八,外叶板浇筑;步骤九,振动台二次振捣;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保温层体积大、表面积大、重量轻,施工工艺不合理极易造成空鼓和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鼓和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鼓和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用省、占地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在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民用建筑中应用日趋广泛。钢结构高层住宅一般采用外墙挂板体系,外挂板厚度一般为150mm,由50mm外叶板50mm保温层,50mm内叶板组成,内外叶墙板和保温层用保温拉结件连接。保温层材质一般为XPS挤塑板。
[0003]专利号为CN200910218075.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节能外墙挂板及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本专利技术之预制钢筋混凝土节能外墙挂板是由左侧钢筋混凝土板和右侧钢筋混凝土板中间夹设的保温夹层构成,保温夹层的材料是保温用苯板或岩棉,左侧钢筋混凝土板和右侧钢筋混凝土板内设置有钢筋网,左侧钢筋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网和右侧钢筋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网之间拉扯设置有联结件;是以混凝土的混制、混凝土的输送、钢筋混凝土板的构件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注、预制钢筋混凝土节能外墙挂板的养生和拆模和装饰板的加设或磨光工艺步骤制成;工艺步骤中所用的设备是由混凝土搅拌机、数台模具平台、升降式振动平台、磁力固定座、移动车、升降机、养护窑、浇注机、高空穿梭车和磨光机组成。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保温层体积大、表面积大、重量轻,施工工艺不合理极易造成空鼓和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工艺方式,可以保证XPS保温板下50mm混凝土厚度,杜绝空鼓和孔洞现象;XPS保温板嵌入下层内叶板混凝土且采用专用固定卡与保温拉结件固定,静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此时固定卡、保温拉结件、下层网片、暗梁钢筋和内叶板混凝土形成具备一定抗拉拔能力的整体结构,XPS保温板不易上浮;上层外叶板混凝土二次振捣时,采用低振频、小振幅、短时长工艺,如此上层混凝土不易进入保温板底部产生很大浮力,从而解决了由于保温层体积大、表面积大、重量轻,施工工艺不合理极易造成空鼓和保护层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包括:
[0007]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荡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振荡机台面上的成型模具;
[0008]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成型后的内叶板与保温层之间的拉结件以及与所述拉结件匹配插设连接且用于连接XPS挤塑板的固定件;
[0009]浇筑装置,所述浇筑装置包括浇筑机,所述浇筑机的布料口是运动的且均匀分布
在所述成型模具上方位置;
[0010]该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步骤如下:
[0011]步骤一,内叶钢筋网片捆扎,首先人工对内叶钢筋网片进行捆扎,且暗梁钢筋入模定位捆扎,然后放置在振动装置内;
[0012]步骤二,拉结件安装,人工将拉结件依次安装在内叶钢筋网片的纵向钢筋上并穿过横向钢筋上,再将埋件进行组合安装后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
[0013]步骤三,内叶板浇筑,所述浇筑机启动,将混凝土注入所述成型模具内;
[0014]步骤四,振动台一次振捣,启动所述振荡机,完成混凝土的振动工作,使得混凝土失去部分流动性;
[0015]步骤五,敷设保温层,振捣完毕铺设XPS保温板,采用人工踩压方式让XPS保温板少量进入内叶板混凝土中;
[0016]步骤六,外叶钢筋网片捆扎,人工对外叶钢筋网片进行捆扎工作,在将外叶钢筋网片与不锈钢拉结件和暗梁钢筋捆扎牢固;
[0017]步骤七,保温层固定,按特点间距均匀敷设若干组保温层固定件,固定件中部穿过不锈钢拉结件且其两端垂直压住XPS保温板,使得固定件与拉结件捆扎牢固;
[0018]步骤八,外叶板浇筑,静置特定时间,待混凝土失去部分流动性于初凝前浇筑外叶板混凝土时,浇筑机再次开启完成浇筑工作,将混凝土注入成型模具内;
[0019]步骤九,振动台二次振捣,上层浇筑完毕后,振动台再次启动,完成对混凝土的密实工作,静置等待外墙挂板成型。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人工对不同规格的成型外墙挂板需求对成型模具进行组装。
[00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内叶板厚度为50mm;
[0022]所述拉结件内置于所述内叶板内厚度为30

35mm且其外露厚度为15

20mm;
[0023]所述布料口距离所述成型模具上方距离不大于1000mm。
[002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相邻两个固定件之间按间距500mm设置。
[002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八中,静置时间为40分钟。
[002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在振荡机的振动平台上按振频50Hz、振幅2mm、振动时间10S进行振捣。
[002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九中,在振荡机的振动平台上按振频25Hz、振幅1mm、振动时间6S进行初步振捣。
[0028]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十,保温层埋置深度检查处理。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工艺方式,可以保证XPS保温板下50mm混凝土厚度,杜绝空鼓和孔洞现象;XPS保温板嵌入下层内叶板混凝土且采用专用固定卡与保温拉结件固定,静置40分钟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此时固定卡、保温拉结件、下层网片、暗梁钢筋和内叶板混凝土形成具备一定抗拉拔能力的整体结构,XPS保温板不易上浮;上层外叶板混凝土二次振捣时采用低振频、小振幅、短时长工艺,暗梁、边角局部易产生振捣不密实部位手工三次振捣,如此上层混凝土不易进入保温板底部产生很大浮力,有效解决保温层上浮造成的上层钢筋保护层不足且保温层过于靠近墙体表面,局部抗压能力急剧
下降问题;
[003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拉结件配合固定件,使得固定件的凸起部牢牢的夹紧在拉结件上,再利用水平延伸的部分将XPS保温板进行压住定位,由于拉结件已经一部分完成浇筑工作,进而其较为牢固稳定,不易在二次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利用静止状态的拉结件通过固定件完成对XPS保温板的定位,使其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上浮现象;
[003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增加保温层埋置深度检查工序,及时发现操作者未严格按工艺施工造成的保温层上浮缺陷,利用墙体边模上的专用工装架,将方木顶压在浮起的XPS保温板上,强制保温板下沉到指定深度,静置60

70分钟待上层混凝土初凝后撤去顶压方木,进行收光抹面工序,可完全杜绝保温层上浮情况发生;
[0033](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拉结件位于两组保温板之间,固定件安装在拉结件上,使得两组保温板之间增设了一组连接件,当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工作时,一方面利用对中设置的拉结件作为分隔,进而当混凝土下溢时,逐渐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装置(1),所述振动装置(1)包括振荡机(11)以及设置在所述振荡机(11)台面上的成型模具(12);连接装置(2),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用于连接成型后的内叶板(101)与保温层之间的拉结件(21)以及与所述拉结件(21)匹配插设连接且用于连接XPS保温板(102)的固定件(22);浇筑装置(3),所述浇筑装置(3)包括浇筑机,所述浇筑机的布料口(31)是运动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成型模具(12)上方位置;该预制钢结构外墙挂板生产步骤如下:步骤一,内叶钢筋网片捆扎,首先在振荡机(11)的平台上进行支模人工,对内叶钢筋网片(4)进行捆扎,将对应浇筑模具固定设置在平台上,再暗梁钢筋入模定位捆扎,然后放置在振动装置(1)内;步骤二,拉结件安装,人工将拉结件(21)依次安装在内叶钢筋网片(4)的纵向钢筋上并穿过横向钢筋上,再将埋件(105)进行组合安装后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步骤三,内叶板浇筑,浇筑作业整体可在振动装置(1)上完成,,浇筑模具整体围成方形框架结构,其内部成型出供浇筑成型叠合板的浇筑区域所述浇筑机启动,将混凝土注入所述成型模具(12)内;步骤四,振动台一次振捣,启动所述振荡机(11),完成混凝土的振动工作,使得混凝土失去部分流动性;步骤五,敷设保温层,振捣完毕铺设XPS保温板(102),采用人工踩压方式让XPS保温板(102)少量进入内叶板(101)混凝土中;步骤六,外叶钢筋网片捆扎,人工对外叶钢筋网片(5)进行捆扎工作,在将外叶钢筋网片(5)与不锈钢拉结件(21)和暗梁钢筋捆扎牢固;步骤七,保温层固定,按特点间距均匀敷设若干组保温层固定件,固定件中部穿过不锈钢拉结件(21)且其两端垂直压住XPS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镇姚传富潘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