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电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0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接电块结构,包括车门插头、车身接头、缓冲装置和控制器;车门插头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门上,车门插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车身接头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接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的第一连接端和车身接头的第二连接端接触连接,缓冲装置固定安装在车身接头上,缓冲装置设有两个,两个缓冲装置沿车身接头中间位置对称设置,当车门关闭时缓冲装置与车门插头抵紧;控制器与车门插头电性连接,控制器和车身接头电性连接,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和车身接头通电,发送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器。本申请解决了如何准确检测车门启闭情况的同时,防止零件之间出现猛烈碰撞的问题。防止零件之间出现猛烈碰撞的问题。防止零件之间出现猛烈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电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插接件,具体是涉及一种接电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在关闭车门时,可能出现用力过轻或过重的情况,用力过轻,车门可能只是暂时卡在车身上,车辆启动后,可能由于惯性而出现开合,造成安全隐患;用力过重,会使零件之间发生猛烈撞击,导致零件磨损严重,减少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准确检测车门启闭情况,又能避免用力过重导致猛烈撞击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电块结构,其通过车门插头、车身接头、缓冲装置和控制器结构解决了如何准确检测车门启闭情况的同时,防止零件之间出现猛烈碰撞的问题。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接电块结构,包括车门插头、车身接头、缓冲装置和控制器;车门插头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门上,车门插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车身接头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接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的第一连接端和车身接头的第二连接端接触连接,缓冲装置固定安装在车身接头上,缓冲装置设有两个,两个缓冲装置沿车身接头中间位置对称设置,当车门关闭时缓冲装置与车门插头抵紧;控制器与车门插头电性连接,控制器和车身接头电性连接,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和车身接头通电,发送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器。
[0006]优选的,车门插头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车门插头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连接端具有一定角度,第二固定板与车身接头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连接端具有一定角度,第一连接端的插头和第二连接端的接孔具有一定弧度,当车门关闭过程中,第一连接端始终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与第二连接端靠近,当车门关闭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
[0007]优选的,车门插头还包括信号传输端口和第一信号线,信号传输端口设有多个,多个信号传输端口均匀分布的固定设置在车门插头背面,信号传输端口与第一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端与信号传输端口固定连接,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控制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车身接头背面设有方形固定块,方形固定块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数据传输端口,数据传输端口与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数据传输端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0009]优选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和弹性件,缓冲板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缓冲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控制器包括连接端口,连接端口设有多个,多个连接端口固定设置在控制器侧面。
[0011]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电块结构,其通过车门插头、车身接头、缓冲装置和控制器实现了检测车门启闭的同时,防止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过度撞击导致零件受损的功能,解决了如何准确检测车门启闭情况的同时,防止零件之间出现猛烈碰撞的问题。
[0013]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电块结构,其通过第一固定板和信号传输端口实现了定位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位置的功能,解决了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插头和车身接头依然具有在接触过程中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产生剧烈摩擦,导致零件磨损严重的缺陷。
[0014]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接电块结构,其通过信号传输端口和第一信号线实现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功能,解决了车门插头如何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是实施例的车门插头和车身接头的立体分离图;
[0017]图3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中标号为:
[0019]1‑
车门插头;1a

第一连接端;1b

第一固定板;1c

信号传输端口;1d

第一信号线;
[0020]2‑
车身接头;2a

第二连接端;2b

第二固定板;2c

数据传输端口;2d

第二信号线;
[0021]3‑
缓冲装置;3a

缓冲板;3b

弹性件;
[0022]4‑
控制器;4a

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所示:
[0025]一种接电块结构,包括车门插头1、车身接头2、缓冲装置3和控制器4;车门插头1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门上,车门插头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a,车身接头2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接头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端2a,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1的第一连接端1a和车身接头2的第二连接端2a接触连接,缓冲装置3固定安装在车身接头2上,缓冲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缓冲装置3沿车身接头2中间位置对称设置,当车门关闭时缓冲装置3与车门插头1抵紧;控制器4与车门插头1电性连接,控制器4和车身接头2电性连接,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通电,发送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器4。
[002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通过车门插头1、车身接头2、缓冲装置3和控制器4实现了检测车门启闭的同时,防止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2a过度撞击导致零件受损的功能;本申请用于检测车门启闭情况,关闭车门时,可能出现用力过小,车门卡在车身上,但是车门并未关闭,在车辆行驶后,车门可能会受力而打开,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检测车门启闭情况,本申请通过车门插头1的第一连接端1a和车身接头2的第二连接端2a接触情况来监测车门的启闭,车身接头2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身上,缓冲装置3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门
上,当车门被关闭时,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通电,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器4,控制器4收到信号后发送信号给行车电脑,从而将信息反馈给驾驶人员;在车辆行驶后,控制器4会发送信号给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2a的接触情况,若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未通电,控制器4将反馈信号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将反馈信息提醒驾驶人员;由于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2a会频繁的接触和分离,为了防止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2a过度碰撞导致损坏,在车身接头2上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3,在操作人员关闭车门时,车门插头1会先接触到缓冲装置3,通过缓冲装置3进行缓冲,然后车门插头1再与车身接头2接触。
[0027]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依然具有接触过程中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2a产生剧烈摩擦导致零件磨损严重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
[0028]车门插头1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b,第一固定板1b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电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插头(1)、车身接头(2)、缓冲装置(3)和控制器(4);车门插头(1)可拆卸的安装在车门上,车门插头(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a),车身接头(2)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身上,车身接头(2)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端(2a),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1)的第一连接端(1a)和车身接头(2)的第二连接端(2a)接触连接,缓冲装置(3)固定安装在车身接头(2)上,缓冲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缓冲装置(3)沿车身接头(2)中间位置对称设置,当车门关闭时缓冲装置(3)与车门插头(1)抵紧;控制器(4)与车门插头(1)电性连接,控制器(4)和车身接头(2)电性连接,当车门关闭时,车门插头(1)和车身接头(2)通电,发送反馈电信号给控制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电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车门插头(1)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b),第一固定板(1b)与车门插头(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b)与第一连接端(1a)具有一定角度,第二固定板(2b)与车身接头(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b)和第二连接端(2a)具有一定角度,第一连接端(1a)的插头和第二连接端(2a)的接孔具有一定弧度,当车门关闭过程中,第一连接端(1a)始终沿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与第二连接端(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乾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