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钩和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84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挂钩和水下机器人,挂钩包括第一承重部、第二承重部和锁紧部,第一承重部和第二承重部相连,第二承重部为活动部件,第二承重部通过活动与第一承重部形成封闭形状或非封闭形状,锁紧部与所述第二承重部相连,锁紧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承重部的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挂钩用于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承重部分别承受水下机器人的重力以及吊缆装置的拉力,进而实现吊缆装置对水下机器人的拉升和下降操作,并且其中一个承重部为活动部件,通过活动部件能够快速且方便地使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分离,通过锁紧部实现活动部件的锁紧,避免挂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钩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钩和水下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
,具有涉及一种挂钩和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时需要通过吊缆装置将其送入至水下,现有的吊缆装置与水下机器人直接连接,这种直接相连的方式不方便水下机器人与吊缆装置之间的拆卸。
[0003]因此,提供一种挂钩,用于连接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钩,用于连接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方便水下机器人与吊缆装置之间的拆卸和连接。
[0005]该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挂钩,用于水下机器人的连接,包括第一承重部、第二承重部和锁紧部,所述第一承重部和第二承重部相连,所述第二承重部为活动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通过活动与所述第一承重部形成封闭形状或非封闭形状,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承重部相连,所述锁紧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承重部的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
[0008]所述开放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同轴设置;
[0009]所述第二承重部为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承重部构成封闭形状,所述承重杆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适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通孔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承重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蝶尾部和第二蝶尾部,所述第一蝶尾部与所述第二蝶尾部的同侧铰接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承重杆相连,所述第一蝶尾部与所述第二蝶尾部之间设有弹性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端连有杆筒,所述承重杆穿过所述杆筒,所述杆筒一端设有尾盖,所述尾盖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重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夹持部相连,所述承重杆穿过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通孔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所述尾盖上设有与所述夹持部匹配的凹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一蝶尾部相连,所述第一蝶尾部带动所述第一夹块做开合运动,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夹块与第二蝶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蝶尾部和第二蝶尾部中部设有定位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为弹簧。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部,所述配重部与所述第一侧端相连。
[0017]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上述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相连。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挂钩用于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之间的连接,通过两个承重部分别承受水下机器人的重力以及吊缆装置的拉力,进而实现吊缆装置对水下机器人的拉升和下降操作,并且其中一个承重部为活动部件,通过活动部件能够快速且方便地使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分离,通过锁紧部实现活动部件的锁紧,避免挂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钩现象。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挂钩第一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挂钩第二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挂钩第三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

承重杆;200

承重环;201

第一侧端;202

第二侧端;203

第一通孔;300

锁紧部;301

第一蝶尾部;302

第二蝶尾部;303

夹持部;304

第一夹块;305

第二夹块;306

弹性部;400

杆筒;401

尾盖;402

凹槽;500

配重部;600

定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9]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图1

3为本技术挂钩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1]本技术实施例是基于一般起重用D型和弓型锻造卸扣(GB/T25854

2010)上的改进,该引用仅为该实施例说明方便的目的,并不限定于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一般起重用D型和弓型锻造卸扣的改进。以下对改进点进行详细说明。
[0032]请参考图1

3,该实施例用于水下机器人和吊缆装置的连接,包括承重杆100和承重环200,其中承重环200具有开放端和封闭端,开放端由对称设置的第一侧端201和第二侧端202组成,封闭端为光滑弧形,整个承重环200为对称结构。在第一侧端201和第二侧端202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203,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0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203同轴线。承重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钩,用于水下机器人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重部、第二承重部和锁紧部,所述第一承重部和第二承重部相连,所述第二承重部为活动部件,所述第二承重部通过活动与所述第一承重部形成封闭形状或非封闭形状,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承重部相连,所述锁紧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承重部的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开放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所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承重部为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承重部构成封闭形状,所述承重杆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端的第一通孔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承重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蝶尾部和第二蝶尾部,所述第一蝶尾部与所述第二蝶尾部的同侧铰接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承重杆相连,所述第一蝶尾部与所述第二蝶尾部之间设有弹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行远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