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06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包括车体、滑轮移动组件、液压升降组件及推车叉架,所述推车叉架分别设于车体右侧端,所述液压升降组件设于车体内以通过液压作用力控制推车叉架及车体实现升降移动,两个推车叉架均呈棱柱形结构,推车叉架的前端设有便于插设漆包线盘的锥形插块,推车叉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推车叉架前端设置的锥形插块,可便于推车叉架将圆柱形的漆包线盘进行稳定插运,将推车叉架设置成棱柱形结构,且推车叉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斜面体可对漆包线盘进行侧向稳定支撑,防止漆包线盘在快运或转向过程中货物发生侧滑掉落,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叉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搬运机器人为物流行业提高作业效率不可或缺的设备,特别是叉式液压升降搬运车,其被广泛地使用于仓库、卖场、码头、机场等需要对货物进行搬运的各种场所,且目前向着无人引导车或无人牵引车发展。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这种搬运机器人,其叉架通常采用两个叉板组成,在转运漆包线盘等重量较大的圆盘类货物时,或是在快速移动或转向时,货物容易在叉架内发生侧滑掉落,造成财产损失,严重时会危及人身安全。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转运方便、货物插运稳定性高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包括车体、滑轮移动组件、液压升降组件及两个推车叉架,两个所述推车叉架分别设于车体右侧端,所述液压升降组件设于车体内以通过液压作用力控制推车叉架及车体实现升降移动,所述滑轮移动组件设于车体及推车叉架底部;
[0008]其中,两个所述推车叉架均呈棱柱形结构,所述推车叉架的前端设有便于插设漆包线盘的锥形插块,所述推车叉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所述斜面体的倾斜角度为30~55
°
或120~145
°

[0009]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油泵、液压油缸及油管,所述油泵设于车体内,所述车体的左侧设有顶盖,所述液压油缸设于顶盖与滑轮移动组件之间,且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端与顶盖连接,所述油泵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中,所述滑轮移动组件包括手柄杆、轮架、驱动轮及两个侧轮,所述轮架设于液压油缸底部,所述手柄杆底部通过手柄座与轮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轮架呈U形结构,所述驱动轮设于轮架底部,所述轮架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设有侧轮。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中,所述滑轮移动组件还包括有两个环形连杆、两个推杆、两个滑轮安装架及若干叉架滑轮,所述环形连杆分别设于车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推杆设于推车叉架底部,所述环形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轮架活动连接,所述环形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滑轮安装架连接,所述滑轮安装架内设有若干叉架滑轮。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中,所述驱动轮及两个侧轮均为万向脚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中,所述液压升降组件还包括有电池及电池充电器,所述电池与油泵通过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充电器与电池通过电性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中,位于所述车体左侧推车叉架的斜面体倾斜角度为130
°
,位于所述车体右侧推车叉架的斜面体倾斜角度为40。
[0015]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在推车叉架前端设置的锥形插块,可便于推车叉架将圆柱形的漆包线盘进行稳定插运,将推车叉架设置成棱柱形结构,且推车叉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斜面体可对漆包线盘进行侧向稳定支撑,防止漆包线盘在快运或转向过程中货物发生侧滑掉落,从而减少财产损失,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性;液压升降组件可自动带动推车叉架进行升降移动,省去了人们手动重复下压液压油缸抬起叉架的繁琐,省时省力;整体操作简单、转运方便、货物插运稳定性高,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推车叉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包括车体1、滑轮移动组件2、液压升降组件3及两个推车叉架4,两个所述推车叉架4分别设于车体1右侧端,所述液压升降组件3设于车体1内以通过液压作用力控制推车叉架4及车体1实现升降移动,所述滑轮移动组件2 设于车体1及推车叉架4底部。本实施例中,推车叉架4可将货物进行插设,滑轮移动组件2可带动车体1进行滑行移动,液压升降组件3可自动带动推车叉架4进行升降移动,省去了人们手动重复下压液压油缸抬起叉架的繁琐,省时省力。
[0021]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推车叉架4均呈棱柱形结构,所述推车叉架4的前端设有便于插设漆包线盘的锥形插块41,所述推车叉架4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42,所述斜面体42的倾斜角度为30~55
°
或120~145
°
。本实施例中,在推车叉架4前端设置的锥形插块41,可便于推车叉架4将圆柱形的漆包线盘进行稳定插运,将推车叉架4设置成棱柱形结构,且推车叉架4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42,斜面体42可对漆包线盘进行侧向稳定支撑,防止漆包线盘在快运或转向过程中货物发生侧滑掉落,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安全性高。
[0022]更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车体1左侧推车叉架4的斜面体42倾斜角度为130
°
,位于所述车体1右侧推车叉架4的斜面体42倾斜角度为40
°

[0023]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液压升降组件3包括油泵31、液压油缸32及油管 33,所述油泵31设于车体1内,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有顶盖11,所述液压油缸 32设于顶盖11与滑轮移动
组件2之间,且所述液压油缸32的活塞端与顶盖11 连接,所述油泵31通过油管33与液压油缸32连接。本实施例中,液压升降组件3可通过液压作用力控制推车叉架4及车体1实现升降移动。具体的,当需要抬起推车叉架4时,油泵31启动并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油缸32内,此时,液压油缸32的活塞端向上顶起,以顶起顶盖11带动车体1及推车叉架4实现上升抬起。
[0024]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移动组件2包括手柄杆21、轮架 22、驱动轮23及两个侧轮24,所述轮架22设于液压油缸32底部,所述手柄杆 21底部通过手柄座25与轮架22可转动连接,所述轮架22呈U形结构,所述驱动轮23设于轮架22底部,所述轮架22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设有侧轮24。本实施例中,滑轮移动组件2可带动车体1进行滑行移动。具体的,用户可手持手柄杆21推动驱动轮23在地面上实现滑动,侧轮24可提高车体1的滑动稳定性。
[002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23及两个侧轮24均为万向脚轮。
[0026]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移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滑轮移动组件、液压升降组件及两个推车叉架,两个所述推车叉架分别设于车体右侧端,所述液压升降组件设于车体内以通过液压作用力控制推车叉架及车体实现升降移动,所述滑轮移动组件设于车体及推车叉架底部;其中,两个所述推车叉架均呈棱柱形结构,所述推车叉架的前端设有便于插设漆包线盘的锥形插块,所述推车叉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斜面体,所述斜面体的倾斜角度为30~55
°
或120~145
°
;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油泵、液压油缸及油管,所述油泵设于车体内,所述车体的左侧设有顶盖,所述液压油缸设于顶盖与滑轮移动组件之间,且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端与顶盖连接,所述油泵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移动组件包括手柄杆、轮架、驱动轮及两个侧轮,所述轮架设于液压油缸底部,所述手柄杆底部通过手柄座与轮架可转动连接,所述轮架呈U形结构,所述驱动轮设于轮架底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电工科技河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