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隔板支架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
,具体而言涉及前隔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车车身前围钣金和转向管柱支架之间基本采用Y向开口的支撑部件,这样易造成振动频率同位,易产生共振异响,形成噪音,同时在车辆正面碰撞时没有效吸能效果,增加乘员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隔板支架。
[000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
[0006]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前隔板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车身前围钣金和转向管柱支架之间、并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其水平设置;第一侧板,其向上竖向构造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第二侧板,其向上竖向构造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以所述底板为中心对称设置;连接部,其位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身前围钣金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的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隔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100)位于车身前围钣金和转向管柱支架(200)之间、并连接,所述支架(100)包括;底板(10),其水平设置;第一侧板(20),其向上竖向构造于所述底板(10)的一侧;第二侧板(30),其向上竖向构造于所述底板(10)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侧板(30)和所述第一侧板(20)以所述底板(10)为中心对称设置;连接部(40),其位于所述底板(10)的前端,且所述连接部(40)和所述车身前围钣金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所述第二侧板(30)和所述底板(10)的后端均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0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隔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为矩形条形状,并具有椭圆形通孔,用于减轻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隔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侧板(20)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侧板(20)的斜边向上,所述第一侧板(20)的中部具有通孔(20
‑
1),用于减轻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隔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的上沿设有向外侧翻的顶部翻边(20
‑
2)和尾部翻边(20
‑
3),且所述顶部翻边(20
‑
2)和所述尾部翻边(20
‑
3)一体构成,所述顶部翻边(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韦孔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