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2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和串行ATA排线(2),所述串行ATA排线(2)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
本技术涉及电子数据传输
,特别涉及电子数据传输信号连线技术。
技术介绍
在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层出不穷。电子数据传输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电子应用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在电子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电子数据传输技术更是如此。目前广泛采用的并行IDE接口规范应用发展已经超过十五年了,这个规范在这十数年中不断地发展,其传输速率不断地提高,从最早的PIO Mode开始,包括有1、2、3、4,四种模式,到现在的并行ATA(简称PATA)133,将硬盘从原先只有4MB/s的传输速率提升到了高达133MB/s。虽然采用IDE接口规范的产品性价比较高,连接方便,但缺点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是现有的并行ATA(PATA)需要宽大的信号电缆,容易造成机箱内的空气流通不畅;比如现有PATA100信号连线宽度达50.2MM,造成电子计算机机箱内信号连线曲曲绕绕,阻碍箱内散热气流的流通,从而影响高频处理器、高频晶片组、3P绘图晶片、高速硬盘的正常工作。另一个负面因素来自于PATA规范的控制电路驱动采用5V电压,如现有的PATA66或PATA100硬盘或光驱都是采用+5V与+12V的两种电压来运作,其中12V电压是驱动马达使用的,而+5V电压是给硬盘或光驱的控制电路使用的;而目前新型计算机CPU使用的+3.3V电压,要求计算机电源同时提供几种不同规格的电压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还有一个不利因素是PATA66以及PATA100信号连线的长度一般不能超过0.46米,相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工作站与服务器而言,长度有限,对使用产生很多的限制。而最重要的是,按照权威研究显示,除非采用更加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否则100MB~133MB/s的传输速率将会成为PATA技术的极限,这会难以适应未来更高速的光驱及硬盘等设备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PARA技术的前述不足,而提出一种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其线材宽度比现有的PATA 100/PATA 66排线小六分之五,既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又可以改善计算机机箱内空气流动,从而增强散热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设计、制造一种串行ATA(S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行ATA信号连接头和串行ATA排线,所述串行ATA排线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串行ATA信号连接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串行ATA(S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串行ATA(SATA)排线横切面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包括串行ATA(SATA)信号连接头1和串行ATA排线2,所述串行ATA排线2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该信号连线符合SATA(串行ATA)技术规范,信号传输速率高达150MB/s;信号连线的长度可达1米以上;线材宽度比原有的PATA 100/PATA 66排线小六分之五左右,既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又可以改善机箱内气流,增强散热效果。所述串行ATA(SATA)信号连接头1设有内层护套12和外层护套13。SATA信号连接头1的连接插件11内设有七个接触簧片,每个簧片的后端与SATA排线2内的信号导线或地线相焊接。为保护簧片的正常位置,同时也为了保护焊接点的正常连接,防止意外折断;SATA信号连接头1内采用发泡材料填充在簧片后端焊接点处,形成了内层护套12。再在内层护套外面成形一个外层护套13,更好地保护焊接点,同时也将连接插件11和焊接点形成为一个完整的SATA信号连接头。所述串行ATA(SATA)排线2包括两组信号线,每组信号线又包括-->一条芯线21和两条地线25;所述两组信号线分别位于独立的腔孔22内,并在每组信号线外面包裹有铝箔23。这样两组信号线不会互相接触,同时铝箔的屏蔽作用也保证了每组信号线信号传输不受干扰影响。所述芯线21所包括的导线25包覆有发泡聚乙烯材料。发泡聚乙烯材料可以增加特性阻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串行ATA高速传输信号连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和串行ATA排线(2),所述串行ATA排线(2)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ATA信号连接头(1)设有内层护套(12)和外层护套(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