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12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卧式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上端(11),绝缘本体下端(12),五金端子(2),五金鱼叉(3),卡点(4),接口(5),脚柱(6),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11)与绝缘本体(12)成90度直角,绝缘本体(1)的结构为卧式结构,增大了与电路板连接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卧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一种连接电路板的卧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是一种直立式连接器,主要有绝缘本体,五金端子和五金鱼叉组成,如图1所示,整个绝缘本体外形为直立式,垂直方向高度太高,因此使用时会造成与电路板连接的空间不够大;另外,这类连接器接口处没有设置卡点,造成电路板与之连接后其摩擦力太小,连接不稳,在使用过程中若轻微触动将导致连接中断,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连接器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卧式连接器,该连接器不仅增大了产品的连接空间,而且电路板与之连接时不易脱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绝缘本体整体由立式改为卧式,即绝缘本体上端和绝缘本体下端成90度直角,则内置五金端子槽的深度由绝缘本体下端的宽度所决定,从而增加了端子槽与电路板连接的空间深度。接口内端子槽的下方设置了卡点,当电路板插入接口内的同时卡点可以将其卡住;在靠近两脚柱底面有一排定位槽,用于将其SMT定位以保证其平面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连接器采用了卧式连接,所以能在不增大-->连接器垂直高度的同时,增大与电路板的连接空间,接口内设置卡点后,当电路板与之连接时不易脱落,增强信号传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中,1.绝缘本体;2.五金端子;3.五金鱼叉;4.卡点;5.接口;6.脚柱具体实施方案:如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上端11和绝缘本体下端12,五金端子2,五金鱼叉3,卡点4,接口5,脚柱6。所述绝缘本体1内置有与五金端子2对应的端子槽,所述接口5处有正向和反向两种结构,用来将两电路板正反连接。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本技术由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端11和绝缘本体下端12成90°直角,直接降低了本连接器的垂直高度。当绝缘本体下端12的宽度增加时,端子槽的深度也相应的增加,从而增大了与电路板的连接空间。如图3所示,在接口5内设置卡点4,当电路板与之连接时,卡点4可直接增大电路板与本技术连接后的摩擦力,使用时不易脱落,从而增强信号传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靠近两脚柱6底面有定位槽,用于将其SMT脚定位,以保-->证平面度,此部分与现有的连接器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卧式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上端(11),绝缘本体下端(12),五金端子(2),五金鱼叉(3),卡点(4),接口(5),脚柱(6),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11)与绝缘本体(12)成90度直角,绝缘本体(1)的结构为卧式结构,增大了与电路板连接的稳定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公明将石富裕达电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