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820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若是,则生成车辆告警信息,并根据振动信号,通过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进而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车辆告警信息和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企云平台,以通过车企云平台将车辆告警信息和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车辆重要部件被盗窃导致的异常振动时,控制车辆上的摄像头视觉系统拍摄人员图像,可以在及时进行车辆告警的同时,获取人员特征信息,可以协助警方捉拿人员,尽快挽回车主损失。回车主损失。回车主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针对汽车重要配件的盗窃行为也不断增加。实现对车辆异常的及时告警,对提升车辆安全,以及避免车主的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现有的车辆报警方法,通常是利用传感器对车辆的异常振动或者暴力损害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异常振动或者暴力损害时发出警报声,或者向绑定的用户终端发送告警信息。然而,在实际场景中,当车主在接收到告警信息到达车辆时,盗窃行为通常已经发生,且盗窃者通常已经逃离盗窃现场。在现有技术中,仅能对车辆安全异常进行告警,无法获取盗窃者的特征信息,也无法获取盗窃者的逃跑路径,无法协助警方尽快捉拿盗窃者,尽快挽回车主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可以拍摄人员图像,可以协助警方捉拿盗窃者,提升办案效率,可以尽快挽回车主损失。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包括:
[0006]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
[0007]若是,则生成车辆告警信息,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通过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
[0008]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企云平台,以通过车企云平台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报警装置,包括:
[0010]振动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
[0011]人员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若是,则生成车辆告警信息,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通过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
[0012]车辆告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企云平台,以通过车企云平台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
[0014]振动传感器,用于进行振动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振动信号;
[0015]摄像头视觉系统,用于根据振动信号,拍摄视频图像;
[0016]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用于进行车辆与车企云平台,车辆与系统云平台以及车辆
与车辆之间的通信;
[0017]车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装置;
[0018]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0019]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报警方法。
[002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报警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若是,则生成车辆告警信息,并根据振动信号,通过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进而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车辆告警信息和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企云平台,以通过车企云平台将车辆告警信息和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通过在检测到车辆重要部件被盗窃导致的异常振动时,控制车辆上的摄像头视觉系统拍摄人员图像,可以获取人员特征信息,可以协助警方捉拿人员,尽快挽回车主损失。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报警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适用于当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振动时,控制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并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车辆告警信息和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主移动终端;该方法可以由车辆报警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由硬件和/或软件组成,并一般可集成在汽车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10、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
[0030]其中,可以在车辆的重要部件,例如,雨刷器、车轮或者车窗玻璃等,预先部署振动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辆各部件中预先部署振动传感器,当某个部件发生损害或者被盗时,必然会造成异常振动,此时部署于该部件的振动传感器可以对该异常振动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振动信号。
[0031]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时,可以预先获取各部件在不同场景下的振动信号,例如,部件在不同程度损害下的振动信号,并建立场景与振
动信号的对应关系,以获取各部件匹配的对应关系。由此,在检测到某个部件的振动传感器生成的振动信号后,可以根据当前的振动信号在该部件匹配的对应关系中进行匹配查找;其中,若查找到匹配的已存振动信号,则确定当前的振动信号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并获取对应的场景,以确定当前该部件是否发生损害或者被盗窃。
[0032]其中,判断当前振动信号与对应关系中的已存振动信号是否匹配,可以包括:若确定当前振动信号的幅度与某个已存振动信号的幅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幅度差值阈值,则确定当前振动信号与该已存振动信号幅度匹配;若确定当前振动信号的频率与某个已存振动信号的频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频率差值阈值,则确定当前振动信号与该已存振动信号频率匹配;若确定当前振动信号与某个已存振动信号幅度匹配且频率匹配,则确定当前振动信号与该已存振动信号匹配。
[0033]需要说明的是,振动传感器可以在车辆未启动的情况下自动保持工作,并持续进行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的检测;也可以由用户进行确认,是否在车辆未启动情况下利用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进行振动检测。
[0034]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可以包括: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幅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振动幅度;以及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频率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振动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预先部署的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振动检测条件;若是,则生成车辆告警信息,并根据所述振动信号,通过摄像头视觉系统获取人员图像;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发送至车企云平台,以通过车企云平台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车企云平台将所述车辆告警信息和所述人员图像转发至车主移动终端之后,还包括: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配置有车对外界信息交换模块的目标车辆发送人员图像;当检测到某个目标车辆反馈的视频图像和对应的位置信息时,通过预设图像识别算法对所述视频图像进行人员识别,并判断所述视频图像的人员识别结果与所述人员图像的人员识别结果是否成功匹配;所述人员识别结果包括人脸识别结果和人员外形识别结果;若是,则对所述视频图像和对应的位置信息进行本地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检测到异常车辆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发送的人员图像时,若确定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包括人员面部区域,则通过预设人脸识别算法,获取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的人脸识别结果,以及摄像头视觉系统拍摄的各视频图像的人脸识别结果;若检测到目标视频图像的人脸识别结果与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的人脸识别结果成功匹配,则获取本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目标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人员图像对应的异常车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检测到异常车辆通过车载远程信息处理器发送的人员图像之后,还包括:若确定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不包括人员面部区域,则通过预设图像识别算法,获取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的人员外形识别结果,以及摄像头视觉系统拍摄的各视频图像的人员外形识别结果;若检测到关键视频图像的人员外形识别结果与异常车辆发送的人员图像的人员外形识别结果成功匹配,则获取本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关键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人员图像对应的异常车辆,并接收所述人员图像对应的异常车辆反馈的更新后的人员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对应的异常车辆用于通过预设人脸识别算法,对接收的关键视频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若确定获取的人脸识别结果的置信度大于预设置信度阈值,则采用所述关键视频图像更新所述人员图像,并将更新后的人员图像反馈至关键视频图像的发送车辆。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坤高洪伟王硕刘阳李鹤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