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强中空主体的加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6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置在U型截面型材(9)中的加强件(11),所述U型截面型材具有两个侧壁(9.1,9.2)和底壁(9.3)。事实上,所述加强件(11)形成沿着主方向延伸的经分隔结构件,所述经分隔结构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11.1,11.2)和底面(11.3),所述两个相对的侧面用于与所述型材(9)的侧壁(9.1,9.2)相面对,所述底面用于与该同一型材(9)的底壁(9.3)相面对,所述底面(11.3)具有两个肋(17),所述两个肋与所述型材(9)的底壁(9.3)一起限界出通风通道(19)。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还包括设置有通风孔口(23)的底壁(21),所述底壁处在所述底面(11.3)上,在所述两个肋(17)之间且在所述结构件(11)的至少一段上。件(11)的至少一段上。件(11)的至少一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加强中空主体的加强件


[0001]本专利技术要求于2019年8月23日提交的法国申请190936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文本、附图和权利要求)在此并入本文引作参考。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U型截面型材的加强,尤其是涉及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件,更具体地涉及机动车辆的前纵梁(brancards)。

技术介绍

[0003]一些车身零件用于确保自身所安装在的车辆的刚性,所述车身零件是形成一个或多个中空主体的结构件。为了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加强这些车身零件并且/或者限制并入有这些车身零件的电动车辆的经增加质量,已知通过在所述中空主体中添加金属结构插件来加强这些车身零件,所述金属结构插件来自于直型材。特别地,对于机动车辆的前纵梁而言就是这种情况。不幸的是,所述前纵梁的一个或多个中空主体由这些型材(完全)阻塞,这所造成的缺点在于创建了对于来源于车轮溅射的水和盐的输入的封堵以及对于来源于机动车辆顶部部分的水的流动的封堵,而且还在于创建了对于电泳涂层流体的堵塞。其主要后果在于降低了车辆的防腐蚀保证,并因此弱化了所述前纵梁的结构件。
[0004]已公开的专利文件EP1387789B1描述了一种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用于具有中空主体的机动车辆零件。该加强元件可设计成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呈U形或M形的横向截面,该横向截面基本上与自身所适于插入的中空主体的横向截面符合。肋也存在于该加强元件的下壁的外部面上。这些肋或延展部的功能在于限界出一个或多个区域,可膨胀粘合剂材料可应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区域位置处。该可膨胀材料的功能在于使所述加强元件与所述车身零件的中空主体的内部面联接并因此参与所述加强元件与所述车身零件的中空主体的内部面的连成一体。然而,尽管该加强元件也能够具有孔口或通道以排出可能积聚在所述车身零件的一个或多个中空主体位置处的水,但该加强元件不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保证有效且完全的排空,该排空由此限制或阻止所述中空主体的腐蚀并因此随着时间推移限制或阻止所涉及车身零件的弱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易于实施的方式有效地阻止中空型材的腐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容置在U型截面型材中的加强件,所述U型截面型材具有两个侧壁和底壁,所述加强件形成沿着主方向延伸的经分隔(cloisonn
é
e)结构件,所述经分隔结构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和底面,所述两个相对的侧面用于与所述型材的侧壁相面对,所述底面用于与所述型材的底壁相面对,所述经分隔结构件包括处在所述底面上的两个肋,所述两个肋沿着所述主方向延伸以便与所述型材的底壁一起限界出通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分隔结构件包括设置有通风孔口的底壁,所述底壁处在所述底面上,在所述两个肋之间且在所述结构件的至少一段上。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所述通风孔口具有小于10mm且大于5mm的平均直径。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隔板形成腔室,所述经分隔结构件的底壁沿着所述主方向沿多个腔室延伸。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对于其中一些所述腔室,所述通风孔口的数量为每个腔室两个或更多个。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所述经分隔结构件的底壁相对于所述主方向横向地延伸超过所述两个肋直到所述结构件的侧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所述主方向形成肘弯(coude),所述经分隔结构件的底壁沿所述肘弯连续地延伸。
[0012]有利地,可膨胀粘合剂材料施加在所述加强件的侧面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梁,所述梁包括:U型截面型材,所述U型截面型材具有两个侧壁和底壁;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容置在所述型材的U型截面中,并且通过在所述U型截面的侧壁与所述加强件之间的可膨胀粘合剂与所述型材固定;以及板,所述板与所述型材固定以便封闭所述U型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并且,所述可膨胀粘合剂从所述侧壁朝向所述U型截面的底壁延伸,并且终止在所述加强件的肋处,以便形成所述通风通道。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所述型材的U型截面的底壁沿所述主方向包括与所述通风通道直接接触的开口。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所述梁形成肘弯,并且是机动车辆的表示成纵梁的纵向结构梁。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底板;前下挡板,所述前下挡板与所述底板的前边缘固定;以及两个纵向结构梁,所述两个纵向结构梁在所述底板的前部部分下方朝向所述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舱室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纵向结构梁中的每个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
[0017]所述两个纵向结构梁共同地称作纵梁。
[0018]本专利技术的措施的有利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使所述中空型材能够具有(尤其是在弯曲方面)更大的刚性,同时确保了更广泛的防腐蚀保证和因此更好的整体机械性能。事实上,所述底壁位于与所述加强件的中性纤维(基本上对应于所述加强件的经分隔结构件的主方向)隔有一定距离,该底壁以最佳的方式参与了所述加强件的刚度,而所讨论的位于所述两个肋之间的在所述底壁中的通风孔口能够通过对流创建竖直空气循环,这便利化了通风以及所涉及车身零件的中空主体的永久排干。该专利技术的有利之处还在于在机动车辆的装配步骤期间不干扰这些中空主体的电泳效果。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示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使将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图中:
[0020]‑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的结构件的前部部分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
[0021]‑
图2是图1的车辆的前部部分的前纵梁的横向剖视图,该前纵梁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容置在U型截面型材中的加强件;
[0022]‑
图3是图1的车辆的前部部分的前纵梁的爆炸俯视图,该前纵梁具有未经组装起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强件和U型截面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的结构件的前部部分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该前部部分3尤其包括:底板5;下挡板,该下挡板与底板5的前边缘固定;以及两个纵向结构梁7,所述两个纵向结构梁在底板5的前部部分下方朝机动车辆1的发动机舱室(未示出)方向延伸。这些纵向结构梁7是弯曲的并且形成肘弯,通常表示成术语“纵梁”。
[0024]图2示出了图1的车辆的前部部分的前纵梁的横向剖视图。该纵梁7包括至少两个元件,即U型截面型材9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强件11。
[0025]U型截面型材9形成中空主体,该中空主体由两个侧壁9.1、9.2和底壁9.3限界。在加强件方面,加强件11是具有隔板的结构件,所述隔板限界出腔室或腔穴13。在图2的横向剖视图中,仅加强件11的经分隔结构件的两个腔室13特别地可见。该经分隔结构件11另外由两个相对的侧面11.1、11.2和底面11.3限界。两个侧面11.1、11.2用于分别与U型截面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容置在U型截面型材(9)中的加强件(11),所述U型截面型材具有两个侧壁(9.1,9.2)和底壁(9.3),所述加强件(11)形成沿着主方向延伸的经分隔结构件,所述经分隔结构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11.1,11.2)和底面(11.3),所述两个相对的侧面用于与所述U型截面型材(9)的侧壁(9.1,9.2)相面对,所述底面用于与所述U型截面型材(9)的底壁(9.3)相面对,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包括处在所述底面(11.3)上的两个肋(17),所述两个肋沿着所述主方向延伸以便与所述U型截面型材(9)的底壁(9.3)一起限界出通风通道(19);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包括设置有通风孔口(23)的底壁(21),所述底壁处在所述底面(11.3)上,在所述两个肋(17)之间且在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的至少一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口(23)具有小于10mm且大于5mm的平均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隔板(31,33)形成腔室(13),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的底壁(21)沿着所述主方向沿多个腔室(13)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对于其中一些所述腔室(13),所述通风孔口(23)的数量为每个腔室(13)两个或更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的底壁(21)相对于所述主方向横向地延伸超过所述两个肋(17)直到所述经分隔结构件(11)的侧面(11.1,11.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方向形成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