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和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60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控制器用于与第二控制器匹配认证,其接收感应锁定单元的触发信号后控制感应锁定单元完成锁定,直至收到解除锁定指令;感应锁定单元感应到车尾对接单元进入触碰发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基于摄像头模组单元采集定位标识的视频影像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位置数据计算伸出状态的连杆折叠单元是否对准感应锁定单元,若未对准则控制自车调整位置直至对准;连杆折叠单元,其用于伸出车头对接单元舱体,伸入车尾对接单元舱体并与感应锁定单元形成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现有智能汽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稳定在两辆智能驾驶汽车之间实现自动对接。两辆智能驾驶汽车之间实现自动对接。两辆智能驾驶汽车之间实现自动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驾驶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汽车之间需要连接的场景主要用于救援车与被救援(故障)车之间进行连接,通过拖车钩和牵引绳进行连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车与车连接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有软件层面的,如多车协同驾驶、车联网跟随驾驶等,也有硬件物理连接的。对于日益丰富的智能驾驶汽车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稳定在两辆智能驾驶汽车之间实现自动对接的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智能汽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稳定在两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尾对接单元和车头对接单元;车尾对接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器(12),其固定在车尾对接单元舱体中,其用于与第二控制器(21)匹配认证,其接收感应锁定单元(13)的触发信号后控制感应锁定单元(13)完成锁定,直至收到解除锁定指令;感应锁定单元(13),其形成在车尾对接单元舱体远离自车中心的一端,其感应到车尾对接单元进入触碰发出触发信号至第一控制器(12);定位标识(14),其固定在车尾对接单元舱体面向车头对接单元的端面上;车头对接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器(21),其固定在车头对接单元舱体中,其基于摄像头模组单元(24)采集定位标识(14)的视频影像以及超声波传感器(23)的位置数据计算伸出状态的连杆折叠单元(22)是否对准感应锁定单元(13),若未对准则控制自车调整位置直至对准;连杆折叠单元(22),其用于伸出车头对接单元舱体,伸入车尾对接单元舱体并与感应锁定单元(13)形成固定连接;其中,若第一控制器(12)与第二控制器(21)匹配认证成功,由第一控制器(12)或第二控制器(21)发送对接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锁定单元(13),包括:导引腔(131),其一端形成在车尾对接单元舱体远离自车中心的端面上,其另一端形成有触发件;触发件(132),其用于感应车尾对接单元;锁定件(133),其形成在导引腔(131)侧壁上,其根据第一控制器(12)指令下移锁定车尾对接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叠单元(22)包括:连接杆(221),其进入导引腔(131)的第一端形成有连接头(222),其第二端形成有旋转铰接点(223);动力源,其由第二控制器(21)控制;连接头(222),其进入导引腔(131)触碰触发件(132)后能被落下的锁定件(133)锁定;旋转铰接点(223),其形成在连接杆(221)的第二端,其由动力源驱动压缩弹性件(224)使连接杆(221)收回车头对接单元舱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头模组单元(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