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90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包括:第一信号经第一阻抗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第二信号经第二阻抗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第一连接器连接第一共模电感;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二共模电感;第一隔直去耦单元形成在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一连接器之间;第二隔直去耦单元形成在第二共模电感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第一以太网电路隔离单元连接在第一阻抗组件和第一共模电感之间,以及连接在第二阻抗组件和第一共模电感;第二以太网电路隔离单元连接在第一阻抗组件和第二共模电感之间,以及连接在第二阻抗组件和第二共模电感;第一滤波网络单元和第二滤波网络单元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信号接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对于以太网的需求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载以太网产品在实际中得到的应用。车载域控制器需要通过百兆以太网接入多种设备,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2、因此对域控制器的功能要求逐渐提高,需要增加数据吞吐量,满足带宽要求并减少汽车线束的成本和重量。现在一般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需要具备10路以上的车载百兆以太网100base t1的接口,外接不同的测试设备,比如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及车辆各种电子控制单元等。不同外设使用的连接器类型不一致,导致控制器无法同时兼容多种外部设备共同连接。现有的100base t1以太网电路和连接器结构参考图1所示。

3、以太网芯片100base t1发送mdip和mdin信号,通过接口电路隔离mdi,防止接地环路和驱动器dc偏移,改善cm噪声过滤。接口电路中必须放置一个共模扼流圈l1(cmc),降低cm噪声。在共模电感l1之后,mdip和mdin电路上各放置一个电容c1和c2,作为直流隔离的作用。以太网信号通过滤波电路之后才能接到连接器上,保证信号高抗扰度的同时减少辐射。模电感l1为共模扼流圈,与100base-t1 phy一起使用时cmc必须满足的其要求,感值为200uh,电流大小为70ma。电容c1和c2的作用是隔离直流,容值为100nf,帮助改善cm噪声过滤。隔直电容c1、c2后为滤波电路,用于过滤电路中的低频干扰信号,电路设计时可根据具体需求适配合适的阻容参数。

<p>4、中国专利cn201910689817.7公开了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电路,该车载以太网接口电路是是由接口连接器、泄放电路、ac耦合电容、共模电感和端口物理层phy芯片构成的差分电路;接口连接器,提供连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其他接口连接器的第一电信号;泄放电路,连接在接口连接器与ac耦合电容电之间,用于泄放第一电信号中的共模电信号,输出第二电信号;ac耦合电容,与共模电感电连接,用于阻隔第二电信号中的直流电信号,输出第三电信号;共模电感,与phy芯片电连接,用于抑制第三电信号中的共模电信号,输出第四电信号;phy芯片,用于接收第四电信号。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以太网接口电路,可以提高车载以太网接口的emc性能。该方案只能将以太网芯片信号输出至一种连接器类型,无法实现太网芯片同时兼容多种外部设备共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以太网芯片能同时兼容两种不同类型外部设备连接器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包括:

4、第一信号mdip,其自以太网芯片输出经第一阻抗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和第二共模电感l2;

5、第二信号mdin,其自以太网芯片经第二阻抗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和第二共模电感l2;

6、第一连接器,其第一信号接收端mdip1和第二信号接收端mdin1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1;

7、第二连接器,其第一信号接收端mdip2和第二信号接收端mdin2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2;

8、第一隔直去耦单元,形成在第一共模电感l1和第一连接器之间;

9、第二隔直去耦单元,形成在第二共模电感l2和第二连接器之间;

10、第一以太网电路隔离单元,其连接在第一阻抗组件和第一共模电感l1之间,以及连接在第二阻抗组件和第一共模电感l1;

11、第二以太网电路隔离单元,其连接在第一阻抗组件和第二共模电感l2之间,以及连接在第二阻抗组件和第二共模电感l2;

12、第一滤波网络单元,其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mdip1和第二信号接收端mdin1;

13、第二滤波网络单元,其连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mdip2和第二信号接收端mdin2;

14、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是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第一信号mdip和第二信号mdin形成为时刻保持传输方向相反的差分信号。

15、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阻抗组件包括:

16、本体形成平行布置,且并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

17、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与以太网芯片连接一端的焊盘在pcb上形成叠焊;

18、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是0欧姆电阻。

19、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二阻抗组件包括:

20、本体形成平行布置,且并联的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

21、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与以太网芯片连接一端的焊盘在pcb上形成叠焊;

22、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是0欧姆电阻。

23、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在pcb上彼此之间距离范围为0.5mm~2mm;

24、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在pcb上彼此之间之间距离范围为0.5mm~2mm。

25、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轴线平行于第一共模电感l1轴线所在面;

26、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轴线到第一共模电感l1轴线所在面的距离相等;

27、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轴线平行于第二共模电感l2轴线所在面;

28、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的轴线到第二共模电感l2轴线所在面的距离相等。

29、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封装型号完全一致。

30、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隔直去耦单元和第二隔直去耦单元在pcb上封装形成位置对称。

31、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

32、第一滤波网络单元和第二滤波网络单元在pcb上封装形成位置对称。

33、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第一共模电感l1和第一连接器之间的物理线路长度与第二共模电感l2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物理线路长度相等。

34、现有技术中百兆以太网只能连接到一种类型的连接器中,该连接器只能连接对应信号的连接器设备。但车载控制器通常具有10路以上百兆以太网,需要连接多种传感器设备,此时就会出现连接器转换的问题。通常设计人员会建议采用做不同的线束,采用连接器头转换的方式进行通信。但是此方法需要线束进行连接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阻抗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阻抗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阻抗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阻抗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网分叉电路,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百兆以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张叶鹏汪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