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56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设有一个通风装置,通风装置使得空气相对于固定有电子模块的壳体装置沿电子模块流动。壳体装置包括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主体的相反端伸出,用于在电子模块的相反端部固定电子模块。通风装置设置在主体上和/或这对侧臂上。如此形成的通风装置可以使得电子模块被有效地冷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用于安装至诸如存储器模块之类的板状电子模块并且将其安装在主板上,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连接器:其结构适于冷却安装至该连接器的电子模块。板状电子模块包括卡状衬底、安装在衬底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诸如存储器芯片之类的电子芯片、以及形成于衬底的端部并且与电子芯片连接的导电垫。为了安装在主板上的适当位置,板状电子模块被安装至一个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要与电子模块上的导电垫连接的接触部件,侧臂从主体的两侧延伸并且固定住电子模块的横向两端。当电子模块安装至连接器时,电子模块的前端由主体固定,而其横向两端由此对侧臂固定。当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安装在电子模块的顶表面上的电子芯片是向上开放的,但安装在电子模块的底表面上的电子芯片以很小的间距面对主板。近年来,随着高性能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中,要放置在主板上的电子模块装有高性能的电子芯片。高性能的电子芯片容易产生热量,于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就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为冷却其中安装的电子芯片等而在壳体内产生一个气流。安装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在前端和横向两端这三个侧面上由具有主体和侧臂的壳体包围。因此,气流在电子模块的底表面和主板之间的流动受到阻碍,尤其是由此产生了电子模块的底部冷却不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结构可以允许安装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由通过它的气流有效地冷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结构可以允许安装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由替代壳体设置的通风装置有效地冷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结构可-->以产生气流,此气流流过安装至连接器的板状电子模块,尤其是沿板状电子模块的短边方向流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结构可以产生气流,此气流流过安装至连接器的板状电子模块,尤其是沿板状电子模块的长边方向流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要提供一种冷却方法,该方法可以允许安装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有效地冷却。为了实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它可以装配一个电子模块,该连接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电子模块的壳体装置和一个相对于壳体装置设置的通风装置,以允许空气沿电子模块流动。这可获得如此的结果:当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空气得以通过相对于壳体装置设置的通风装置沿电子模块流动。为了实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它可以装配一个电子模块,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主体的相反两端伸出,用于在电子模块的两相反端部固定电子模块;和设置在主体上的第一通风装置或者分别设置在这对侧臂上的一对第二通风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这可获得如此的结果:当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空气得以通过电子模块的底表面流向第一通风装置或者第二通风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方案是,在这对侧臂的端部安装一个调整(rectifying)装置,调整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吸入空气的开口,并且电子模块的位于其装配侧的相反侧的那一端被置于调整装置上。优选方案是,在这对侧臂的端部设置一个支撑装置,电子模块的位于其装配侧的相反侧的一端被置于支撑装置上。第二通风装置优选具有以向外开口方式延伸的构形。为了实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它可以装配一个板状电子模块,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主体的两相反端伸出,用于在电-->子模块的两相反端部固定电子模块;一个通风装置,它设置在主体上;以及分别设置在这对侧臂上的壁装置。这可获得如此的结果:当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其横向两侧由设置在这对侧臂上的壁装置封闭,使得空气流向设置在主体上的通风装置。这允许空气在板状电子模块的短边方向上流过,从而实现对纵向排成一排的电子芯片的冷却。优选方案是,当空气共同地流过多个连接器时,壁部件安装至这对侧臂的前、后安装部分。另外,优选方案是,侧臂由这对侧臂的前、后配合部分互连。优选方案是,为顶侧空间安装有一个上板,顶侧空间是在两个或多个相邻的连接器相互联接时形成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在这对侧臂的端部安装一个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吸入空气的开口,并且电子模块的位于其装配侧的相反侧的那一端被置于调整装置上。在空气流向设置在主体下面的通风装置的情况下,优选接触部件具有流线形截面和/或设置封闭装置,封闭装置用于封闭前接触部件和后接触部件之间的空间,以有助于空气在向下延伸的接触部件之间流动。为了防止气载尘埃积聚在接触部件上,优选为接触部件设置遮挡装置或防尘装置。防尘装置优选为一个分隔装置,用以对于每一前、后接触部件而言在相邻接触部件之间实现隔离。为了实现第四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它可以装配一个板状电子模块,该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主体的两相反端伸出,用于在电子模块的两相反端部固定电子模块;一对通风装置,它们分别设置在这对侧臂上;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壁装置。这可获得如此的结果:当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其横向一侧由设置在主体上的壁装置封闭,使得空气流向设置在这对侧臂上的通风装置。这允许空气在板状电子模块的长边方向上流过,从而实现对在纵向上依次排成一排的电子芯片的冷却。为了有助于空气的流动,通风装置优选具有以向外开口方式延伸的构形。优选设置有一个壁部件,用于互连这对侧臂的端部。另外,优选方案是,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适合与通风装置连-->接。为了实现第五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装配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的方法,其中,在一个用于固定电子模块的壳体装置中设置有一个通风装置,并且对于通风装置设有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便通过连接器的气流可以形成在装配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上。根据这个方法,通过使具有通风装置的连接器与吸气装置和排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组合,装配至连接器的电子模块被有效地冷却。从结合附图所做的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全面地展现出来。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安装有接触部件的主体的剖视图;图3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安装在主板上时的状态;图4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调整装置安装在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侧臂端部上时的状态;图5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另一调整装置安装在装有电子模块的连接器侧臂端部上时的状态;图6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8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装有电子模块的两个或多个连接器排列成一排并且它们的侧臂通过壁部件相互连接时的状态;图9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调整装置安装在此排连接器的进气口侧时的状态;图10是一个立体图,它显示出安装有用于覆盖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装配一个电子模块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电子模块的壳体装置和一个相对于所述壳体装置设置的通风装置,以使空气沿所述电子模块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10-18 295225/991.一种可以装配一个电子模块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所述电子模块的壳体装置和一个相对于所述壳体装置设置的通风装置,以使空气沿所述电子模块流动。2.一种可以装配一个电子模块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所述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所述主体的相反端伸出,用于在所述电子模块的相反端部固定所述电子模块;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通风装置或者分别设置在所述这对侧臂上的一对第二通风装置中的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这对侧臂的端部安装一个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具有一个用于吸入空气的开口,并且所述电子模块的位于其装配侧的相反侧的一端被置于该调整装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这对侧臂的端部设置一个支撑装置,所述电子模块的位于其装配侧的相反侧的一端被置于该支撑装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装置具有以向外开口方式延伸的构形。6.一种可以装配一个板状电子模块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和一对侧臂,主体上安装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要与设置在所述电子模块前端的导电垫连接,侧臂从所述主体的相反端伸出,用于在所述电子模块的相反端部固定所述电子模块;一个通风装置,它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这对侧臂上的壁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这对侧臂的前、后部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壁部件的安装部分,用以互连两个或多个相邻连接器的所述侧臂。8.根据权利要求6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这对侧臂的前、后部分别形成有配合部分,用于互连两个或多个相邻连接器的所述侧臂。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顶侧空间安装-->有一个上板,所述顶侧空间是在装有电子模块的两个或多个相邻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福薰保坂泰司宫泽雅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