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62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能够削减线束加工工序。同轴插头(10)具备:基于三点接触的触头(1)、具有第一连接用基底部(31)和第二连接用基底部(32)的壳体(3);以及壳(5),该壳具有收纳第一连接用基底部的圆筒部和利用底板片覆盖该圆筒部的开口的一方并且收纳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延展部。另外,同轴插头包括压合壳体,压合壳体具有被切成能够按压中心导体的外周的槽,能够朝向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部插入。触头具有设置面,该设置面能够与中心导体接触,使金属板的基端部露出在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面上。延展部具有能够将压合壳体按压于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一对第一筒。另外,延展部具有能够压接外部导体的一对第二筒。展部具有能够压接外部导体的一对第二筒。展部具有能够压接外部导体的一对第二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同轴连接器的构造,该同轴连接器是构成于同轴电缆的终端的小型的同轴连接器,具备在一端部侧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电连接且在另一端部侧形成为圆筒状的壳。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将固定于同轴电缆的终端的同轴连接器与安装于印刷基板的插座连接,能够将高频信号从同轴电缆传送到印刷基板。或者,能够将高频信号从印刷基板传送到同轴电缆。
[0003]一般情况下,同轴电缆由圆形的中心导体、包围中心导体的周围的电介质、包围电介质的周围的编织线等外部导体、以及包覆保护外部导体的绝缘护套构成。
[0004]例如,现有技术的同轴连接器经过“同轴电缆定尺寸切割
”→“
同轴电缆终端处理(电缆带)
”→“
(壳弯折)+(壳体盖关闭)+(中心导体压接)
”→“
外部导体压接”的工序,直至线束的完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以下对专利文献1的“(壳弯折)+(壳体盖关闭)+(中心导体压接)”的一系列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在与电缆夹连结的壳的圆筒部内收纳盖壳体。电缆夹具有在与其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压合筒、一对导体筒以及一对绝缘筒。盖壳体在其内部收纳有触头,具有用于收纳并固定进行了终端处理的同轴电缆的末端部的构造。触头包括能够与同轴电缆的末端部的中心导体压接连接的压接刃。盖壳体包括能够弯折的盖。该盖能够在组装工序中随着配置于背后的壳的电缆夹的弯折而一起弯折。在同轴电缆的末端部收容于盖壳体时,盖壳体的盖随着壳的电缆夹的弯曲而弯折,能够按压同轴电缆的末端部(覆盖中心导体的电介质)。由此,中心导体压接连接于触头的压接刃。
[0006]壳的电缆夹还通过一对压合筒包入盖壳体并紧固。由此,维持了中心导体与触头的压接状态。壳的电缆夹还通过一对导体筒压接于外部导体。由此,外部导体与壳电连接。壳的电缆夹还将一对绝缘筒压接于绝缘护套。由此,在同轴电缆的终端固定同轴连接器。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202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根据专利文献1,经过使电缆夹与盖壳体的盖一起弯曲的工序,将一对压合筒紧固于盖壳体,由此,成为连接了中心导体的状态,因此,线束加工工序依然较多,存在进一步简化的余地。另外,经过这样的加工工序的线束存在难以降低制造成本这样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线束加工工序的同轴连接器。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使用压合壳体,该压合壳体具有在配置于壳体的规定部的触头的设置面上载置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形态,具有被切成能够按压中心导体的外周的槽。压合壳体保持于壳体,由形成于壳的一对压合筒(第一筒)包入并紧固。由此,能够将中心导体可靠地压接于触头的设置面。并且,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线束加工工序。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构成于同轴电缆的终端,该同轴电缆具有:中心导体、包围该中心导体的电介质、覆盖该电介质的外部导体、以及包覆该外部导体的绝缘护套,其中,
[0015]所述同轴连接器具有:
[0016]触头,其能够与圆筒状的对方侧触头连接,并具有:能够通过三点接触而与所述对方侧触头外接的、从带状的金属板的末端部侧立起的一对固定端子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可动端子;
[0017]壳体,其包括第一连接用基底部以及第二连接用基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用基底部具有收纳室,该收纳室在一个面侧开口而能够供所述对方侧触头插入,且该收纳室在内部配置有一对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一部分从该第一连接用基底部突出;
[0018]导电性的壳,其具有圆筒部和檐沟状的延展部,所述圆筒部设置成在所述一个面侧开口,并包围所述第一连接用基底部,所述檐沟状的延展部与该圆筒部连结,能够在内部收纳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以及
[0019]压合壳体,其具有被切成够按压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的槽,能够从所述收纳室的开口侧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部插入,
[0020]所述触头具有设置面,该设置面能够与所述中心导体接触,使所述金属板的基端部侧露出在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面上而形成,
[0021]所述壳的延展部包括:
[0022]一对第一筒,其能够将所述压合壳体按压于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以及
[0023]一对第二筒,其能够压接所述外部导体。
[0024](2)优选的是,在所述压合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跨所述槽而配置的一对矛形件,在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部形成有能够与一对所述矛形件卡定的台阶。
[0025](3)优选的是,一对所述固定端子位于与所述对方侧触头内接的假想的正三角形的顶点中的一组顶点,所述可动端子位于假想的所述正三角形的另一个顶点,并以该顶点和一对所述固定端子的中间部对置的状态配置。
[0026](4)优选的是,所述触头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触头至少具有:所述设置面,其使所述金属板的基端部侧露出在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面上而形成;以及接触缘,其在一对所述固定端子中露出至所述收纳室,且能够与对方侧触头接触。
[0027]专利技术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压合壳体,该压合壳体具有被切成能够按压中心导体的外周的槽。压合壳体能够经由矛形件保持于壳体(第二连接用基底部)。形成于壳的一对第一筒通过进行弯折加工而按压压合壳体,能够将中心导体压接于触头的设置面。由此,能够削减线束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0029]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是使对方侧同轴连接器对置配置的、构成于同轴电缆的终端的同轴连接器的从上表面侧观察的外观图。
[0030]图2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是构成于同轴电缆的末端终端的同轴连接器的从下表面侧观察的外观图。
[0031]图3A、图3B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的各图,图3A是表示构成于同轴电缆的终端的同轴连接器的仰视图,图3B是图3A的右侧视图。
[0032]图4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的、沿图3A的X

X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5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是表示压接同轴电缆的终端之前的状态的与图2对应的外观图。
[0034]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
[0035]图7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结构,是分开表示一体成型的触头和壳体的外观图。
[0036]图8A、图8B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所具备的壳体的结构的各图,图8A是表示壳体的上表面的平面图,图8B是表示壳体的下表面的平面图。
[0037]图9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构成于同轴电缆的终端,该同轴电缆具有:中心导体、包围该中心导体的电介质、覆盖该电介质的外部导体、以及包覆该外部导体的绝缘护套,其中,所述同轴连接器具有:触头,其能够与圆筒状的对方侧触头连接,并具有:能够通过三点接触而与所述对方侧触头外接的、从带状的金属板的末端部侧立起的一对固定端子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可动端子;壳体,其包括第一连接用基底部以及第二连接用基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用基底部具有收纳室,该收纳室在一个面侧开口而能够供所述对方侧触头插入,且该收纳室在内部配置有一对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可动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一部分从该第一连接用基底部突出;导电性的壳,其具有圆筒部和檐沟状的延展部,所述圆筒部设置成在所述一个面侧开口,并包围所述第一连接用基底部,所述檐沟状的延展部与该圆筒部连结,能够在内部收纳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以及压合壳体,其具有被切成够按压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的槽,能够从所述收纳室的开口侧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用基底部的规定部插入,所述触头具有设置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伸一大津明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