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赛诺菲专利>正文

抗CD3抗体、抗CD123抗体和与CD3和/或CD123特异性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29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CD3抗体、抗CD123抗体和与CD3和/或CD123特异性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具体涉及与CD3特异性结合并与至少另一种抗原例如CD123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样结合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与CD123特异性结合并与至少另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样结合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抗CD3抗体和抗CD123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本发明专利技术抗体样结合蛋白、抗CD3抗体或抗CD123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和其治疗癌症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含编码所述抗体样结合蛋白、抗CD3或抗CD123抗体的序列的分离的核酸、载体和宿主细胞和所述抗CD123抗体作为诊断工具的用途。途。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CD3抗体、抗CD123抗体和与CD3和/或CD123特异性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16年01月22日,申请号为201680017477.8(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6/051386)、名称为“抗CD3抗体、抗CD123抗体和与CD3和/或CD123特异性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与CD3特异性结合并与至少另一种抗原例如CD123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样结合蛋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抗CD3抗体和抗CD123抗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与CD123特异性结合并与至少另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样结合蛋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本专利技术抗体样结合蛋白、抗CD3抗体或抗CD123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和其治疗癌症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含编码所述抗体样结合蛋白序列、抗CD3或抗CD123抗体的分离的核酸、载体和宿主细胞和所述抗CD123抗体作为诊断工具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3]第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已逾20年。自那时起多项临床研究已测试了双特异性抗体工程化以靶向癌细胞表面抗原。这类抗癌症融合蛋白包含两个或多个在靶向的癌细胞附近定位的免疫效应细胞以获得抗癌活性的功能性结构域。
[0004]随着双特异性抗体技术的开发,称为双特异性T

细胞衔接器(BiTE)的另一组融合蛋白仅通过使用柔性接头连接两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不包括Fc氨基酸区段)生成,一个scFv结合靶向的细胞且另一个结合T细胞表面的CD3。一种具有CD19xCD3双特异性结合活性的BiTE,blinatumomab,在针对具有B

系急性淋巴细胞中微小残留病变的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有前景的结果。
[0005]CD123(白细胞介素

3受体α链IL

3Rα)是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中过表达的肿瘤抗原。大量AML母细胞表达表面CD123且该表达不随AML的亚型而变化。诊断时CD123在AML上的较高表达已报导与较差预后相关。已报导CD123在白血病干细胞(LSC)上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ML从一直以来显示为静息的且对DNA损伤化疗相对有抗性的白血病干细胞发生。
[0006]与造血干细胞(HSC)相比LSC上增加的CD123表达因此提供用于靶向的治疗机会。
[0007]针对CD123产生的单克隆抗体(MAb)7G3先前已显示抑制白血病细胞系和原代细胞两者IL

3介导的增殖和活化(美国专利号6,177,078)。然而,靶向CD123是否可功能性损坏AML

LSC尚不清楚。
[0008]CD123xCD3抗体样结合蛋白的使用导致肿瘤细胞杀伤,如本文由专利技术人所示。
[0009]已提出产生具有CD123xCD3双特异性结合活性的的双特异性抗体样结合蛋白的构思以并描述于国际专利申请WO2013/173820中。
[0010]此外,来自MacroGenics的基于CD123 x CD3双亲和性再靶向(DART)双特异性抗体的分子已在2014进入I期临床试验。
[0011]然而,如由专利技术人所示,该来自MacroGenics的基于CD123xCD3双亲和性再靶向
(DART)双特异性抗体的分子,例如,在靶细胞不存在时具有82%的表达CD4+的T

细胞活化和83%的表达CD8+的T

细胞活化。T

细胞不合适的活化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指通过活化的T细胞产生与在严重感染中发现相似并通过低血压、发热和僵直表征的全身性炎性响应的细胞因子的释放。已报导由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导致的死亡例如对于OKT3。
[0012]因此,尽管双特异性抗体技术的这些进展,对于其他癌症疗法特别是有效直接或间接靶向并杀伤癌细胞的那些疗法存在需求。
[0013]专利技术人已成功生成、筛选并选择对于人和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CD3蛋白都展示高亲和力的特异性大鼠抗CD3抗体。
[0014]专利技术人开发了对抗原CD3和至少一种其他靶抗原具有生物和免疫特异性的抗体样结合蛋白。在一个实例中,为证明这些抗CD3抗体在双特异性抗体样结合蛋白生成中的用途,专利技术人生成了抗CD3/抗CD123抗体样结合蛋白并证明了其治疗用途。那些双特异性抗CD3/抗CD123抗体样结合蛋白具有低T

细胞活化,如对单独的抗CD3抗体所观察。然而,一旦CD12表达的靶细胞如THP

1细胞存在,所述双特异性抗CD3/抗CD123抗体样结合蛋白展示高T

细胞活化。相应地,上文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抗CD3抗体对于本专利技术抗体样结合蛋白的制备特别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各项:
[0016]1.一种与人CD3ε蛋白细胞外结构域结合的分离抗体,其包含:
[0017]a)重链可变结构域,其含有由序列GFX1X2X3X4AW(SEQ ID NO:331)组成的CDR1

H,其中X1是T或S,X2是F或V,X3是S或T且X4是N、K、L或Y,或其任何组合;和
[0018]由序列IKX1X2X3NX4YX5T(SEQ ID NO:332)组成的CDR2

H,其中X1是A或D,X2是K或R,X3是S或A,X4是N或S且X5是A或E,或其任何组合;和
[0019]由序列TWRHYYSSHTMDA(SEQ ID NO:69)或RALTYYGYKRDAMDG(SEQ ID NO:129)或RX1X2X3YX4X5X6X7X8X9X
10
X
11
DX
12
(SEQ ID NO:333)组成的CDR3

H,其中X1是Y、G或A,X2是V、T或L,X3是H、N、Y或Q,X4是G、R或A,X5是F或V或无氨基酸,X6是R或无氨基酸,X7是F、S或I或无氨基酸,X8是F、L、N、M、Y、S、A或G,X9是Y、A、K、S、N、T、F或L,X
10
是A、P、G或T,X
11
是M、L、F或S且X
12
是A、V或Y,或其任何组合,和
[0020]轻链可变结构域,其含有由序列QX1LX2HX3NGX4TY(SEQ ID NO:334)组成的CDR1

L,其中X1是R或S,X2是V或E,X3是N、D或T且X4是N或Y,或其任何组合;和
[0021]由序列

KVS

组成的CDR2

L;和
[0022]由序列GQGX1X2YPFT(SEQ ID NO:335)组成的CDR3

L,其中X1是T、A或S且X2是H、E或Q,或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样结合蛋白,其包含形成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两条多肽链,其中第一多肽链具有通过式[IV]所示的结构:V
D1

L1‑
V
D2

L2‑
C
L

L5‑
Fc2ꢀꢀꢀꢀ
[IV]且第二多肽链具有通过式[III]所示的结构:V
D3

L3‑
V
D4

L4‑
C
H1

Fc
ꢀꢀꢀꢀꢀꢀꢀꢀ
[III]其中:V
D1
是第一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2
是第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3
是所述第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4
是所述第一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C
L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恒定结构域;C
H1
是免疫球蛋白的C
H1
重链恒定结构域;Fc是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球蛋白铰链区和CH2、CH3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结构域;Fc2是免疫球蛋白的免疫球蛋白铰链区和CH2、CH3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结构域;和L1、L2、L3、L4和L5是氨基酸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多肽和所述第二多肽形成交叉轻链

重链对;而且其中V
D1
和V
D2
都是轻链的可变结构域,或都是重链的可变结构域,而且如果V
D1
和V
D2
是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则V
D3
和V
D4
都是重链的可变结构域,如果V
D1
和V
D2
是重链的可变结构域则V
D3
和V
D4
都是轻链的可变结构域。2.一种抗体样结合蛋白,其包含形成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三条多肽链,其中第一多肽具有通过式[I]所示的结构::V
D1

L1‑
V
D2

L2‑
C
L
ꢀꢀꢀꢀ
[I]第二多肽具有通过式[III]所示的结构:V
D3

L3‑
V
D4

L4‑
C
H1

Fc
ꢀꢀꢀꢀꢀꢀꢀꢀ
[III]第三多肽Fc3,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免疫球蛋白铰链区和CH2、CH3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结构域;其中V
D1
是第一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2
是第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3
是所述第二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V
D4
是所述第一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或轻链可变结构域;C
L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恒定结构域;C
H1
是免疫球蛋白的C
H1
重链恒定结构域;Fc是免疫球蛋白的免疫球蛋白铰链区和CH2、CH3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结构域;和L1、L2、L3,和L4是氨基酸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多肽和所述第二多肽形成交叉轻链

重链对;其中V
D1
和V
D2
都是轻链的可变结构域,或都是重链的可变结构域,而且如果V
D1
和V
D2
是轻链的可变结构域则V
D3
和V
D4
都是重链的可变结构域,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