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电气部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21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用来电气连接电气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带形电缆,一连接器基座。连接器帽包括一适于可操作地接合带形电缆的轨道,一帽对齐导向器,以及一帽定向导向器。连接器基座具有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一带形电缆的第一带形电缆插座区域,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二带形电缆的第二插座区域,电气地互连第一和第二插座的电气互连装置,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插座区域附近、用来与帽对齐导向器对齐的第一和第二基座对齐导向器,以及可操作地定位以接纳帽定向导向器的定向插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总线连接器和集成总线连接器中的电气测试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总线连接器,它包括固定到一总线连接器基座上的一对总线连接器帽,以使各帽以可操作的连接方式将一总线电缆固定到连接器基座上。为此种应用的目的,词语“总线”,“电缆”和“总线电缆”意在包括一物理的通讯介质和通过该介质的传输,除非从上下文中另有明确的表明。
技术介绍
在电气部件和通讯总线或其它类似的总线电缆的连接中,要求总线连接器在实际连接器完成之前,互相先加以固定。如果总线和连接器为滑动布置,则在连接固定之前,电气部件和连接器的定位相对于总线可以变化。还要求连接器仅能沿一个定向组合,这样,与如果诸总线中的一个稍有一些反向的情况下的相对缆线的连接相反,被连接的一对总线的对应缆线将被连接器连接。现有技术连接器的问题在于,由于它们封装在一密封绝缘的外壳内,所以它们不能在个别的连接器的基础上被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解决现有技术连接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提供一总线连接器,其包括对每个电气连接的电气测试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提供一总线连接器,其具有一以与通讯总线保持非滑动关系放置的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通讯总线是一平的带形电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提供一对齐导向器,其帮助装配工正确地互连一对总线和总线连接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于提供其只能沿一个定向组装的突出物、小孔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用来电气连接电气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带形电缆,一连接器帽和一连接器基座。带形电缆具有一第一尺寸的导体,一第二尺寸的导体,以及一围绕第一和第二导体的网膜。连接器帽包括一适于可操作地接合带形电缆的轨道,一帽对齐导向器,以及一帽定向导向器。连接器基座具有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一带形电缆的第一带形电缆插座区域,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二带形电缆的第二插座区域,电气地互连第一和第二插座的电气互连装置,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插座区域附近、用来与帽对齐导向器对齐的第一和第二基座对齐导向器,以及可操作地定位以接纳帽定向导向器的定向插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用来可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通讯总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基座和一连接器帽。连接器基座包括基本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帽接合区域。各个帽接合区域包括适于接纳第一或第二通讯总线的轨道,以及适于电气地接合通讯总线的一部分的各轨道的触头。在帽接合区域内的各触头与其它的帽接合区域内的对应触头电气地连接,以形成电气地连接的触头对。第一总线连接器帽包括其尺寸能接纳和保持住第一或第二通讯总线的轨道。连接器基座包括一与各电气地连接的触头对连接的外部小孔,以提供一外部的电气接入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用来连接第一和第二通讯总线的连接器,其中,各总线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导管。连接器包括一非导电的外壳及第一和第二盖部分。非导电外壳包括一第一插座部分和接纳一第一总线的第一触头,以及一第二插座部分和接纳一第二总线的第二触头。外壳还包括可操作地和电气地将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互连的电气连接。第一盖部分适合可操作地接合第一插座部分,以在第一触头和第一总线之间形成一第一电气连接,这样,第一电气连接与外部电气触头绝缘。第二盖部分适合可操作地接合第二插座部分,以在第二触头和第二总线之间形成一第二电气连接,这样,第二电气连接与外部电气触头绝缘。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可操作地与第一电气连接相连的电气测试点,其中,电气测试点具有一外部接触表面,以允许外部设备监控各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气状况。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总线连接器帽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线2-2方向的连接器帽的侧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3-3方向的连接器帽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1的线4-4方向的连接器帽的视图。图5是从第一上部定向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座的立体图。图6是从第二下部定向观察的图5的连接器基座的立体图。图7是图1的连接器帽与带形总线保持滑动关系的视图。图8示出图7的帽和总线与连接器基座的预组装的关系。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总线连接器的立体图,其具有将一对带形总线固定到一连接器基座上的一对连接器帽。图10示出沿图9的线10一10的组装好的连接器。图11示出沿图9的线11一11的组装好的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所有的附图,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总线连接器10,它包括固定到总线连接器基座14上的一对总线连接器帽12,这样,各帽12以与基座14可操作地连接方式固定一总线16。现特别地参照图1-4,各帽12包括一总线对齐导向器18,其较佳地设置有色码以便装配工能正确地将总线16与总线连接器帽12对齐。总线连接器帽12较佳地包括模制的轨道20,其中,总线连接器帽12的长度平行于导向器18的方向,并且其尺寸做成接纳和保持住一合适的总线16。较佳地,轨道包括呈预先成形于总线16的形状的、覆盖在帽12上的轨道20的密封剂22,这样,当总线连接器10完全组装完成时,在总线16周围提供一基本不渗透的密封。总线连接器帽12还包括一对从第一端28延伸的保持臂26,以及一在第二端32上的第二对保持臂30。导向器18在总线连接器帽12的顶侧34,而轨道20在总线连接器帽12的底侧36。总线连接器帽12包括最靠近导向器18的导向侧40和最远离导向器18的偏移侧42,其中,导向侧40和偏移侧42均平行于导向器18。导向侧40包括一对齐突出46,而偏移侧42包括一对齐突出48。对齐突出46和对齐突出48具有独特的形状,以保证总线连接器帽12仅能连接到在一独特结构中的总线连接器基座14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对齐突出46具有半圆形,而对齐突出48具有矩形。现参照图5和6,各基座14较佳地包括一第一帽接合区域60和一第二帽接合区域62,其中,第一和第二帽接合区域60,62基本上相同。各帽接合区域-->60,62包括适于接纳总线连接器16的模制的轨道64,并且较佳地与呈预先成形于总线16的形状的密封剂66重叠,以在总线连接器16的周围形成防水的密封。各轨道64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边缘72的触头70,这些边缘适于接合在总线连接器16内的一特定的电气连接线80,切割开绝缘盖并在触头和实际的电气导电线80之间形成电气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总线连接器16包括四个电气连接器线82,84,86和88,并由一塑料带90将其保持在一平坦的关系中,以形成一塑料的带形电缆92。各帽接合区域60,62包括一适于接合连接线88的触头94,一适于接合连接线86的触头96,一适于接合连接线84的触头98,以及一适于接合连接线82的触头100。在基座14本身的绝缘内,帽接合区域60的触头100与帽接合区域62的触头100电气地连接。同样地,帽接合区域60的触头98,96和94在基座14内分别地与帽接合区域62的触头98,96和94电气地连接。帽接合区域60,62位于基座14的顶侧110。基座14的底侧112包括小孔114,116,118和120。小孔116提供一进入到与触头94连接的电气连接器122的电气测试点。小孔114提供一进入到与触头96连接的电气连接器的电气测试点。小孔120提供一进入到与触头98连接的电气连接器126的电气测试点,以及小孔118提供一进入到与触头100连接的电气连接器128的电气测试点。小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用来电气地连接电气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第一带形电缆;一连接器帽,它包括一适于可操作地接合带形电缆的轨道区域,一帽对齐导向器,以及一帽定向导向器;以及一连接器基座,它具有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一带形电缆的第一带形电缆插座区域, 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二带形电缆的第二插座区域,电气地互连第一和第二插座的电气互连装置,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插座区域附近、用来与帽对齐导向器对齐的第一和第二基座对齐导向器,以及可操作地定位以接纳帽定向导向器的定向插座。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0-12-19 09/741,4441.一用来电气地连接电气部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第一带形电缆;一连接器帽,它包括一适于可操作地接合带形电缆的轨道区域,一帽对齐导向器,以及一帽定向导向器;以及一连接器基座,它具有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一带形电缆的第一带形电缆插座区域,一适于电气地接合第二带形电缆的第二插座区域,电气地互连第一和第二插座的电气互连装置,分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插座区域附近、用来与帽对齐导向器对齐的第一和第二基座对齐导向器,以及可操作地定位以接纳帽定向导向器的定向插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一第一电气测试点,其可操作地与电气连接器连接,并具有一第一外部接近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帽的定向导向器包括一具有一第一形状的突出,其中,连接器基座定向插座是一对应的形状和位置,以接纳该定向导向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向导向器包括一具有一第二形状的第二突出,而定向插座包括一形状类似于第二突出、并适于接纳该第二突出的第二小孔,其中,定向导向器和定向插座定位成:连接器帽只能沿一个定向被组装到连接器基座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带形电缆,其中,第一和第二平带形电缆包括不同规格的电气连接导线,其中,连接器基座和连接器帽分别地包括具有变化尺寸部分的帽和基座轨道,可变尺寸部分可操作地适于接纳第一和第二带形电缆的不同规格的电气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操作地与电气连接器连接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电气测试点,并分别地具有第二,第三和第四外部接近端口。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气测试点分为两组:第一组物理地连接在第一插座区域,而第二组物理地连接在第二插座区域。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与第二组隔开一段距离。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器帽包括适于摩擦地接合网膜的保持臂。-->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帽对齐导向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基座对齐导向器标有色码,以与在平带形电缆内的特定的导线的颜色匹配。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带形电缆包括一第一尺寸导线,一第二尺寸导线,以及围绕第一和第二导线的网膜。12.一用来可操作地连接第一和第二通讯总线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基座,它包括基本上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帽接合区域,各个帽接合区域包括适于接纳第一或第二通讯总线的轨道,以及适于电气地接合所述通讯总线的一部分的各轨道的触头,在帽接合区域内的各触头与其它的帽接合区域内的对应触头电气地连接,以形成电气地连接的触头对;第一总线连接器帽,它包括其尺寸做成能接纳和保持住第一或第二通讯总线的轨道;其中,基座包括一与各电气地连接的触头对连接的外部小孔,以提供一外部的电气接入点。1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D贝尔PC伦特密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标准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