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对齐的电接插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182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绝缘外壳的电气接插件,该绝缘外壳携载可与匹配电气接插件的触头配合的电气触头(6)。每个触头(6)都有主接触部分(70)和在滑动界面上与主接触部分(70)电气连接的中间接触部分(72)。该中间接触部分是分离部件,可以相对其相应的主接触部分独立运动,其中,中间接触部分可容受主接触部分和匹配接插件内的相应触头间的错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对齐的电接插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和插头类型的触头,当匹配接插件没有对齐时,所述触头可自对齐。
技术介绍
在背板型(back plane style)的连接系统中,通常具有多个安装在子插件上的电气接插件,子插件可插入背板上的接插件。子插件接插件一般是直角接插件,而背板接插件垂直于背板。这使得子插件以一种叠置的关系连接到背板上,这样,插件在一排子插片组件中一个接一个地对齐。这样的连接系统的一个例子在美国专利No5,342,211中示出,其在此引为参考。在这样的组件中,通常具有信号触头和电源触头两者。这些接触被设置成高密度的触头阵列,其中,上百的信号触头被设置到同一接插件或接插件组件中。通常,这些信号触头传输低电流,因而这些接触具有较小的截面积,甚至于可以沿着它们的主干长度挠性弯曲。由于这种现象,当子插件被连接到它们相应的背板接插件上时,如果触头没有水平对齐,则触头阵列可以自对齐。然而,对于电源触头,匹配触头通常具有较大的截面积。例如,经常用到很重的接头和匹配插座,其中,接头和插座用较厚的材料形成,以便能够应付大电流,但是却不够柔韧以处理对不齐的问题。对于已经是高配合力的连接系统来说,这会导致两接插件之间的配合力急剧增加,并且,假如这两接插件在电源触头没有对齐的情况下被强行连接到一起,还可能损坏电源连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特别是要克服对不齐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和匹配触头电气连接的电气触头来实现的,该电气触头具有主接触部分和中间接触部分,该中间接触部分与主接触部分电-->气连接。该中间接触部分是分离部件,可以相对于主接触部分水平移动,从而与匹配触头对齐。附图说明下文参照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示出子插件和背板接插件待连接时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接插件的另一视角的透视图;图3示出背板和子插件的末端完全对准并充分配合时的透视图;图4示出图3中的触头没有对齐的情况;图5是图1至4中接触系统的一种备选实施例;图6是图1至4中接触系统的另一种备选实施例;图7是图1至4中接触系统的又一种备选实施例;图8是图1至4中接触系统的再一种备选实施例;图9是图8中接触系统的端视图;图10是图8和图9中中间触头的一种备选方案;图11是另外一种备选实施例;图12是图11中所示触头实施例的端视图;图13是接触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图14是图13中所示接触系统的端视图;图15是接触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图16是图15中接触系统所用中间触头的一种备选方案;图17是接触系统的又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4,本专利技术将用连接系统的示意图来进行描述,然后参照图5至17的备选接触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首先参照图1,所示为背板接插件2和与之进行电气连接的子插件接插件4。如图2所示,背板接插件2包括触头组件6,最好可以通过焊接表面安装到背板上,而子插件接插件4包括触头组件8,也最好是表面安装形触头且可以与背板接插件2的触头组件6互连。参照图1和图2详细描述子插件接插件4。子插件接插件4包括外壳10,-->该外壳由上壁12,侧壁14、16和遮围部分18组成,它们相对内壁20形成凹槽并围住触头件8。参照图1,外壳10还包括后壁22、子插件的安装表面24以及端子接收槽26,该端子接收槽和壁22和24交叉并穿过内壁20延伸,从而允许触头由其穿过。应该理解,外壳10的轮廓由遮围部分18形成的前面和子插件安装面24形成,所述前面和子插件安装面彼此呈直角,用以实现子插件和背板的互连。参照图3介绍触头件8。触头8包括从主体部分32延伸的狭长接头部分30和从主体部分32向下延伸的印刷电路板触头部分34。类似地,该接头部分30与该印刷电路板部分34彼此呈直角延伸。该印刷电路板部分34包括与印刷电路板接触垫相连的接触边缘36,接触边缘36上有间断的凹口38,使得接触边缘36可以更好地焊接到与它关联的接触垫上。对比图1和图3应该理解,接头部分30可以穿过槽26而从内壁20向外伸出,到达图2所示结构。还应理解,印刷电路板触头34的接触边缘面36延伸到外壳10的表面24下。参照图1和图2,详细介绍背板接插件2。背板接插件2具有外壳元件50,其具有配合面52和安装面54。外壳50还包括轮廓较小的部分56,该部分被遮围部分18所接收。外壳50包括槽58,以便接近接触部分6,接触部分6也将在这里介绍。接触部分6穿过安装面54与十字形槽60相交。槽60包括横向部分62和水平槽部分64。参照图3,触头组件6由主接触部分70和中间接触部分72组成。该主接触部分70包括印刷电路板表面安装部分74和双悬臂梁部分76。该双悬臂梁部分形成接收槽78,还包括靠近前端的接触部分80。中间接触部分72包括接触部分82和双梁接触部分84。该双梁接触部分84形成槽86和接触部分88。为了装配背板接插件2,中间接触部分72安置到水平槽部分64中,同时主接触部分70放置到横向槽62中。这样,在主接触部分70的接触表面80与中间触头72的接触区82之间形成相连。这也使得中间触头的接触臂84位于槽58内并靠近配合面52,如图1所示。应该理解,假如子插片接插件4插入背板接插件2时触头完美地对齐,它们的相连将和图3中所示的类似。然而,假如接头部分30错位,中间接触部分72将相对于接触梁部分76滑动,使接头部分30与槽86对齐并与接-->触部分88相接触。应该理解,接触梁部分84具有导入面90,来帮助接头部分30与槽86对齐并且在中间触头72和主接触部分70之间形成滑动接触。参照图5介绍触头组件的被选方案。图中所示的触头组件100具有主接触部分102和中间接触部分104。应该理解,该主接触部分102包括用来接收接头108的槽部分106。该中间接触部分104包括折叠片状部分110、112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弯曲部分114。这两个片状部分110和112的末端变窄,形成接触部分116、118,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增加增压器120。插座部分130形成为穿过弯曲部分114的横向槽,由槽部分132、对置的接触部分134和导入部分136组成。在这个设计中,应该理解,中间触头104在容纳主接触部分102时可以滑动,这样槽132通常会与槽106对齐。在相配接插件中的接头108则经过导入部分136插入时,假如没有对齐,中间接触部分104可以相对于主接触部分102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使自己重新和接头部分108的平面对齐。在滑动过程中,中间接触部分通过接触点116、118与主接触部分保持接触。参照图6,所示触头组件150包括主接触部分152和中间接触部分154。在该实施例中,中间接触部分154由两个折叠片状部分156、158组成,槽160穿过两个折叠片状部分并包括接触件162。应该理解,接触部分162允许接受主接触部分152,还允许中间触头154相对于主接触部分152的纵向轴水平移动。匹配触头170包括具有槽的插座部分172,该插座部分具有接触部分174。在该实施例中,接触部分170可以移动并与中间触头154啮合,假如没有对齐,导入部分176将使中间接触部分154相对主接触部分152的纵向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以便水平对齐接触件170和154。参照图7,所示触头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相匹配的触头(8,108,170,230,258,314,370,416,480)电气连接的触头(6,100,150,200,250,300,350,400,450),该电气触头具有主接触部分(70,102,152,202,252,302,352,402,452)和与该主接触部分电气连接的中间接触部分(72,104,154,204,254,304,354,404,45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触部分是分离元件,其可以相对所述主接触部分水平运动,从而与匹配触头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5-17 09/859,8661、一种用于与相匹配的触头(8,108,170,230,258,314,370,416,480)电气连接的触头(6,100,150,200,250,300,350,400,450),该电气触头具有主接触部分(70,102,152,202,252,302,352,402,452)和与该主接触部分电气连接的中间接触部分(72,104,154,204,254,304,354,404,45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触部分是分离元件,其可以相对所述主接触部分水平运动,从而与匹配触头对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触头,其中,所述中间接触部分(104)由具有通过弯曲部分(114)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片状部分(110,112)的U形部分限定出,此处,第一接触部分(116、118)在和所述弯曲部分相对的一端处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片状部分内,并且第二接触面(134)形成得横向穿过所述弯曲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触头,其中,所述中间接触部分(204)由具有分叉的接触部分(210、220)的L形部分限定出,所述分叉接触部分从所述L形部分的相对两腿(206、208)上以相反的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触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罗伯特N怀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蒂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