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整体电线释放部件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82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具有腔体的壳体,该腔体容纳在一定运动范围内可变形的触头,所述腔体形成为接收电线,所述触头可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以及    接触变形件,它与所述壳体整体形成,且延伸到所述腔体内,所述接触变形件啮合所述触头并使其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整体电线释放部件的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用于传送高压电力信号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各种形式的元件和设备。例如,某些电连接器将印刷电路板和电线相连,该电线用以向装置和设备传送电功率,例如照明设备,镇流器以及类似设备。许多装置和设备有高功率的要求。例如,许多装置,如照明设备,需要在非常高的电压电平下工作。传统的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电触头的壳体。每个电触头具有销,该销容纳于印刷电路板的接收孔内。在连接器中,触头还从一个或多个装置或设备连接到电线。电力信号通过电连接器在电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传输。在许多应用中,需要有能够反复将电线从连接器中插入和拔出的电线释放器。为了提供电线释放器,许多连接器形成为将每单根电线压或夹压在相应的触头和连接器壳体的界面壁之间。一些连接器包括触头,该触头有固定在壳体内的基体和与电线啮合的接触端部。触头的基体和接触端部通过一挠性部分接合,该挠性部分将接触端部向电线弹性变形。触头端部变形而从电线变形,以便将电线从连接器取出。但是,若触头端部弯曲过大,触头可能会丧失弹性。触头丧失弹性后,触头端部不能再返回其初始位置,这样,一旦电线插入时接触端部就不能充分地将电线压靠在连接器的壁上。因此,当从连接器中取出电线时要尤其小心,以确保连接器中的触头不能被过变形从而保持触头的弹性。近来,提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接触变形件,在插入和取出电线时该接触变形件限制触头变形的范围。接触变形件可以简单地构成为按钮,该按钮可滑动地容纳在连接器壳体内。按钮的下端啮合接触端部,而按钮的相对端形成为被用户按压。当用户按下按钮,按钮的下端使触头端部弯曲以脱离电线。连接器壳体可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允许按钮在连接器壳体内以限定的-->移动范围内滑动,从而限止触头的变形量。然而,按钮是一独立组件,它被单独地插入连接器壳体的接收孔内。因此,必须采用分开且不同的铸模和/或压模以形成按钮和连接器壳体。进一步,组装时,每个按钮必须分别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的相应的接收孔内。分开铸模和组装步骤大大地增加了电连接器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因此,需要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维持容纳在电连接器内的电触头的适当弹性。还需要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利用接触变形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触头和接触变形件。该壳体包括多个容纳等量触头的腔体。腔体形成为接收各电线。电触头可变形以连接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接触变形件接近相应的触头设置,并形成为使电触头变形以断开与相应电线的连接。接触变形件暴露在形成在壳体内的通道中,且与壳体整体形成。每个接触变形件包括一终端,该终端通过铰链与壳体整体形成,该铰链将接触变形件枢转接合到壳体。电连接器也可以包括抗过应力元件,该元件设置在腔体中并位于触头移动范围的一端,以限制触头的变形。移动范围也可以由接触变形件的接触端与壳体内壁的抵靠来限定。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是具有从壳体外部延伸的啮合面的按钮。啮合面形成为接收用以致动按扭的工具。通道和接触变形件通过铰链相互整体形成,该铰链允许接触变形件在通道内横向地枢转运动。铰链与接触变形件和壳体整体形成,以确保接触变形件的枢转运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沿图1中线2-2截取的电连接器的横截面图;图3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替换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替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内部立体图,该图示出了在未变形位置的触头;图5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替换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内部立体图,该图示出了在变形位置的触头;-->图6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替换实施例的整体形成的按钮的局部内部立体图;图7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替换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局部内部立体图,该图示出了在未变形位置的触头;以及图8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替换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局部内部立体图,该图示出了在变形位置的触头。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结合附图对下面本专利技术特定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制于附图所示出的装置和手段。图1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完全安装好的电连接器10的立体图。电连接器10包括接触壳体12。该接触壳体12包括一暴露接触腔(未示出)的开口端(未示出),该接触腔接收和保持触头。底盖可通整体形成的铰链枢转地打开和关闭开口端。电触头可穿过开口端装入接触腔中。接触壳体12具有多个线槽14,其构造成在相对接触壳体12的预定方向上支撑电线,触头16(参照例如图2更详细的示出)具有从连接器10的底面向下延伸的电路板啮合部分18。每个线槽14包括与导线外形一致的横向支撑壁20和后支撑壁22。参考美国申请系列号No.10/197,161对触头16作进一步描述,其在2002年7月17日提交,标题为“抗过应力电连接器,”,Navin Patel和William Lenker是专利技术人(“161”申请)。该“161”申请全文在此被引用作为参考。电连接器10还包括保持在通道26内的接触变形部件或按钮24。按钮24与接触壳体12整体形成。图2示出了沿图1中线2-2截取的电连接器的横截面图。每个触头16的大部分保持在接触壳体12内形成的内腔25中。电触头16包括与曲挠部29整体形成的、和基体31相连的接触端部27。基体31依次连接从接触壳体12向下延伸的电路板啮合部18。如图2所示,接触端部27接近按钮24。按钮24可枢转进入内腔25,以啮合触头16的接触端部27,并使其变形(见下面的论述)。每个按钮24通过接触壳体12的顶面29或在通道26内与接触壳体12-->整体地连接。作为整体浇铸的材料,按钮24与接触壳体12整体形成,如和顶面28整体形成。按钮24可以通过整体铰链30与顶面28整体连接,该铰链将按钮24和顶面28整体地连接。按钮24可以和抗过应力件一起用,或不一起用。按钮24包括与主体34整体形成的啮合面32。主体34又与位于啮合面32远端的接触端36一起形成。接触端36靠近触头16的接触端部27。接触端36包括下表面40,当沿着A线的方向按压按钮24时,该下表面倾斜抵靠触头16。下表面40包括上接触角42和下接触角44。按钮24在接触壳体12的第一和第二内壁46和48限定的通道26内形成。按钮24通过靠近顶面28的铰链30连接到所述第一内壁46。铰链30沿着所述第一内壁46从顶面28向下延伸到终端点50。该终端点50可以是沿着第一内壁46的任何位置,这样,铰链30能允许按钮24充分地以第一内壁46为枢轴旋转,而在按钮24被压下时确保铰链30不会从第一内壁46离开。为了使电触头16的接触端部27变形,按钮24的啮合面32被沿着A线方向按下。因为按钮24在铰链30处与接触壳体12整体形成,按钮24的主体34沿弧B向着所述内壁46枢转。因此,所述下表面40的所述上、下接触角42和44沿着A线方向向下移动,且沿着C线方向向所述内壁46移动。所述下表面40或至少所述接触角42和44中的一个使接触端部27沿箭头D的方向啮合并变形。触头16的变形范围被按钮24的移动范围限制。当按钮24的接触端36抵靠所述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该腔体容纳在一定运动范围内可变形的触头,所述腔体形成为接收电线,所述触头可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以及接触变形件,它与所述壳体整体形成,且延伸到所述腔体内,所述接触变形件啮合所述触头并使其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抗过应力组件,该抗过应力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触头所述运动范围的一端,以限制所述触头的变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接触变形件是按钮,该按钮具有从所述壳体外部延伸的啮合面,所述啮合面形成为接收用来致动所述按钮的工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在所述壳体包含通道,该通道接收所述接触变形件,所述通道和所述接触变形件通过铰链相互整体形成,该铰链允许所述接触变形件在所述通道内横向地枢转运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铰链,该铰链与所述接触变形件和所述壳体整体形成,使得接触变形件可以枢转运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运动范围由接触变形件的接触端与所述壳体内壁的抵靠限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触头包括具有端部的变形部分,该端部将电线夹靠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所述接触变形件啮合所述触头的所述变形部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件,其中,所述接触变形件在所述壳体的通道内横向枢转,所述接触变形件具有侧壁,该侧壁挨着所述通道的侧壁以限制所述接触变形件的枢转运动。9、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多个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容纳在一定运动范围内可变形的触头,且与接收电线的相应通道连通,所述触头可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电线的电连接;以及,接触变形件,暴露在所述壳体的各个通道内,所述接触变形件通过铰链-->与所述通道整体形成,该铰链可枢转地将所述接触变形件连接到所述壳体上,所述接触变形件使所述触头变形,以闭合和断开与相应电线的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抗过应力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G·伦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蒂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