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717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20:44
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用于抽出式低压配电柜的抽出单元;该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包括插座(1)、插头(2);所述插座(1)内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所述插头(2)上设置插头接触体;所述插头(2)插入所述插座(1)时,所述插头接触体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同时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从而同时导通两组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个插头接触体同时接通两个回路的效果,扩展了辅助电路所使用的回路数,从而使插件的功能设计更趋完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
技术介绍
现代的配电网与工程建设中,抽出式低压配电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所等场合;配电柜作为动力配电、电动机控制及照明灯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和控制之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类型的配电柜具有节约空间、运行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分断能力强,以及出线回路多等优点。配电柜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常常会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辅助用电设备,而现有技术中的低压配电柜中,一个插头接触体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回路,这在安装辅助用电设备(如信号灯等)时存在控制单元的辅助回路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控制单元的辅助回路数不足的缺陷。通过使插头接触体同时接通第一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的方式来增加配电柜控制单元辅助回路个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低压配电柜控制单元辅助回路数量翻倍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在用电设备较多时低压配电柜控制单元辅助回路数量不足的技术问题;同时,在插座入口处将第一、第二导电体进行叠合,因此连接稳定可靠;而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配电柜的影响不大,在需要多个辅助回路时安装第一导电体即可,有利于对现有的配电柜进行改造。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接点的接插装置,包括插座、插头;所述插座内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所述插头上设置插头接触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时,所述插头接触体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同时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从而同时导通两组回路。所述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通过压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座内,所述插头接触体通过压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头上。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在插座入口附近叠合在一起,其余部分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之间由绝缘层隔离。所述插座的出口附近的上方还设有卡槽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靠近所述插座出口一侧的端部;所述插座的出口附近的下方还设有卡槽二用于固定所述第三导电体靠近所述插座出口一侧的端部。所述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分别为上导电簧片、中导电簧片、下导电簧片;所述插头接触体包括压设于所述插头两侧的接触簧片以及设于接触簧片顶端的弧形状触点,所述上导电簧片、所述中导电簧片在靠近所述插座入口附近叠合在一起。所述上导电簧片在所述插座入口附近具有向下凸出的结构,以便于与所述插头接触体接触。在所述插头的后端设有与所述上导电簧片、所述中导电簧片、所述下导电簧片连接的接线孔。工作原理:当电源插头插入插座时,由于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在插座入口附近叠合在一起,因此插头接触体可同时接触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从而可同时导通第一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与第三导电体这两个回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一个插头接触体同时导通两个回路的技术效果,扩展了低压配电柜控制单元的辅助回路个数,便于对多个用电设备进行同时控制。2.在插座入口处将第一、第二导电体进行叠合,连接更稳定;同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配电柜的影响不大,在需要多个回路时安装第一导电体即可,有利于对现有的配电柜进行改造。3.在插座入口处附近设置卡槽,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导电体,进行使得导电体更加稳固,保证了连接效果的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处于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处于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座;2-插头;3-插头接触簧片;4-弧形状触点;5-插头接线孔;6-上导电簧片;7-中导电簧片;8-下导电簧片;9-插座接线孔;10-卡槽一;11-卡槽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方式一辅助电路插件由插头2、插座1两部分组成。插头2与插座1除供电气连接用导电体外,其余主要零部件均由绝缘阻燃塑料一次压制而成。插头2压装有顶端具有弧形状触点4的插头接触簧片3(插头接触点可为任意形式的接触导点,本实施方式优选为具有弧形状触点4的插头接触簧片3),接触簧片3为上下两个,两接触簧片3之间有绝缘塑料隔离层。插头2后端是插头接线端,插头接线端上设有与插头接触体相对应的插头接线孔5,插头2的结构设计与通常各型式的辅助电路插头基本相似。插座1内压装有上导电簧片6,中导电簧片7、下导电簧片8(导电体可为任意形式的导体,本实施方式优选为导电簧片);插座1后端设有与上导电簧片6,中导电簧片7,下导电簧片8相对应的插座接线孔9,便于出线;所述上导电簧片6、所述中导电簧片7在靠近所述插座入口附近叠合在一起,所述插头2插入所述插座1时,所述弧形接触点4将所述上导电簧片6和所述下导电簧片8导通,同时将所述中导电簧片7和所述下导电簧片8导通从而同时导通两组回路。为了保证上导电簧片6、中导电簧片7、下导电簧片8的稳定,所述插座1的出口附近的上方还设有卡槽一1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靠近所述插座1出口一侧的端部;所述插座1的出口附近的下方还设有卡槽二11用于固定所述第三导电体靠近所述插座1出口一侧的端部,中导电簧片7、上导电簧片6靠近插座出口的一端设置为倒Z形,下导电簧片8靠近插座出口的一侧设置为Z形;因此,上导电簧片6、中导电簧片7、下导电簧片8靠近插座出口的一端可插入卡槽,从而将上导电簧片6、中导电簧片7、下导电簧片8稳定固定在相应位置。为了便于上导电簧片6与插头2前段的弧形状触点4接触,上导电簧片6在在插座入口附近具有向下凸出的部分,当插头插入时,插头2前段的弧形状触点4接触很容易与该凸出的部分接触,从而使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在于:将上、中、下导电簧片设置为左、中、右导电簧片,将插头2端部的插头接触点设置为左右布置(即将上下布置方式改变为水平布置方式)。其余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1),与抽屉外架固定连接,所述插座(1)内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插头(2),设有插头接触体,所述插头(2)适于在所述插座(1)中滑动;所述插头接触体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构成第一回路的同时将所述第二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构成第二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1),与抽屉外架固定连接,所述插座(1)内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及第三导电体;插头(2),设有插头接触体,所述插头(2)适于在所述插座(1)中滑动;所述插头接触体将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构成第一回路的同时将所述第二导电体和所述第三导电体导通构成第二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通过压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座(1)内,所述插头接触体通过压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头(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在插座入口附近叠合在一起,其余部分的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之间由绝缘层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出线的辅助电路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1)的出口附近的上方还设有卡槽一(1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隆吴细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德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