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50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操作效率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线束制造装置(1),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W)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该连接体布线于图板(20)上,从而制造线束,其中,备有:进行上述各电线(W)的连接操作的可动台(30);设置于该可动台(30)上的、基于上述图板(20)上的操作顺序用于保持被配置成一列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夹持器,上述可动台(30)在用于进行上述各电线(W)的连接操作的连接位置(SP)和总装配位置(GP)之间可自由位移地配置,上述总装配位置(GP)是在维持被保持于上述各连接器夹持器(41)的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接近上述图板(20)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并将该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的线束(束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线束是由多个连接器、和连接这些连接器的多条电线形成规定的电路网络的电布线系统。这种线束伴随着近年来的车辆装备的电子化而成为具有从干线部分复杂地分支的分支线的大型线束。因此,在制造线束时,一般也采用这样的方法,即将线束的构成要素分割设定为由多条电线、和连接于这些电线的连接器构成的数个连接体,在预先制造这些连接体的同时,将所制造的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grossassembly)用的图板上,分别进行总装配。在此,所谓布线,就是利用设置在上述图板上的电线保持件、连接器保持件等,将上述连接器的电线组配线(配索)于图板上,同时将连接于各电线的末端的连接器安装于连接器保持件。作为这种制造线束的制造方法,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线束的预装件制造方法。这些以往的预装件制造方法在下述方面是共通的,即都是将连接器安装于连接器保持件,将连接于电线的末端的端子插入所安装的连接器,将插入端子后的电线配线成最终的形式,暂时保持该形式而制造预装件。另外,在将所制造的预装件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时,首先,在维持该预装件的电线部分的配线形式的状态下,将连接器从上述连接器保持件拔出,将预装件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专利文献1为特开2001-28365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为特开2002-367450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的预装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因为是在暂时保持电线部分的配线形式的状态下将预装件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所以可以在抑制各电线分别缠住等的问题的状态下,将预装件向总装配用的图板上进行布线,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线束的制造操作的操作效率。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的预装件制造方法中,在将预装件向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布线时,为了运送预装件而需要将连接器从连接器保持件拔出,所以操作人员在对总装配用的图板进行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同时,需要再次将各连接器安装于在总装配用的图板上所配设的连接器保持件上。这样的操作是重复进行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有造成操作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的预装件制造方法中,在将预装件布线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时,从构成预装件的连接器中难以特定用于安装在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连接器保持件上的连接器,该特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其结果是,有造成线束制造操作的操作效率低下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操作效率的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所制造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其中,包括:配置工序,基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配置各连接-->器;连接工序,将对应的电线连接于所配置的各连接器;运送工序,将上述连接器和连接于该连接器的电线的连接体,在维持该连接器排列的状态下运送到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以及布线工序,将所运送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运送工序中,在维持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将各连接器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同时在布线工序将这些连接器安装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因此,可以避免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重复。换言之,构成上述连接体的各电线,在通过上述运送工序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时才在该图板上进行配线,因此,可以避免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重复。因此,可以提高线束制造操作的操作效率。另外,在上述配置工序中,各连接器基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而被配置,同时在上述运送工序中,在维持上述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将连接体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因此,例如若将各连接器从接近线束的长度方向(即总装配用的图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起按顺序配置成一列,则在上述布线工序中,可将配置成一列的连接器从该一端部侧起按顺序安装于图板上,其结果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特定安装于图板上的连接器所需要的时间。而且,在上述运送工序中,在维持如上所述配置的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将各连接器运送到总装配用的图板,因此,在布线工序中,操作人员可在沿着连接器配置的列方向移动的同时,将连接器从连接器夹持器按顺序取出,其结果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线路(即线束制造时的移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形式是线束的制造装置,用于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该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其中,包括:-->可动台,可自由连接分离地配设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同时进行上述各电线的连接操作;连接器夹持器,设置于该可动台,保持按照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而配置的连接器,上述可动台被配置成,可在用于进行上述各电线的连接操作的连接位置、和在维持保持于上述各连接器夹持器的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接近上述图板的总装配位置之间自由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可动台被构成为,在维持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接近于总装配用的图板,因此,操作人员按顺序将保持于上述可动台的连接器安装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同时,在该安装的过程中,可将连接于该连接器的电线向图板上配线,其结果是,可以避免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重复。换言之,操作人员不是在可动台上将各电线配线,而是形成连接体,将该连接体向总装配用的图板布线时才将各电线配线,因此,可以避免各电线的配线操作的重复。从而可以提高线束制造操作的操作效率。另外,上述连接器保持件被构成的基于在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保持所配置的连接器,同时具有该连接器夹持器的可动台被构成为在维持上述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接近总装配用的图板,因此,在将上述连接体从可动台取下而在总装配用的图板上进行布线时,可维持上述可动台上的连接器配置。所以例如若将各连接器从接近线束的长度方向(即总装配用的图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起按顺序配置成一列,则在其后进行的连接体的布线操作时,可将配置成一列的连接器从该一端部侧起按顺序安装于图板上,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特定安装于图板的连接器所需要的时间。而且,上述可动台被构成为,如上所述,在维持连接器配置的状态下,接近总装配用的图板,因此,将上述连接体向总装配用的图板布线时,操作人员可以在沿着连接器配置的列方向移动的同时,将连-->接器从连接器夹持器按顺序取出,其结果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线路。另外,在此所谓的列方向,是指连接器配置中的长度方向。另外,如上所述,在将保持于可动台的连接器按顺序安装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同时,在该安装过程中,可将连接于该连接器的电线向图板上配线,因此,不需要象以往的制造装置那样,将暂时保持部分对总装配用的图板进行配线的操作,其结果是,在该暂时保持部分的重量较大时,在不对操作人员造成负担的状态下,可将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在上述线束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可动台通过向总装配位置位移,使保持于上述各连接器夹持器的连接器配置的列方向沿着总装配用的图板的长度方向。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可动台通过向总装配位置位移,沿着总装配用的图板的长度方向(即线束的长度方向)配置连接器,因此,操作人员伴随着沿连接器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所制造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工序,基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配置各连接器;连接工序,将所对应的电线连 接于所配置的各连接器;运送工序,将上述连接器和连接于该连接器的电线的连接体,在维持该连接器排列的状态下运送到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以及布线工序,将所运送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6-25 180878/20031、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所制造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工序,基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上的操作顺序,配置各连接器;连接工序,将所对应的电线连接于所配置的各连接器;运送工序,将上述连接器和连接于该连接器的电线的连接体,在维持该连接器排列的状态下运送到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以及布线工序,将所运送的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2、一种线束的制造装置,用于通过将连接器连接于多条电线的末端而制造连接体,将该连接体布线于总装配用的图板上,从而制造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台,可自由连接分离地配设于上述总装配用的图板,同时进行上述各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利英隆栗原清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