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库及一体化智能仓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86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库,包括:箱体,箱体至少包括一对机架,两机架相对设置且两机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传输机构,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机架,传输机构包括循环转动的环状的载体、设置于载体的夹持件、至少两个支撑辊、带动载体转动的驱动件,夹持件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于载体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能够夹持固定无人机,支撑辊沿竖向间隔设置并支撑载体,以使得载体在转动时位于容置空间的夹持件能够竖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仓储柜,包括无人机机库和机器人机库。其能够实现无人机高密度地储存、快速回收及释放和作为起降平台等功能,机器人机库内将机器人夹紧固定和移动充电,并将无人机和机器人快速投放至指定区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库及一体化智能仓储柜


[0001]本申请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库及一体化智能仓储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无人机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无人机,尤其是机群数量已达千架以上,无人机充放电、存储、运输基本依赖人工逐架无人机的完成,而且无人机机巢技术,多为固定点机巢,无人机存储密度小,机巢转移不方便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大批量的无人机需靠人工安放在机巢内,装车并运输到使用区域,再逐架的摆放到地面上。当无人机数量越多,上述后勤维护工作越繁重,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机巢体积大,转运不方便。
[0003]现如今机器人变得更加普及,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和无人机均为单独储存、管理和运输,对于后续的维护十分不便。
[0004]如专利CN110409899A中提供一种多机循环式无人机自动化机库,其通过通过链循环机构连接至少两组托盘机构,并能够带动托盘机构在机架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循环移动,无人机能够降落并储存在位于顶部的托盘机构上,即可实现多架无人机的停放储存。其托盘机构仅能实现无人机的停放存储,在机库移动过程中,不能依靠托盘机构对无人机固定夹持,而且托盘的尺寸与无人机的尺寸相同,同一高度上会存在两个托盘相平行的状态,导致机架尺寸较大,在托盘转动过程中难免会消耗更多的功率。
[000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库,机架之间形成无人机的容置空间,由夹持件和载体在容置空间内从上到下固定多架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高密度地储存、快速回收及释放和作为起降平台等后勤维护工作的自动化功能,降低大量重复的人工劳动,有利于提高机库内部空间利用率。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库,包括:箱体,箱体至少包括一对机架,两机架相对设置且两机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传输机构,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机架,传输机构包括循环转动的环状的载体、设置于载体的夹持件、至少两个支撑辊、带动载体转动的驱动件,夹持件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于载体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能够夹持固定无人机,支撑辊沿竖向间隔设置并支撑载体,以使得载体在转动时位于容置空间的夹持件能够竖向移动。
[0008]进一步的,载体设置为皮带或链条,支撑辊设置有张紧装置。
[0009]进一步的,夹持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0010]进一步的,载体为链条,支撑辊为链轮,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联轴器,机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链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底部,且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于链轮。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支架、安装在无线充电支架上的位置传感器和无线充电线圈,位置传感器检测无人机位置并控制无线充电线圈。
[0012]进一步的,传输机构还包括与机架相连的竖向导轨,竖向导轨的上下两端均短于载体,夹持件中设置至少一个与载体铰接的转动夹持部,且转动夹持部形成有能够与竖向导轨外表面抵接的限位部,转动夹持部移动至竖向导轨位置处时能够与竖向导轨抵接,以止动转动夹持部转动。
[0013]进一步的,转动夹持部设有第一限位部,载体设有第二限位部,转动夹持部位于容置空间且大致水平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抵接,以止动夹持部向下转动。
[0014]进一步的,限位部沿竖向间隔设有两个支撑轮。
[0015]进一步的,夹持件中上侧的夹持部为转动夹持部,转动夹持部包括与载体相连的基板、与基板转动连接的夹持板,基板和夹持板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带动夹持板具有向下转动的移动趋势。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仓储柜,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无人机机库和机器人机库,无人机机库设置在机器人机库上方,机器人机库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机器人机库还包括夹紧件,包括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第一夹紧件具有与机器人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的插接端,插接端设置成可伸缩,以使得插接端能够与机器人连接或者分离,且插接端与机器人插装配合时,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夹持固定机器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机架之间形成无人机的容置空间,由夹持件和载体在容置空间内从上到下固定多架无人机,并通过载体的循环转动,可以重复实现无人机高密度地储存、快速回收及释放和作为起降平台等后勤维护工作的自动化功能,降低大量重复的人工劳动,有利于提高机库内部空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仓储柜,包括上层的无人机机库和下层的机器人机库,可以同时固定、储纳、运输和管理无人机和机器人,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侧机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机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部的一种实施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夹持部另一种实施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种机器人机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种一体化智能仓储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0、箱体;20、机架;201、容置空间;202、竖向导轨;30、载体;301、第二限位
部;40、夹持件;401、夹持部;4011、防滑橡胶层;4012、转动夹持部;4013、第一限位部;402、支撑轮;50、支撑辊;501、张紧装置;60、驱动件;601、驱动电机;602、联轴器;70、无线充电装置;701、无线充电支架;702、无线充电线圈;703、位置传感器;100、一体化智能仓储柜;200、无人机机库;300、机器人机库;310、第一夹紧件;320、第二夹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至少包括一对机架,两所述机架相对设置且两所述机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传输机构,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所述机架,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循环转动的环状的载体、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夹持件、至少两个支撑辊、带动所述载体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载体的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能够夹持固定无人机,所述支撑辊沿竖向间隔设置并支撑所述载体,以使得所述载体在转动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夹持件能够竖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设置为皮带或链条,所述支撑辊设置有张紧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链条,所述支撑辊为链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联轴器,所述机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链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底部,且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所述链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支架、安装在无线充电支架上的位置传感器和无线充电线圈,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飞行器位置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线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连的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的上下两端均短于所述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张发光陈国靖韩子勇刘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