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065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减小插入力。较短的前连接片(17A)形成在接收板(15)的左边缘前侧,而较长的后连接片(17B)形成在右边缘后侧。两个连接片(17A、17B)向内弯曲,从而在从相应的侧边缘竖立起规定距离后具有半圆形截面。连接片(17A、17B)的前端越过接收板(15)的宽度中心到达相应的相反侧。换言之,前端以这种大的曲率半径弯曲,从而当从前后方向看时彼此重叠。两个连接片(17A、17B)具有窗口孔(19A、19B)用于弱化。由于连接片分成前连接片(17A)和后连接片(17B),因此当匹配片形端子插入时,插入力在前侧和后侧出现峰值。结果,峰值本身减小,从而减小了插入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尤其涉及一种FastOn型端子、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FastOn型(FastOn是Whitaker公司的注册商标)端子作为汽车线束中使用的电连接端子的一个例子是公知的(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报H05-290898)。这种FastOn端子在制造时,通常一对连接片从基本沿着前后方向伸展的平接收板相反侧边缘伸出,并且向内弯曲或朝向匹配片至少部分插入的空间弯曲,从而特别地形成基本心形的截面。匹配片形端子插在两个连接片前端与接收板之间受到挤压,从而建立电连接。通过这种类型FastOn端子微型化,向内弯曲的连接片限制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因此,连接片的刚性较高,由此增大匹配片形端子的接触力。但是,这也导致插入片形端子时接触阻力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需要减小插入力的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实现此目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子,包括基板或基底部分;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形成在基板的侧边缘部分,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内弯曲,匹配端子可以插在连接片前端和基板之间并且被弹性地挤压在它们之间,从而建立电连接,其中,连接片沿前后方向分割。当匹配端子至少部分插在连接片前端和基板之间时,将其进一步推入,同时首先导致第一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当越过分割点时,将匹配端子推入,同时使第二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并保持第一连接片的变形。将插入力的特性与连接片没有分割是连续片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连续连接片的情况下,在推入插入的端子的同时,整个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因此,插入力以陡的梯度增大并在较早阶段达到大的峰值。与此相反,在本专利技术中,当片形端子插入时仅有第一连接片首先弹性变形。因此,与连续连接片相比,插入力以较为中等的梯度增大后达到一个小的峰值或高值。由于仅有第二连接片随后弹性变形,与连续连接片相比,插入力以较为中等的梯度增大后达到第二峰值或高值。此第二峰值或高值小于连续连接片中的插入力峰值。总之,插入力在两部分分开的连接片(分成第一或前连接片以及第二或后连接片)上出现峰值或高值,相应地峰值本身减小,即实现了减小插入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FastOn端子,包括基本平的接收板(作为优选的基板);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形成在接收板的侧边缘,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内弯曲,匹配片形端子可以插在连接片前端和接收板之间并且被弹性地挤压在它们之间,从而建立电连接;其中,连接片沿前后方向被分割。当匹配片形端子插在连接片前端和接收板之间时,将其进一步推入,同时首先导致前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当越过分割点时,将片形端子推入,同时使后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并保持前连接片的变形。将插入力的特性与连接片没有分割是连续片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连续连接片的情况下,在推入插入的片形端子的同时,整个连接片逐渐弹性变形。因此,插入力以陡的梯度增大并在较早阶段达到大的峰值。与此相反,在本专利技术中,当片形端子插入时仅有前连接片首先弹性变形。因此,与连续连接片相比,插入力以较为中等的梯度增大后达到一个小的峰值。由于仅有后连接片随后弹性变形,与连续连接片相比,插入力以较为中等的梯度增大后达到第二峰值。此峰值小于连续连接片中的插入力峰值。总之,通过将连接片分成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插入力在前侧和后侧出现峰值,相应地峰值本身减小,即实现了减小插入力。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在通过分割连接片形成的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中,前连接片形成在基板第一边缘部分,后连接片形成在基本与第一边缘部分相反的第二边缘部分。优选地,在通过分割连接片形成的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中,前连接片形成在接收板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任一个边缘上,后连接片形成在另一个边缘上。由于接触长度与连接片仅形成在接收板一侧边缘的情况相同,因此接触载荷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分立在左侧和右侧,因此总体上它们能弹性地保持接触匹配片形端子的左区和右区,并且片形端子以稳定的状态插入。换言之,在稳定插入和引导匹配片形端子后,插入力减小。并且优选地,当从前后方向后时,前和后连接片的前端彼此重叠或交错或交叉。由于两个连接片允许具有大的宽度并且相应地以大的曲率半径弯曲,因此使刚性减小,从而使插入力进一步减小。另外优选的是,在通过分割连接片形成的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中,前连接片的刚性低于后连接片。在弹性变形刚性低的前连接片的起始阶段仅需要小的插入力。随后弹性变形刚性高的后连接片时插入力变得较大。在插入的起始阶段(优选地基本片形)匹配端子未对准的可能性高,但(优选地基本片形)匹配端子可以容易地对准,因为在起始阶段插入力小。虽然插入力在插入的后半段较大,但片形端子可以稳定插入,同时基本对准。另外优选的是,前连接片在纵向上比后连接片短,其中前连接片优选地比后连接片的2/3短。并且优选地,前连接片比后连接片短。这样,就可以容易地处理成不同刚性。更优选地,连接片被弱化,这优选地通过一个或多个窗口孔。连接片的刚性可以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小插入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基板包括基本沿前后方向的一个或多个长突起,用于将匹配端子挤压在长突起和连接片之间。优选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锁部分,其前端向外朝后面倾斜,优选地形成在长突起后面。更优选地,连接片具有一个或多个引导部分,在插入匹配端子时平滑地引导其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端子的方法,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种具有基板和连接片的坯件,连接片形成在基板的侧边缘部分上,基本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向内弯曲连接片,使匹配端子可以插在连接片前端与基板之间并且可以弹性地挤压在中间,从而建立电连接;其中,连接片沿前后方向被分割。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在通过分割连接片形成的前连接片和后连接片中,前连接片形成在基板的第一边缘部分上,后连接片形成在基本与第一边缘部分相反的第二边缘部分上。在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应该理解的是,尽管这些实施例是单独说明的,但其中的单独特征可以结合在其它实施例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FastOn型端子的透视图;图2是所述端子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的剖面;图4是端子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插入匹配片形端子的操作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表示插入力特性的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看图1到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此实施例的FastOn型端子10(即,具有一个或多个连接片的端子,连接片在与匹配端子连接时变形,匹配端子被连接片的弹性恢复力挤压,特别是与摩擦力一起作用,从而被高的夹持力夹持在其中)优选地是通过冲压加工具有良好导电率的导电(优选的是金属)板制造的,从而与绝缘电线W线芯W1末端连接(优选地折压或弯曲或折叠形成连接)的电线连接部分(优选地包括接线管12)、以及与绝缘涂层W2末端连接或固定(优选地折压或弯曲或折叠形成连接)的电线固定部分(优选地包括绝缘管13)处于连接匹配片形端子40(见图5)的连接部分11之后。下面详细说明连接部分11的制造。连接部分11包括(优选地基本平的)接收板15(作为优选的基板或部分),接收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包括:基板(15);以及连接片(17A、17B),所述连接片形成在基板的侧边缘部分,基本沿前后方向(FBD)延伸并向内弯曲,匹配端子(40)可以插在连接片(17A、17B)前端(20A、20B)和基板(15)之间并 且被弹性地挤压在它们之间,从而建立电连接;其中,连接片(17A、17B)沿前后方向(FBD)被分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村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