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诸葛瑞专利>正文

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45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该插头包括插头基座(10)和可互换插脚组件(20),其特征在于,在插脚组件(20)的插脚座(21)上设有一活动式安全保护装置(30),该安全保护装置在插脚组件(20)未插入插头基座(10)时将导电插脚(22)在插脚座(21)底面的裸露端(221)封闭于插脚座(21)内;安全保护装置(30)在插脚组件(20)插入插头基座(10)时被推开,使得所述导电插脚(22)的裸露端(221)与插头基座(10)的导电弹片(12)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互换电源插脚,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电器安全标准,又能有效防止电源插脚单独使用而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电器与电源的插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互换符合不同国家标准的插脚组件,且插脚组件上设有可防止小孩直接将插脚组件插入电源插座而导致触电的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现有的各类使用交流电的电器,特别是使用中经常移动位置的家用电器都需使用电源插头,有的电器如充电器、交直流电源转换器、带有内置充电器的微型电器等插头与电器本身做成一体,有的体积重量较大的电源插头设置在从电器引出的一条电源线的末端。但不管何种形式,一种电器在出厂时只能配备一种固定的插头,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执行不同的电气安全标准,使用的插座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有中国CCC标准、美国UL标准、英国UK标准、德国GS标准等,几大标准体系所规定的插头插座都不能互换。随着国际交流和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电器产品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电器产品的电源连接件能适应各国的需要,而目前的固定式电源插头明显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为此,有些产品在固定的插头上再附加一个变换插头来适应不同电源插座的需要,这样即增加了体积又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无法推广应用。为此,申请人在中国专利200420015275.4中公开了一种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该插头由插头基座与适应各国标准的可互换插脚组件插接而成,该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由于为与插头基座的导电弹片相接触,该插头的插脚组件上的导电插脚的后端是裸露的,在插脚组件与插头基座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如果小孩将插脚组件单独插入电源插座,其裸露端将呈带电状态,有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使用者,特别是生产者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根据各国的不同标准装配不同的电源插头,又不会使插脚组件在与插头基座分离状态时造成导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既可互换电源插脚,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电器安全标准,又能有效防止电源插脚单独使用而发生触电事故的插座配合使用的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该插头包括插头基座和可互换插脚组件,其中插脚组件是由绝缘插脚座和装在插脚座上的不同规格的导电插脚构成的可互换插件,插脚组件插接于插头基座的一侧,在插头基座上设有与插脚组件的插脚对应并在插接后与之接触的导电弹片,其特征在于,在插脚组件的插脚座上设有一绝缘的用于将所述导电插脚后端的裸露部分与外部隔离的活动式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在插脚组件未插入插头基座时将导电插脚在插脚座底面的裸露端封闭于插脚座内;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在插脚组件插入插头基座时被推开,使得所述导电插脚的裸露端与插头基座的导电弹片相接触。安全保护装置由滑板和弹簧构成,其中,所述滑板的两侧活动地置于插脚座底部两侧板上的滑槽内,滑板可沿所述滑槽滑动,在滑板与插脚座之间装有使滑板复位用的弹簧。安全保护装置由滑板、弹簧及盖板构成,其中,所述滑板活动地置于插脚座底部两侧板之间,滑板可在两侧板间滑动,在滑板上部装有与插脚座固接的用于限定滑板上下移动的盖板,滑板与插脚座之间装有滑板复位用的弹簧。滑板为板状体,其板面两侧近边缘设有与插头基座上的导电弹片位置相对应的缺口,使得当插脚组件向前插入插头基座时,滑板被插头基座上的导电弹片推动,导电弹片经滑板上的缺口与插脚组件的导电插脚的裸露端部相接触;在滑板底部设有弹簧座,在插脚座底部侧板上与所述弹簧座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簧座。滑板为板状体,其板面两侧近边缘设有与插头基座上的导电弹片位置相对应的缺口,使得当插脚组件向前插入插头基座时,滑板被插头基座上的导电弹片推动,导电弹片经滑板上的缺口与插脚组件的导电插脚的裸露端部相接触;在滑板底部沿其运动方向设有防止其左右移动的两块限位板和弹簧座,在插脚座底部侧板上与所述弹簧座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簧座。盖板为槽状体,它开口向下固定在设于插脚座底部的滑板的外侧,其外表面与插脚座外表面平齐,在盖板的两侧近边缘处设有与滑板上的缺口对应的缺口。插头基座包括壳体、导电弹片和电源线,其中,壳体呈盒形,其一面外侧设有插脚组件插接槽,插接槽的两侧上部设有限位用的向内凸伸的内沿,插接槽另一侧设有拆装按钮,拆装按钮的另一端设有突出于插接槽底面的定位凸起;导电弹片的两端连接于壳体内,其中部凸伸于插接槽底面之上;电源线与置于壳体内的电源电路相连接,并从壳体引出。电源电路是变压电路、整流电路、充电电路或剃须刀用电路中的一种。插脚组件的插脚座边缘设有与壳体上的插接槽两侧的内沿卡合用的凸缘,在插脚座的底面设有横向的滑板限位板;两脚或三脚插脚固定在插脚座上,其裸露端在插接后与插头基座上的导电弹片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将插脚与基座设置成可以分离的可拆式连接结构,使得人们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插脚的替换件,以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时可挑选一种适合当地电源插座的电源插脚与插头基座连接,从而使电源插头具有了更加广泛的适应性,以便于直接在世界各国销售和使用,不但方便了使用者,也便于生产者快速组装符合各国标准的插头产品,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在插脚组件上设置了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将插脚组件上的导电插脚的裸露端部封闭在插脚座内,因此可有效防止小孩将单独的插脚组件插入电源插座而引发触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插脚组件与插头基座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未设置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插脚组件的底侧立体示意图。图3是按不同国家标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3D分别是符合中国标准、美国标准、德国标准及英国标准的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座与插脚组件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部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设有安全保护装置的绝缘插脚座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滑板结构底部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结构底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基座10和插脚组件20,插头基座10和插脚组件20是由可分离件插接而成,所述插头基座10包括壳体11、导电弹片12和电源线13,其中,壳体11是由塑料上壳111和下壳112制成的内部中空的盒形体,其上壳111外侧设有下凹的插脚组件插接槽1111,插接槽的两侧上部设有用于限制插脚组件上下移动用的向内凸伸的内沿1112,内沿中部设有安装插脚组件用的缺口11121。插接槽1111与敞口端相对一侧设有拆装按钮14,该按钮的另一端由壳体内伸出,形成突出于插接槽底面的定位凸起141,用于在插脚组件与基座插接后限制插脚组件的前后移动。两片导电弹片12的位置与插脚组件的插脚位置相对应,其两端连接于壳体11内,其弓形的中部凸伸于插接槽1111底面之上,用于和插脚相接触。图1、图2示出了插脚组件20的结构,其中图2示出了插脚组件的底侧结构,该插脚组件是一组符合各国标准的可互换插件,它由板状的绝缘插脚座21和装在插脚座上的不同规格的金属导电插脚22构成,在插脚座21的边缘设有与壳体上的插接槽两侧的内沿1112卡合用的凸缘211,该凸缘的高度与壳体11插接槽两侧的内沿1112与插接槽底面间的距离相对应。在插脚座内侧设有与插头基座上的按钮14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触电安全保护装置的可换插脚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基座(10)和可互换插脚组件(20),其中插脚组件(20)是由绝缘插脚座(21)和装在插脚座上的不同规格的导电插脚(22)构成的可互换插件,插脚组件插接于插头基座的一侧,在插头基座上设有与插脚组件的插脚(22)对应并在插接后与之接触的导电弹片(12),其特征在于,在插脚组件(20)的插脚座(21)上设有一绝缘的用于将所述导电插脚(22)后端的裸露部分与外部隔离的活动式安全保护装置(30),所述安全保护装置(30)在插脚组件(20)未插入插头基座(10)时将导电插脚(22)在插脚座(21)底面的裸露端(221)封闭于插脚座(21)内;所述安全保护装置(30)在插脚组件(20)插入插头基座(10)时被推开,使得所述导电插脚(22)的裸露端(221)与插头基座(10)的导电弹片(12)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瑞
申请(专利权)人:诸葛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