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40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特点是在电极片上形成多个锯齿形接触部,可以与极片表面点接触,即使在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的极片表面有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接触电阻降到最小,进行充、放电,并将第2通电电极片与第1通电电极片一起并列安置在支撑台上,通过将支撑体的第1通电电极片及第2通电电极片与具有10安培以上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接触,使充、放电时的电阻值最小,减少放出的热量,提高充、放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具体地说涉及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其在电极片上形成多个锯齿形接触部,可以与极片表面点接触,即使在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的极片表面有异物或氧化膜的状态下,也可以将接触电阻降到最小,进行充、放电,并将第2通电电极片与第1通电电极片一起并列安置在支撑台上,通过将支撑体的第1通电电极片及第2通电电极片与具有10安培以上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接触,使充、放电时的电阻值最小,减小放出的热量,提高充、放电的效率。
技术介绍
以往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电极片2以2个成一对与支撑体1结合,一个电极片2用于测量电压,另一个电极片2用于通过电流。为了与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的极片22表面接触,上述一对电极片2上端分别形成半圆形接触部3。即,为进行充、放电,上述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下降到电极片2的半圆形接触部3和绝缘体11之间,上述绝缘体11和支撑体1将连接在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上的极片22夹在中间相互收缩,形成如图2所示的极片22的压住状态。因此,通过压住所述极片22的电极片2来完成对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的充、放电。但是,如上所述,以往技术由于电极片2上形成的半圆形接触部3成半圆形,所以与极片22表面形成线接触状态。即,如图3所示,在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的极片22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电极片2的半圆形接触部3不能直接与极片22实现线接触,而是隔着异物或氧化膜与其接触。所以,由于位于上述中间层的极片22的异物或氧化膜阻断电流,发生接触电阻,不能对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完成正常的充、放电过程。如上所述,当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不能正常完成充、放电过程时,工作者要将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从机体上拆下来,将积在极片22上的异物或氧化膜除去,所以非常繁琐和不便,可以一次完成的工作要经过2-3次的反复操作才能完成,所以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上述成对结合的测量电压用电极片2和通电电极片11设计为适合对10安培以下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1进行充、放电。但是上述以往的充、放电装置对10安培以上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时,电阻值将增大,产生很多热量。如上所述,产生的热量将对组成充、放电器的各种部件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频繁的误操作和故障,所以要进行频繁的保修和更换,同时充、放电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的极片表面覆有异物或氧化膜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充、放电。此外,为解决上述其它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对10安培以上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充、放电时,使电阻值最小,并通过最小化的电阻值,减小发热量,提高充、放电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电极片上形成了多个锯齿形接触部,能够与极片表面点接触。为实现上述其它目的,将第2通电电极片与上述第1通电电极片并列安装在支撑台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以往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电极片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说明以往电极片上形成的半圆形接触部的作用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以往电极片上形成的半圆形接触部的缺点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电极片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极片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作用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极片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来改善性能的示意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极片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作用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极片上形成的弯曲部作用的示意图。图9是与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支撑体结合的电极片结构立体图。图10是说明图9中电极片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作用的示意图。图11是说明通过图9中电极片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来改善性能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支撑体结合的电极片的其他结构示意图。图1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图12中电极片上形成的尖端形接触部的作用和改善性能的示意图。附图主要符号说明101-支撑体102-电极片103-锯齿形接触部 104-弯曲部111-绝缘体121-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2-极片201-支撑体202-测量电压用电极片203-锯齿形接触部 211-第1通电电极片221-第2通电电极片 231-绝缘体232-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 233-极片241-尖端形接触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内容详细说明如下。为使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的极片122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充、放电,在电极片102设置多个锯齿形接触部103,使其与极片122表面实现点接触。同时,在电极片102上进一步形成弯曲部104,使上述锯齿形接触部103能够与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的极片122表面成直角点接触。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内容详细说明如下。为了对10安培以上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32进行充、放电时使电阻值最小,以减少产生的热量,将第2通电电极片221与第1通电电极片211一起并排设置于支撑台201上。同时,为了在上述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32的极片233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也能使接触电阻最小化进行充、放电,在测量电压用电极片202、第1通电电极片211及第2通电电极片221的前端进一步形成多个锯齿形接触部203,使其能够与极片233表面实现点接触。此外,为了在上述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32的极片233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也能将接触电阻最小化进行充、放电,在测量电压用电极片202、第1通电电极片211及第2通电电极片221的前端进一步形成多个尖端形接触部241,使其能够与极片233表面实现点接触。对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如下。首先,为了进行充、放电,将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下降到电极片102的锯齿形接触部103和绝缘体111之间时,上述绝缘体11和支撑体101就会夹着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的极片122相互收缩,形成如图5所示的极片122的压住状态。此时,上述电极片102上形成的锯齿形接触部103就会如图6所示与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的极片122表面形成点接触。即、上述多个锯齿形接触部103尖锐的前端就会扎入极片122内部并与极片112接触,即使极片112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也能够形成确实的接触。所以,上述锯齿形接触部103与极片122之间不产生接触电阻,不会出现电流被阻断的情况,即使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也能够方便地对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进行充、放电。特别是,不用除去极片122上层积的异物或氧化膜也能将接触电阻最小化,进行充、放电,提高了充、放电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如图8所示,在电极片102上形成了弯曲部104,使上述锯齿形接触部103能够成直角地扎入到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121的极片122表面,形成稳定的接触。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为了对10安培以上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32进行充、放电,将通过其它装置的驱动,使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232下降到设置在支撑台201上的测量电压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用充、放电器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锯齿形接触部,能够与极片表面形成点接触,即使在锂聚合物电池及电容器的极片表面存在异物或氧化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接触电阻最小化,进行充、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熙
申请(专利权)人:艾立可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