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12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包括线束本体,线束端子,线束本体包括线芯、包裹在线芯外侧的绝缘层,线束端子的左侧安装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外侧壁连接有连接帽,线束本体贯穿连接帽和连接套筒,直至绝缘层插入连接套筒内且线芯延伸至线束端子内部;线束端子内分别对应设置有活动压块和固定压块,活动压块与线束端子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上端延伸至线束端子的外部,第一螺栓与线束端子之间螺纹连接;固定压块固定在线束端子的内壁上,固定压块的上表面嵌设有压片,压片的下端设置有贯通固定压块的导电杆,线束端子的下端嵌设有插针部,插针部的上端与导电杆的下端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的生产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由于线束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线束端子也随之增多,尤其是汽车线束端子,由于汽车内部线路较多,汽车线束端子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由于现有的汽车线束端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采用螺钉直接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身会受到不同程度颠簸,线束端子连接不够牢固容易造成松脱,从而影响汽车电器的正常使用,松动的汽车线束端子还会造成线路连接不良,从而断断续续的电流造成设备的损坏,因此对于现有汽车线束端子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包括线束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线束本体一端的线束端子,所述线束本体包括线芯、包裹在线芯外侧的绝缘层,所述线束端子的左侧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壁连接有连接帽,所述线束本体贯穿所述连接帽和所述连接套筒,直至所述绝缘层插入所述连接套筒内且所述线芯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内部;所述线束端子内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位于所述线芯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活动压块和固定压块,所述活动压块与所述线束端子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线束端子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压块固定在所述线束端子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压块的上表面嵌设有压片,所述压片的下端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压块的导电杆,所述线束端子的下端嵌设有向线束端子外部延伸的插针部,所述导电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压片和所述插针部连接。
[0004]所述线芯为位于所述线束端子内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环绕所述活动压块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使其呈现L形;所述线束端子内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挤紧线芯的端部的挤紧装置;所述挤紧装置包括与所述线束端子内壁滑动连接的挤紧块以及与所述挤紧块转动连接的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的外部并与所述线束端子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挤紧块与所述活动压块之间设置有容纳线芯通过的间隙;所述挤紧块的纵截面为上端宽度较小且下端的宽度较大的梯形,当第二螺栓带动挤紧块向上移动时,挤紧块将线芯挤紧在挤紧块与活动压块之间。
[0005]所述连接帽的内部设置有防滑垫圈,所述防滑垫圈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细小的颗粒。
[0006]所述压片上表面的高度高出所述固定压块的上表面。
[0007]所述活动压块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线束端子的侧壁上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匹配的第一竖直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卡设在所述第一竖直卡槽内。
[0008]所述挤紧块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线束端子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块匹配的第二竖直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卡设在所述第二竖直卡槽内。
[0009]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帽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筒外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压块以及固定压块可以对线芯的一段进行有效固定,本技术通过设置挤紧块可以将线芯的另一端固定在挤紧块与活动压块之间,因此本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芯的双重固定,有效地防止了线芯从连接端子内部脱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A

A向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

线束端子;2

连接套筒;3

第二螺栓;4

导电杆;5

插针部;6

压片;7

固定压块;8

线芯;9

绝缘层;10

连接帽;11

防滑垫圈;12

活动压块;13

第一卡块;14

第一数值卡槽;15

第一螺栓;16

挤紧块;17

第二卡块;18

第二竖直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如附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包括线束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线束本体一端的线束端子1,所述线束本体包括线芯8、包裹在线芯8外侧的绝缘层9;所述线束端子1的左侧安装有连接套筒2,所述连接套筒2的外侧壁连接有连接帽10,所述线束本体贯穿所述连接帽10和所述连接套筒2,直至所述绝缘层9插入所述连接套筒2内且所述线芯8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1内部;所述连接帽10的内部设置有防滑垫圈11,所述防滑垫圈1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细小的颗粒。所述连接套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帽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帽10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筒2外部。设置防滑垫圈可以增强对绝缘层的加固作用,增大了绝缘层的摩擦力。
[0016]所述线束端子1内靠近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位于所述线芯8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活动压块12和固定压块7,所述活动压块12与所述线束端子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5,所述第一螺栓1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螺栓15与所述线束端子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压块7固定在所述线束端子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压块7的上表面嵌设有压片6,所述压片6的下端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压块7的导电杆4,所述线束端子1的下端嵌设有向线束端子1外部延伸的插针部5,所述导电杆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压片6和所述插针部5连接。所述压片6上表面的高度高出所述固定压块7的上表面。所述活动压块12靠近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13,所述线束端子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3匹配的第一竖直卡槽14,所述第一卡块13卡设在所述第一竖直卡槽14内。本技术的第一竖直卡槽也可以开设在线束端子的前后侧壁上。当线束插入线束端子内后,转动第一螺栓,可以使得活动压块沿着第一竖直滑槽上下移
动,直至将线束的线芯压紧在固定压块和活动压块之间,由于设置有压片可以保证压片与线芯接触,该压片和导电杆以及插针部均可以采用铜作为材料。
[0017]所述线芯8为位于所述线束端子1内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环绕所述活动压块12远离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使其呈现L形;所述线束端子1内远离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挤紧线芯8的端部的挤紧装置;所述挤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包括线束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线束本体一端的线束端子(1),所述线束本体包括线芯(8)、包裹在线芯(8)外侧的绝缘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1)的左侧安装有连接套筒(2),所述连接套筒(2)的外侧壁连接有连接帽(10),所述线束本体贯穿所述连接帽(10)和所述连接套筒(2),直至所述绝缘层(9)插入所述连接套筒(2)内且所述线芯(8)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1)内部;所述线束端子(1)内靠近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位于所述线芯(8)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活动压块(12)和固定压块(7),所述活动压块(12)与所述线束端子(1)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且其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5),所述第一螺栓(1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线束端子(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螺栓(15)与所述线束端子(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压块(7)固定在所述线束端子(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压块(7)的上表面嵌设有压片(6),所述压片(6)的下端设置有贯通所述固定压块(7)的导电杆(4),所述线束端子(1)的下端嵌设有向线束端子(1)外部延伸的插针部(5),所述导电杆(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压片(6)和所述插针部(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8)位于所述线束端子(1)内的一端向上延伸,并环绕所述活动压块(12)远离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使其呈现L形;所述线束端子(1)内远离所述连接套筒(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挤紧线芯(8)的端部的挤紧装置;所述挤紧装置包括与所述线束端子(1)内壁滑动连接的挤紧块(16)以及与所述挤紧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朝李宗恒牛雷雨顾秋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伟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