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自灭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57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气自灭安全装置,可获得宽度狭小化、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包括热电偶单元(200)和电磁阀单元(100),热电偶单元(200)具有与热敏元件(201)连接的一对雌端子(204、205)、对一对雌端子进行保持的第1连接器(206);电磁阀单元(100)包括与励磁用的线圈(103)连接的一对雄端子(105、107)、通过向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而被驱动的阀芯(111)、将一对雄端子嵌合在应与一对雌端子连接的第1连接器内的第2连接器(107),一对雄端子包括形成为筒状并兼作第2连接器的筒状雄端子(107)、配置在筒状雄端子内侧的销状雄端子(105),一对雌端子包括含有可将销状雄端子(105)夹持的一对弹簧片的内侧雌端子(204)、含有可将筒状雄端子(107)的壁面夹持的一对弹簧片的外侧雌端子(205),由此实现装置的宽度狭小化和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燃气灶具或燃气热水器等的燃气自灭安全装置,尤其涉及将热电偶单元和由利用其热电动势所产生的电流进行动作的电磁阀单元连接成一体的燃气自灭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燃气灶具的系统,我们知道有例如如图13所示的由燃气自灭安全装置8、操作轴9等构成的系统,而燃气自灭安全装置8一体地具有电磁阀单元6和具有与电磁阀单元6连接的电缆7a’、7b’的热电偶单元7,电磁阀单元6包括配置在燃气供给管1上端的主燃烧器2、位于从燃气供给管1分支的辅助供给管3前端的点火用燃烧器4、对燃气供给管1的通路进行开闭的阀芯5(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该燃气灶具的系统中,当按压操作轴9、将燃气引导到燃气供给管1及辅助供给管3内,通过点火燃烧器4的火焰使主燃烧器2着火时,该主燃烧器2的火焰对热电偶单元7的前端(热敏元件)进行加热。这样,热电偶单元7发生热电动势,由该热电动势产生的电流流过电磁阀单元6的线圈而产生电磁力,吸引阀芯5并保持成将燃气通路打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因吹灭、煮溢等使主燃烧器2的火焰中断时,停止对热电偶单元7加热,热电动势即电磁力消失,阀芯5因返回弹簧10而返回原来状态,关闭燃气通路。由此,可防止未燃气体放出。这里,如图14(a)、(b)所示,电磁阀单元6和热电偶单元7,是通过将设在电磁阀单元6侧的2个雄端子6a、6b和设在热电偶单元7侧的2个雌端子7a、7b互相连接而进行电气连接的。即,将呈大致相同形状的二对雄端子6a、6b及雌端子7a、7b分别平行配置,形成为可装拆自如地连接。此外,如图13~图15所示,这些热电偶单元7具有分别与雌端子7a、7b连接的电缆7a’、7b’;设在电缆7a’、7b’前端上的作为热敏元件的棒状导体7a”、配置在棒状导体7a”周围且形成前端细的圆锥形状并与棒状导体7a”接合的筒状导体7b”及呈外径为φD的筒状导体7b,在棒状导体7a”和筒状导体7b”接合的前端具有温触点部P1,及在从温触点部P1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具有冷触点部P2、P3。日本专利文献1特开2000-18591号公报日本特许文献2特开平8-178296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以往的中断安全装置中,在如图14(a)、(b)所示那样的端子的连接结构的场合,由于将呈大致相同形状的雄端子6a、6b及雄端子7a、7b并排配置并各自嵌合,故对端子间进行绝缘和保护用的壳体大型化,难以使装置小型化。另外,在将两者嵌合连接的场合,因为其壳体的方向已经确定,要一边预先确认壳体的方向一边进行装配,不能容易地进行装配作业。此外,为了能高精度检测燃气自灭情况,要求热电偶单元7有高电动势、高灵敏性等的性能,为获得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等,需要在不导致热敏元件(7a”、7b”、7b)大型化、高成本化等的情况下满足这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装置的问题而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和装配作业容易化等并提高性能上的可靠性的燃气自灭安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燃气自灭安全装置具有具有与热敏元件连接的2个端子的热电偶单元;电磁阀单元,而该电磁阀单元包括与励磁用的线圈连接即分别与设在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所述2个端子相连接的2个端子、及利用通过向所述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力而被驱动的阀芯,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2个端子或所述电磁阀单元上的2个端子中的任一方,由包含圆筒的至少圆弧状部分在内的筒状雄端子、和配置在所述筒状雄端子内侧的内侧雄端子或内侧雌端子中的任一方所构成,保持在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2个端子或保持在所述电磁阀单元上的2个端子中的任意另一方,由与所述筒状雄端子的壁面的内侧和外侧的至少一侧连接的外侧雌端子、和配置在所述筒状雄端子内侧的所述内侧雄端子或所述内侧雌端子中的任意另一方的端子构成。采用该结构,在将热电偶单元和电磁阀单元结合成一体时,设在热电偶单元或电磁阀单元中的任一方上的筒状雄端子,与设在热电偶单元或电磁阀单元中的任意另一方上的外侧雌端子连接。设在筒状雄端子的中心轴位置的轴向上的内侧雄端子或内侧雌端子中的任一方,与设在不同于具有筒状雄端子的单元的单元上的内侧雄端子或内侧雌端子中的任意另一方连接。如此,热电偶单元和电磁阀单元的连接(嵌合)可将端子配置在与筒状雄端子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可实现装置的宽度狭小化、小型化。另外,由于在筒状雄端子的圆弧方向的任何位置,都可将筒状雄端子与外侧雌端子连接,故在热电偶单元和电磁阀单元连接时,对于互相的安装角度可获得自由度。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内侧雌端子由可夹持所述内侧雄端子的一对弹簧片构成,所述外侧雌端子由可从内侧及外侧将所述筒状雄端子的壁面夹持的一对弹簧片构成。采用该结构,由于在连接状态下,销状雄端子被由弹簧构成的内侧雌端子夹持,也利用由弹簧片构成的外侧雌端子将筒状雄端子的壁面的内侧及外侧夹持,故能可靠地进行电气接触。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内侧雌端子及所述外侧雌端子折弯成大致V字状,从而具有可挠片,所述筒状雄端子及所述内侧雄端子可在与所述可挠片的挠曲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插入、脱离。采用该结构,由于雄端子(筒状雄端子及内侧雄端子)和雌端子(内侧雌端子及外侧雌端子)的接触压力大致均匀地作用在插入及脱离方向,故能在稳定状态下可靠地获得电气的接触。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筒状雄端子长度比设在该筒状雄端子内侧的端子长。采用该结构,由于在将电磁阀单元和热电偶单元分离后的状态下,销状雄端子不从筒状雄端子突出而处于进入内侧的状态,故可防止销状雄端子的折断损坏等情况。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筒状雄端子的壁厚和销状雄端子的外径形成相同尺寸。采用该结构,作为构成一对雌端子的外侧雌端子及内侧雌端子可采用相同的结构,由此,可实现零件通用化所带来的低成本化。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在热电偶单元或电磁阀单元中的任一方具有内侧雌端子和外侧雌端子的场合,具有该2个雌端子的单元包括对内侧雌端子进行保持并嵌合在筒状雄端子内侧的嵌合部;与嵌合部的外周面联动、对外侧雌端子进行保持并从外侧将筒状雄端子夹入的夹持片。采用该结构,当将热电偶单元和电磁阀单元连接时,嵌合部嵌合在筒状雄端子的内侧,销状雄端子与嵌合部所包围的内侧雌端子连接,夹持片与嵌合部的外周面联动并将筒状雄端子夹入,筒状雄端子的内外面与外侧雌端子连接,获得可靠的电气连接。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筒状雄端子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壁厚,嵌合部形成为大致圆柱状,以适合筒状雄端子。采用该结构,呈圆筒状的筒状雄端子(电磁阀单元)和适合于筒状雄端子的呈大致圆柱状的嵌合部(热电偶单元)就围绕轴线被嵌合成点对称。因此,热电偶单元和电磁阀单元,可无方向地在任意角度方向进行嵌合,可容易地进行装配作业。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筒状雄端子的前端缘部具有向内侧折返的折返部,嵌合部具有卡止在折返部上的爪部。采用该结构,当嵌合部(热电偶单元)与筒状雄端子(电磁阀单元)嵌合时,嵌合部的爪部就卡止在筒状雄端子的折返部上,可防止嵌合部脱离筒状雄端子。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嵌合部具有可向与朝筒状雄端子的嵌合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的变形部,爪部形成在变形部的前端上。采用该结构,在将嵌合部插入筒状雄端子时,若变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自灭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与热敏元件连接的2个端子的热电偶单元;电磁阀单元,而该电磁阀单元包括与励磁用的线圈连接即分别与设在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所述2个端子相连接的2个端子、及利用通过向所述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力而被驱动的阀芯,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2个端子或所述电磁阀单元上的2个端子中的任一方,由包含圆筒的至少圆弧状部分在内的筒状雄端子、和配置在所述筒状雄端子内侧的内侧雄端子或内侧雌端子中的任一方所构成,保持在所述热电偶单元上的2个端子或保持在所 述电磁阀单元上的2个端子中的任意另一方,由与所述筒状雄端子的壁面的内侧和外侧的至少一侧连接的外侧雌端子、和配置在所述筒状雄端子内侧的所述内侧雄端子或所述内侧雌端子中的任意另一方的端子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里宏一小林勋藤原伸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