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直插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89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列直插式连接器,用于不增加部件和占用面积来提高卡阻力的强度,防止壳体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具有设有容纳部的壳体和设在壳体上的第1触点和第2触点,第1触点具有:配置在壳体的里侧的主体;从主体延伸的压入部;从压入部延伸的接触部;和从主体越过底壁而延伸的连接部,第2触点具有:在底壁的容纳部侧延伸的主体;从主体延伸的压入部;从压入部延伸的接触部;和从主体越过底壁而延伸的连接部,壳体具有:被压入了第1触点的压入部的压入部用贯通孔;和被压入了第2触点的压入部的压入部用凹部,将第1触点的连接部和第2触点的连接部在深度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触点的连接部插入基板等的贯通孔中并进行锡焊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dip connector)的

技术介绍
日本实开平7-3636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0-20818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壳体和设在该壳体中的触点,所述壳体设有向前方开口的、容纳对方侧部件的容纳部。该触点具有配置在壳体的后侧或后部的主体、从主体向前方延伸的接触部和从主体越过壳体的底壁向下方延伸的连接部。并且,通过将该连接部插入基板的贯通孔中并进行锡焊,从而连接器被安装在基板上。在向这种连接器插入插头连接器(plug connector)等对方侧部件或从连接器拔下对方侧部件时,连接器从对方侧部件接受卡阻力(こじリカ)的情况较多。在把对方侧部件插入连接器时,在触点之间或壳体之间产生接触力。为了克服该接触力而将对方侧部件插入到连接器中,在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也施加力,一边摇动对方侧部件一边将对方侧部件插入,但此时连接器受到的力是卡阻力。并且,在从连接器拔下对方侧部件时,为了克服上述接触力而拔下对方侧部件,也要进行相同的动作,所以连接器也受到卡阻力。为了提高相对于壳体前部从基板浮起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考虑到例如使加强销从壳体的底壁前部向下方延伸,把该加强销插入基板的贯通孔中并进行锡焊,从而增大连接器在基板上的紧固力。但是,这样设置加强销,会产生连接器的构成部件增加的问题。并且,考虑到从壳体向后方厚度加厚,当壳体的前部要相对于基板浮起时,该加厚部(肉盛リ)接触基板而阻止浮起。但是,这样使得连接器的平面形状因加厚部而变大,存在占用基板的面积增大的问题。为了将触点插入基板的贯通孔中并进行锡焊,有时使触点在基板上的紧固力超过在壳体上的固定力。为此,当作用有使壳体前后动作那样的过大的卡阻力时,壳体中与触点的固定部破损,壳体有可能从触点脱离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着眼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直插式连接器,把触点分为两种,将这些触点的连接部沿插入或拔下对方侧部件的方向隔开距离配置,而且沿该插入拔下方向从相反侧把这些触点压入壳体上,由此不会增加连接器的构成部件,且不会增大占用基板或其他安装目标部件的面积,就可以提高相对于壳体的容纳部开口侧从安装目标部件浮起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并且可以提高相对于使壳体前后动作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从而可防止壳体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具有壳体和设在该壳体上的第1触点和第2触点,该壳体设有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开口的、容纳对方侧部件的容纳部,第1触点具有配置在壳体的深度方向里侧的主体;从主体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接触部;和连接部,该连接部从主体在与深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越过构成容纳部的壁中位于容纳部的高度方向一侧的底壁而延伸,第2触点具有在底壁的容纳部侧沿深度方向延伸的主体;从该主体的深度方向里侧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压入部;从该压入部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接触部;和从主体的深度方向近前侧在高度方向上越过底壁而延伸的连接部,壳体具有压入部用贯通孔,其在深度方向上贯通构成容纳部的壁中位于容纳部的深度方向里侧的里壁,通过压入而容纳第1触点的压入部;和压入部用凹部,其从里壁的深度方向的近前侧的面朝向里侧凹陷设置,通过压入而容纳第2触点的压入部,第1触点的连接部和第2触点的连接部隔开距离配置成,第1触点的连接部成为深度方向的里侧,第2触点的连接部成为深度方向的近前侧。该双列直插式连接器通过将第1触点的连接部和第2触点的连接部插入安装目标部件的贯通孔中,并锡焊在安装目标部件上,从而被安装在设有贯通孔的基板或其他安装目标部件上。并且,在对方侧部件被插入容纳部中时,对方侧部件的触点与第1触点的接触部和第2触点的接触部接触,从而完成双列直插式连接器与对方侧部件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通过插入或拔下对方侧部件,当作用有使壳体的深度方向近前侧相对于安装目标部件浮起那样的卡阻力时,由该卡阻力产生的力矩被反力矩有效阻止,该反力矩是由在第2触点上沿高度方向产生的阻力与沿着从第1触点的连接部到第2触点的连接部的深度方向的距离的乘积产生的。为此,相对于壳体从安装目标部件浮起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提高。该情况时,没有设置任何新的加强销等,因此连接器的构成部件不会增加。并且,壳体上不会加厚壁厚,所以占用安装目标部件的面积不会增大。并且,在沿着深度方向推拉的过大卡阻力作用于壳体时,相对于向深度方向里侧推入壳体的卡阻力,第1触点的主体在壳体的深度方向里侧沿着某种程度的高度挡住壳体,而且,相对于向深度方向近前侧拉动壳体的卡阻力,第2触点的压入部在壳体的深度方向近前侧沿着某种程度的高度挡住壳体,因此壳体不会从触点脱离而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将触点分为两种,将这些触点的连接部沿着插入或拔下对方侧部件的方向隔开距离配置,而且沿着该插入拔下方向从相反侧把这些触点压入壳体中,因此能够提供如下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即,不会增加连接器的构成部件,不会增大占用安装目标部件的面积,就可以提高相对于壳体的容纳部开口侧从安装目标部件浮起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相对于使壳体前后动作那样的卡阻力的强度,从而防止壳体脱落。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也可以在第1触点上设有从主体向深度方向近前侧突出的第1突起,在第2触点上设有从主体向深度方向里侧突出的第2突起,在壳体上设有向深度方向里侧开口,通过压入而容纳第1突起的第1突起用凹部;和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开口,通过压入而容纳第2突起的第2突起用凹部。这样,在第1触点中,在压入部被压入压入部用贯通孔的基础上,第1突起压入第1突起用凹部中,因此第1触点在壳体上的连接强度提高。并且,在第2触点中,在压入部被压入压入部用凹部的基础上,第2突起压入第2突起用凹部中,因此第2触点在壳体上的连接强度提高。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也可以在第2触点的主体或连接部上设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从深度方向里侧向近前侧凹陷,并嵌合在壳体的底壁上。这样,嵌合部嵌合在壳体的底壁上,因此相对于沿着高度方向推拉壳体的卡阻力的强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也可以将第1触点和第2触点在深度方向和与高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交替排列。这样,第1触点之间的宽度方向间隔与第2触点之间的宽度方向间隔均等,因此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附图说明图1是图3中的I-I线剖面图。图2是图3中的II-II线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的侧视图。图5是实施例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图5表示实施例的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该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通过将触点的连接部插入安装目标部件200的贯通孔中并锡焊在安装目标部件200上,从而被安装在设有贯通孔的印刷电路板等基板或其他安装目标部件200上。另外,插头连接器等对方侧部件(省略图示)可插入到该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上,并且,可从该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拔下对方侧部件。以下,定义相互正交的深度方向、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并据此进行说明。按照图1进行说明,图中的左右方向为深度方向,左面为近前侧,右面为里侧,图中的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与附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为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该双列直插式连接器(100)具有壳体(110)和设在该壳体(110)上的第1触点(120)和第2触点(130),该壳体(110)设有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开口的、容纳对方侧部件的容纳部(111),第1触点(120)具有:配置在壳体(110)的深度方向里侧的主体(121);从主体(121)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压入部(122);从该压入部(122)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接触部(123);和连接部(124),该连接部(124)从主体(121)在与深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越过构成容纳部(111)的壁中位于容纳部(111)的高度方向一侧的底壁(112)而延伸,第2触点(130)具有:在底壁(112)的容纳部侧沿深度方向延伸的主体(131);从该主体(131)的深度方向里侧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压入部(132);从该压入部(132)向深度方向近前侧延伸的接触部(133);和从主体(131)的深度方向近前侧在高度方向上越过底壁(112)而延伸的连接部(134),壳体(110)具有:压入部用贯通孔(114),其在深度方向上贯通构成容纳部(111)的壁中位于容纳部(111)的深度方向里侧的里壁(113),通过压入而容纳第1触点(120)的压入部(122);和压入部用凹部(115),其从里壁(113)的深度方向的近前侧的面朝向里侧凹陷设置,通过压入而容纳第2触点(130)的压入部(132),第1触点(120)的连接部(124)和第2触点(130)的连接部(134)隔开距离配置成,第1触点(120)的连接部(124)成为深度方向的里侧,第2触点(130)的连接部(134)成为深度方向的近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岛利浩松本光大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