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式连接器以及使用它的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52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精确且容易地进行光电变换元件和波导间的光对准调整,又在光部件和基板之间的位置对合上不要求高精度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该光电复合式连接器具备连接到光传输装置的第一连接器单元和可以与其自由拆装地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单元。第一连接器单元具备光电变换模块和具有电连接到该光电变换模块的第一导体的电连接器部。第二连接器单元对应于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而形成为具有第二导体的电连接器单元。在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与第二连接器单元利用它们的电连接器构造被相互连接起来时,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的第一导体和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第二导体相互被电连接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在光电之间进行变换的光电变换装置,进一步说就是在那样的光电变换装置中可以使用的、利用了电连接器构造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以及利用其的基板。
技术介绍
光电变换装置与光纤那样的光传输装置连接,例如,为了传输高频电信号而被广泛使用。如众所周知那样,由于存在若该高频电信号其传输距离是长距离就会产生不希望的噪声的危险,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取代电信号而使用光信号,在通信终端利用光电变换装置将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或将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而使用。近年来,特别地通过利用小型的光电变换装置,将这样的光信号在所谓的基板内(同一基板上的器件之间)或基板之间这样的短距离连接中利用的尝试已经开始。作为当前可以利用的装置,例如,有基板内光波导埋入类型和基板上粘结薄膜波导类型。在这里,构成为,通过在基板的内部和外部设置的波导来传输信号,并通过与该波导不同而设置的光电变换元件来进行光与电之间的变换。而且,作为其他的类型,也有在插头侧连接器中、在光纤的前端设置光部件,与此对应,在插座侧连接器中使用光电变换元件进行光与电之间的变换。但是,在这些装置中,在光部件和波导与光电变换元件之间,要求高精度的光对准调节,而且,在将光部件焊接在基板上的时候,也要求在这些光部件和基板之间的高精度的位置对合。特别地,由于基板翘曲和歪斜等而难于达到表面尺寸精度,因此,这样的位置对合管理也是困难的。而且,在这些装置中,需要相对于在装置中安装的发送接收光元件的性能恶化的对策,例如,静电对策等。但是,由于需要将该发送接收元件在大量装载了其他电气元件的基板侧安装,存在难于实施与性能恶化相对应的对策的问题。此外,在特开2001-264587号公报等中公开了,与光对准调节相关联起来,在光纤和波导之间容易进行调节的技术。在这里,出示了设置了光连接器部的构造,换言之,是如下构造可以用无调芯将光纤对于与安装了光电变换元件的波导一体化的光连接器部进行连接。但是,在该构造中被使用的连接器部,始终为了光连接而被使用,也就是作为光连接部不能为了电连接而使用。另外,与光电变换装置相关联,在技术研究联合超前端电子技术开发机构(ASET)等的主办下,在平成15年6月13日,于日本科学未来馆所举行的第4次电子SI研究报告会中,发表了在光纤的前端具有一体式模块、也就是、将波导(光路直角变换波导)和光电变换元件一体化设置的模块的光电变换装置。在这里所发表的一体式模块,作为容易进行波导和光电变换模块之间的光对准调整的装置认为是有效的构成,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也另外残留装置和基板之间的位置对合的课题。专利文献1特开2001-264587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第4次电子SI研究报告会、(时间)平成15年6月13日、(地点)日本科学未来馆、(主办)技术研究联合超前端电子技术开发机构(ASET)、(共同主办)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AIST)、(支持)新能源·产业技术总合开发机构(NED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以往的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精确且容易地进行光电变换元件和波导间的光对准调整(位置对合),又在光部件和基板之间的位置对合上不要求光连接器那样的高精度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和使用其的基板。而且,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通过连接器可以拆装基板的连接,提高使用性。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侧连接器中,通过光传输装置传输到插头侧连接器的光信号,只在由插头侧连接器将其从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以后,作为电信号被传输到插座侧连接器。相反,通过插座侧连接器传输到插头侧连接器的电信号,只在由插头侧连接器将其从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以后,通过连接在插头侧连接器上的光传输装置作为光信号被传输。总之,在本专利技术的插头侧连接器和插座侧连接器之间,只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不进行光信号的传输。从而,根据该构成,在插头侧连接器和插座侧连接器之间,可以利用通常的电气连接构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了这样的原理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到光传输装置的第一连接器单元和可以自由拆装地连接到该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第二连接器单元。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具备光电变换模块和具有电连接到该光电变换模块的第一导体的电连接器部,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对应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而形成为具有第二导体的电连接器单元,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利用它们的电连接器构造被相互连接起来时,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的第一导体和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第二导体相互电连接起来。在上述连接器中,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具备光电变换模块和具有电连接到该光电变换模块的第二导体的电连接器部,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利用它们的电连接器构造被相互连接起来时,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的第一导体和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第二导体相互被电连接起来也可以。另外,在上述连接器中,上述光电变换模块也可以具有光电变换元件和波导。而且,该波导还可以是将光路弯曲成直角的波导。进而,上述波导和上述光电变换元件也可以均是矩阵式。而且,上述光电变换元件也可以是垂直腔体表面发射激光器、光电二极管和具有发光功能的有机薄膜中的某一种。在上述连接器中,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也可以被表面安装在基板上。进而,在上述基板上也可以设置有驱动上述光电变换元件的驱动装置。而且,在上述连接器中,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与上述光传输装置之间也可以还具有相对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自由拆装地设置的、连接到上述光传输装置的辅助连接器。进而,在上述连接器中,也可以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是插头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是插座侧连接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了光电复合式连接器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到光传输装置的第一连接器单元和可以自由拆装地连接到该第一连接器单元的、安装在上述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单元。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具备光电变换模块和具有电连接到该光电变换模块的第一导体的电连接器部,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对应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而形成为具有第二导体的电连接器单元,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利用它们的电连接器构造被相互连接起来时,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的第一导体和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第二导体相互电连接起来。尽管利用光信号,可是为了基板间连接和基板内连接也可以利用电连接器构造。在这里,在光电变换元件与波导和、光部件与基板之间,不需要高精度的位置对合。进而,也可以通过电连接构造容易地进行与基板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的连接例子的图。图2是图1的中心线截面图。图3是对图1的插头侧连接器从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合侧来观看的图。图4是表示将电连接器部从图3所示的插头侧连接器取下以后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对所取下的电连接器部,从将其安装在插头侧连接器的一侧来观看的概略斜视图。图6是表示在图4的状态下的插头侧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概略斜视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电复合式连接器的连接例子的8是对图7的插头侧连接器从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合侧来观看的图。图9是表示从图8所示的插头侧连接器取下电连接器部以后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 光电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复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到光传输装置的第一连接器单元、和可以自由拆装地连接到该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第二连接器单元,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具备光电变换模块、和具有电连接到该光电变换模块的第一导体的电连接器部, 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对应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而形成为具有第二导体的电连接器单元,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利用它们的电连接器构造被相互连接起来时,上述第一连接器单元的电连接器部的第一导体和 上述第二连接器单元的第二导体相互电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匠铃木修司冈野广明平松星纪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