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内藏衰减元件或滤光元件的光连接器。备有壳体、保持具有衰减功能或滤光功能的光纤的第1管嘴部即衰减元件或滤光元件、保持通常光纤的第2管嘴部、在壳体内将第1管嘴部以可装卸状态对准第2管嘴部并保持住的定向支持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连接器,特别涉及可内藏衰减元件或滤光元件的光连接器。为了对光连接器附加衰减功能或滤光功能,现有技术中,是把与光连接器分开的衰减器或滤光器连接在光连接器上。这些仪器仅在需要衰减或滤光时,配置在光连接器与拾波器之间,与双方连接,使从光连接器得到的光信号衰减。或者仅使光信号中预定波长的光信号通过,通过拾波器传递给机器。但是,该现有的连接器中,由于连接衰减器或滤光器,光连接器与拾波器之间的距离加长,导致系统大型化。另外,由于衰减器和滤光器必须与光连接器连接,所以,为了接入光连接器,必须具有与设在拾波器上的开口部同样大小的开口部,结果,为了形成该开口部至少需要一定的壁厚,不可能将若干个光连接器以比它们的壁厚更接近的状态配置。因此,现有的光连接器中,设置衰减器或滤光器时必然导致安装密度降低。现有的光连接器中,为了附加衰减功能或滤光功能,必须要有与光连接器完全分开的衰减器或滤光器,所以,比通常的光连接器增加非常多的零件。通常,光连接器的管嘴或光纤,因与对方光连接器的接合而磨耗、损伤,现有的光连接器中,这些管嘴或光纤是完全固定在光连接器上,所以不能更换。另外,随着光连接器的小型化,希望其机械强度更高,不产生电磁障碍,并且具有更好的外面,在这些方面也有待改进。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衰减元件和滤光元件等内藏于光连接器内,使光连接器小型化,并且,能使若干光连接器以更接近(接触)的状态配置,提高安装密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是将衰减元件和滤光元件等作为光连接器的一个零件,这样,即使附加了衰减功能和滤光功能,也不大幅度增加零件数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已磨耗的管嘴或光纤的光连接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机械强度并且具有耐电磁障碍的外表的光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备有壳体、保持第1光学机构的第1管嘴部、保持第2光学机构的第2管嘴部和定向支持部,该定向支持部在上述壳体内部将第1管嘴部相对于第2管嘴部以可装卸状态沿直线对置保持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一定向支持部是套筒。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学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衰减功能。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学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滤光功能。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学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是通常的光纤。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相对于第2管嘴部可装卸地结合着。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结合是卡口结合。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的外面是用镁注射模塑成形形成的。图1是分解时的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是组装时的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中心线横断面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中的衰减元件和滤光器元件的中心线横断面图。图4是高密度安装的拾波器正面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分解时的本专利技术光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是组装时的图1所示光连接器的中心线横断面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1,可容易地分解成三大部分,即壳体2、第1管嘴部3和本体部4。该三部分可容易地分解和组装。这样,通过分解、组装光连接器,可以更换管嘴的一部分即第1管嘴部3。本体部4包括第2管嘴部3′、定向支持部和其它各种零件。第2管嘴部3′与第1管嘴部3一起构成管嘴部的一部分。定向支持部使第1管嘴部3相对于第2管嘴部3′可装卸地对置保持着,这里,该定向支持部是对中心套管5。第2管嘴部3′借助对中心套管5与第1管嘴部3相互间保持中心对齐,这样,构成通常的一个管嘴。另外,本实施例中,是用对中心套管5构成定向支持部,但也可以用壳体的内壁等直接将第1管嘴部3与第2管嘴部3′对准保持,这时,定向支持部是壳体的内壁等。因此,定向支持部并不限定采用套管。本体部4的构成部件,除了上述的第2管嘴部3′和对中心套管5外,还包括光缆41、固定该光缆41用的光缆固定配件42、将光缆41固定到光缆固定配件42上的紧固环43、弹簧44和包围光缆41的后方的护罩45。上述弹簧44设在光缆固定配件42的内部,把第2管嘴部3′朝光连接器前端侧推出,并通过第2管嘴部3′和第1管嘴部3相接,将第1管嘴部3朝光连接器前端侧推出。这些构成部件与现有的光连接器相同,其详细说明从略。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与现有光连接器的主要不同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中,为了能更换管嘴的一部分即第1管嘴部,(1)管嘴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即第1管嘴部3和第2管嘴部3′。(2)为了保持这些第1管嘴部3和第2管嘴部3′,设置了对中心套管5。(3)壳体2可从光连接器的第2管嘴部3′等本体4上取下。另外,为了使光连接器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电磁障碍,其外面是用镁模塑注射成形形成的。在零件数目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比管嘴不分割的通常光连接器仅多了一个管嘴部和一个对中心套管。在外形和大小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与管嘴不分割的通常光连接器完全相同。结果,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可用与通常的光连接器完全相同的方法连接在拾波器上。尤其是在长度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中,由于增加了一个管嘴部,可能会被认为长度也相应加长,但是,为了使用者能进行连接作业,本身需要有一定的长度,本专利技术中是在该长度范围内进行改进,与管嘴不分割的通常光连接器的长度(尤其是光缆以外的部分、例如壳体等的长度)没有任何变更。另外,即使稍稍加长,只要是相对于光缆侧加长,也并没有任何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最重要之处是,为了能更换管嘴的一部分,管嘴被分割为若干部分、即第1管嘴部3和第2管嘴部3′。另外,管嘴不一定被分割为2个部分,也可以被分割为3个或4个以上部分。这里,仅说明实用性最高的、分割为2个部分的情形。如图1和图2所示,第2管嘴部3′比第1管嘴部3更位于光连接器的后方位置。从光连接器的后方向前方延伸的光缆中出来的光纤,保持在该第2管嘴部3′的内部。因此,保持在第2管嘴部3′内部的是通常的光纤。第2管嘴部3′是构成本体部4的一个构成部件,与形成本体部4的其它部件是一体地或者以固定状态设置着。因此,不能只将第2管嘴部3′从光连接器上取下。但是,对中心套筒5与第2管嘴部3′同样地,也不一定非要固定在光连接器的其它部分上,也可以做成为可分离构造。相对第2管嘴部3′,第1管嘴部3是独立的一个部件,不固定在其它构成部件上。第1管嘴部3从对中心套筒5的相向侧插入,与第2管嘴部3′相互地在前端部相接的状态保持住。换言之,第1管嘴部3只是借助对中心套筒5以相对于第2管嘴部3′可装卸的状态被保持着,而并非固定。因此,第1管嘴部3与第2管嘴部3′不同,它可以更换。另外,在第1管嘴部3的约中心设有环状止挡件31。该环状止挡件31,在光连接器组装后,与设在壳体2内部的凸缘22相接,防止第1管嘴部3从壳体2中脱出。第1管嘴部3与第2管嘴部3′不同,它内部可保持包含通常光纤的广义的光学部件32。这里所说的光学部件,除了通常的光纤外,还包含带衰减功能的光纤、带滤光功能的光纤等。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把保持带衰减功能的光纤等的第1管嘴部3即衰减元件、或保持具有滤光功能的光纤等的第1管嘴部3即滤光元件可装卸地设在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备有壳体、保持第1光学机构的第1管嘴部、保持第2光学机构的第2管嘴部和定向支持部,该定向支持部在上述壳体内部将第1管嘴部相对于第2管嘴部以可装卸状态直线对置保持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盾臣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