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0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包括传力杆、手轮、齿圈、弹簧片、支撑圈、钢球、保护盖、轮体,齿圈的内腔体上设有若干数量均匀分布的斜齿槽,手轮和齿圈固定连接,钢球置于齿圈内腔面斜齿槽内,支撑圈上设有与钢球数量相应的槽孔,并与弹簧片固定连接,再将轮体与支撑圈、轮体与手轮、传力杆与轮体固定连接。该装置在插头插座锁紧到位时,能给出声音提示信号并能卸除多余的载荷,以保护中心分离机构不被损坏,适用于脱落连接器中心分离机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落电连接器分离机构中的手轮卸载装置,属于电连接器
二、
技术介绍
脱落电连接器一般都要求插头插座在解锁后,能够实现白动分离,为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是在脱落电连接器中设置中心分离机构,利用该机构,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产品的锁紧与分离动作。为方便操作,脱落电连接器中心分离机构的尾4山 顺一般都装有一个手轮装置,连接器插头插座的锁紧动作靠旋转其中的手轮来实现,分离动作则靠拉动中心分离装置中的拉杆来实现, 或同样靠旋转手轮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脱落电连接器中心分离装置手轮装置一般由手轮3、紧定螺钉2、传力杆1所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手轮 3的作用是接受外部力矩,并将外部力矩传递到传力杆1上,由 传力杆1将来自手轮3的力矩传递到中心分离机构的相关零件 上;紧定螺钉2的作用是连接手轮3和传力杆1。该手轮装置的 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还存在如下缺陷连接器插头插座锁紧到位后,因无提示信息,所以不能及 时准确判断插头插座是否插合到位,此时若继续旋转手轮3,手 轮3的力矩仍然可以通过传力杆1传递到中心分离机构的相关 零件上,使得中心分离机构因受到过大的载荷而损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手轮机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该装置集声响报警和卸载功能于一 体,在插头插座锁紧到位时,能给出声音提示信号并能卸除多 余的载荷,以保护中心分离机构不被损坏。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所述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包括传力杆、手轮、齿圈、弹簧 片、支撑圈、钢球、保护盖、轮体,所述齿圈的内腔体上设有 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斜齿槽,该斜齿槽两侧边倾斜度不同,齿圈 置于手轮内,并将手轮和齿圈固定连接, 一定数量的钢球置于齿圈内腔面斜齿槽内;所述支撑圈上设有与钢球数量相应的槽 孔,与钢球数量相应的弹簧片一端与支撑圈内圆面连接, 一端 压住齿圈斜齿槽内的钢球;轮体置于支撑圈及手轮相应孔中, 将支撑圈和轮体连接,并用保护盖将手轮及轮体连接;所述传 力杆置于轮体一端的中心孔中,并与轮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方案的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当连接器插头 插座对接至锁紧时,在手轮作用下,其中的钢球沿齿圈内腔面 运动,从前一齿槽滑至另一齿槽时,卸除载荷并发出声响,从 而解决原手轮装置在插头插座锁紧到位时无法给出提示信息、 无法及时准确判断是否插合到位、无法卸除过大的载荷等问题, 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轮装置侧剖面视图; 图中1 —传力杆、2 —紧定螺钉、3—手轮、 图2是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主剖面视图; 4一传力杆、5—紧定螺钉、6—手轮、7—螺钉、8—铆钉、9一齿圈、10—盘头螺钉、11 —弹簧片、12—支撑圈、13—钢球、14一保护盖、15—轮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侧剖面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中的钢球在连接器对接 锁紧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中的钢球在连接器分离 时的状态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由传力杆4、手轮 6、齿圈9弹簧片11、支撑圈12、钢球13、保护盖14、轮体15 组成,齿圈9的内腔体上设有九个均匀分布的斜齿槽,该斜齿 槽一边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另一边为直角边,由螺钉7将手轮6 和齿圈9组合成齿圈组合件,三个钢球13置于齿圈9内腔面斜 齿槽中;铆钉8、盘头螺钉10、弹簧片11、支撑圈12、钢球13 和轮体15组成轮体组合件,支撑圈12上设有与钢球13数量相 应的槽孔,通过铆钉8将支撑圈12与数量与三件弹簧片11铆 接在一起,从而使三个钢球13被三个弹簧片11分别紧压在齿 圈9的内腔面或斜齿槽中,并使其保持在支撑圈12的横孔中无 法脱出。轮体15置于支撑圈12及手轮6相应孔中,用盘头螺钉10 将支撑圈12和轮体15连接,保护盖14通过轮体及自身的内外 螺纹连接于轮体上,并使手轮6及轮体15连接密封,从而将齿 圈组合件和轮体组合件连为整体,防止异物进入手轮卸截装置, 传力杆4置于轮体一端的中心孔中,并通过紧定螺钉5与轮体 固定连接,传力杆的作用是负责将来自手轮的力矩传递到中心 分离机构的相关零件。当连接器对接锁紧时,逆时针旋转手轮6,齿圈9随手轮逆 时针旋转,假定插头插座对接锁紧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反力矩为 N,,旋转手轮6的力矩为N2,钢球13的保持力矩为N3,当N2》 N,时,插头插座开始对接,当插头插座对接到位,N2>仏时,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的钢球13会在齿圈9内腔曲面、支撑圈12 槽孔以及弹簧片11的作用下,沿齿圈内腔面运动,钢球13沿 齿圈运动的过程,就是卸除多余载荷的过程;当钢球13运动到 后一斜齿槽的瞬间,会在弹簧片11的作用下撞击在齿圈9内腔 的斜齿槽内,同时发出声响,起到报警和提示的作用。当连接器分离时,齿圈9随手轮6顺时针旋转,假定插头 插座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反力矩为N4,旋转手轮6的力矩为 N。,作用在钢球13上的力矩为N6,在斜齿槽本身、支撑圈12 槽孔以及弹簧片11的作用下,钢球13 —直保持在原位,由于 钢球13 —直保持在齿圈9内腔曲面的斜齿槽内,所以,作用在 钢球13上的力矩Ne恒等于旋转手轮6的力矩为N5,此时,钢球 13将齿圈组合件和轮体组合件连接成一个不可作相对运动的整 体,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不会出现打滑报警现象。这样,本专利技术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不但可方便地实现连接 器的锁紧与分离,还可在锁紧时给出声音提示并卸除多余载荷, 以保护中心分离机构不被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包括传力杆(4)、手轮(6)、齿圈(9)、弹簧片(11)、支撑圈(12)、钢球(13)、保护盖(14)、轮体(15),所述齿圈(9)的内腔体上设有三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斜齿槽,该斜齿槽两边倾斜度不同,齿圈置于手轮内,并将手轮(6)和齿圈(9)固定连接,一定数量的钢球(13)置于齿圈(9)内腔面斜齿槽内;支撑圈(12)上设有与钢球(13)数量相应的槽孔,与钢球数量相应的弹簧片(11)一端与支撑圈(12)内圆面连接,一端压住齿圈内腔面斜齿槽内的钢球;轮体置于支撑圈(12)及手轮(6)相应孔中,将支撑圈(12)和轮体(15)连接,并用保护盖(14)将手轮(6)及轮体(15)连接;所述传力杆(4)置于轮体一端的中心孔中,并与轮体固定连接。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齿圈(9)的内腔体上设有九个均匀分布的斜齿槽,该斜齿 槽一边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另一边为直角边。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球的数量为三个。全文摘要一种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包括传力杆、手轮、齿圈、弹簧片、支撑圈、钢球、保护盖、轮体,齿圈的内腔体上设有若干数量均匀分布的斜齿槽,手轮和齿圈固定连接,钢球置于齿圈内腔面斜齿槽内,支撑圈上设有与钢球数量相应的槽孔,并与弹簧片固定连接,再将轮体与支撑圈、轮体与手轮、传力杆与轮体固定连接。该装置在插头插座锁紧到位时,能给出声音提示信号并能卸除多余的载荷,以保护中心分离机构不被损坏,适用于脱落连接器中心分离机构中。文档编号H01R13/633GK101102025SQ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式手轮卸载装置包括传力杆(4)、手轮(6)、齿圈(9)、弹簧片(11)、支撑圈(12)、钢球(13)、保护盖(14)、轮体(15),所述齿圈(9)的内腔体上设有三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斜齿槽,该斜齿槽两边倾斜度不同,齿圈置于手轮内,并将手轮(6)和齿圈(9)固定连接,一定数量的钢球(13)置于齿圈(9)内腔面斜齿槽内;支撑圈(12)上设有与钢球(13)数量相应的槽孔,与钢球数量相应的弹簧片(11)一端与支撑圈(12)内圆面连接,一端压住齿圈内腔面斜齿槽内的钢球;轮体置于支撑圈(12)及手轮(6)相应孔中,将支撑圈(12)和轮体(15)连接,并用保护盖(14)将手轮(6)及轮体(15)连接;所述传力杆(4)置于轮体一端的中心孔中,并与轮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