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61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连接不易中断、生产率提高的接触器及电连接器。在安装在电路基板上、与对方侧接触器接触的接触器(1)中,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接触臂(2、3),相互对置,从对置方向(Y)两侧夹持对方侧接触器;板状的支承部(4),支承接触臂(2、3);一对弹簧部(5、6),从支承部的对置方向(Y)两侧弯折,沿着大致垂直于对置方向(Y)的面延伸,通过弹性变形在对置方向(Y)上位移自如地支承支承部(4);固定部(7),将弹簧部(5、6)的各自的与支承部(4)相反的端侧结合,安装在电路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在对方侧接触器上而电气地结合的接触器及电连 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这样的接触器,以往以来,已知有在接触器部中具有夹持对 方侧接触器的弹簧部以使得即使对方接触器相对地移动也能够保持接 触状态的类型的接触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图11是将现有技术的接触器与制造工序一起表示的图,图11的部分(e)表示完成状态的接触器,从部分(a)到部分(d)依次表示 部分(e)所示的接触器的制造工序。另外,图11所示的工序的顺序 是表示一例,部分(e)所示的接触器如果将从部分(a)到部分(d) 所示的顺序替换也能够制造。图11的部分(e)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触器900具有U字型的接 触器部901、连接在电路基板上的一对脚部902、和从设在接触器部901 上的一对自由端903分别在中途各两处弯折为180。而延伸到脚部902 的一对板状的弹簧部904。脚部902钎焊连接在电路基板(未图示)上, U字型的接触器部卯l夹着对方侧接触器而电气地结合。根据该接触 器卯0,即使对方侧接触器受到外力、两个自由端903向对置的方向移 动,受弹簧部904支承的接触器部901也会追随于对方侧接触器的运 动。专利文献1特开2006-19296号公报 接触器900通过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沖切加工及弯折加工来制造。 为了制造接触器900,首先通过冲切金属板而得到图11的部分(a)所 示的接触器材料920。接触器材料920虽然没有图示,但实际上是以连 接到与通过冲切加工和接触器材料920 —起形成的导引框架上的状态 配置的。接着,对于该接触器材料920沿着线A、 B、 C、 D进行弯折 加工。详细地讲,首先,沿着线A将两处弯折为90° (部分(b)), 接着,沿着线B将两处弯折为180° (部分(c))。进而,沿着线C将两处弯折为180° (部分d),最后,沿着线D将两处弯折为90° , 得到部分(e)所示的接触器900。在接触器卯0中,为了形成接触器部901夹着对方侧接触器、并 且追随于对方侧接触器的运动而移动的构造,必须至少进行沿着线A、 B、 C的6次弯折。进而,在沿着线B及线C的4次弯折中,由于需要 比90°的弯折工序更复杂的180°的弯折,所以接触器900的生产率 较低。此外,在图1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触器900中,由于配置在对方 侧接触器的两侧的两个自由端903分别直接连接在另外的弹簧部904 上,所以如果在对方侧接触器上作用有振动或冲击,则会在两个自由 端903与对方侧接触器之间瞬间地产生间隙,电气连接有可能会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作用有冲击的情况 下电气连接也不易中断、并且生产率提高的接触器及电连接器。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是安装在电路基板上、与对方 侧接触器接触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接触臂,相互对置,从对置方向两侧夹持上述对方侧接触器;板状的支承部,支承上述一对接触臂;一对弹簧部,从上述支承部的上述对置方向两侧弯折,沿着大致 垂直于该对置方向的面延伸,通过弹性变形在该对置方向上位移自如 地支承该支承部;固定部,将上述一对弹簧部的各自的与上述支承部相反的端侧结 合,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中,由于夹持对方侧接触器的一对接触臂受弹 簧部支承,所以即使在作用有沖击的情况下电气连接也不易中断。并 且,由于是接触臂受从支承部弯折而沿着大致垂直于对置方向的面延 伸的一对弹簧部支承的构造,所以接触臂夹持对方侧接触器并且追随 于对置方向上的对置侧接触器的运动的构造可以通过将一对接触臂与 支承部之间弯折两次、将弹簧部与支承部之间弯折两次来得到。并且,弹簧部沿着大致垂直于对置方向的面延伸的构造可以通过将弹簧部相 对于支承部进行比180°的弯折简单的90°的弯折来形成。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生产率提高的接触器。另外,所谓的弹簧部"大致 垂直",并不限于弹簧部延伸的面与上述对置方向严密地垂直的状态, 而意味着以垂直为中心、接触臂在对置方向上追随动作的范围的状 态。这里,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中,优选的是,上述固定部将上述 一对弹簧部之间结合,具有钎焊连接在上述电路基板上的钎焊连接 部。由于钎焊连接部设在将一对弹簧部之间结合的固定部上,所以通 过1处的钎焊连接将一对弹簧部两者经由固定部支承在电路基板上。 因而,与对于一对弹簧部分别钎焊连接的情况相比,向电路基板的安 装的生产率也提高。此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中,优选的是,上述一对弹簧部分 别具有在大致垂直于上述对置方向的面内蜿蜒的形状。通过弹簧部是蜿蜒的形状,与做成将上述支承部与上述固定部之 间以直线状连结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有限的收纳空间增加接触 臂的追随范围,所以冲击时的电气连接更不易中断。此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优选地具备压入到包围该接触器而设 置的盖中、与上述固定部一体地形成的压入片。通过将结合在固定部上的压入片压入到盖中并固定,接触器的稳 定性提高。此外,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具备与对方侧接触器 接触的接触器、和保护该接触器的盖,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其特征在 于,上述接触器具备一对接触臂,相互对置,从对置方向两侧夹持上述对方侧接触器; 板状的支承部,支承上述一对接触臂;一对弹簧部,从上述支承部的上述对置方向两侧弯折,沿着大致 垂直于该对置方向的面延伸,通过弹性变形在该对置方向上位移自如 i也支承该支承部;固定部,将上述一对弹簧部的各自的与上述支承部相反的端侧结 合,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上;压入片,压入到上述盖中、与上述固定部一体地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即使在作用有冲击的情况下电气连接也不易 中断、并且生产率提高的接触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触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触器的外观的投影图。图3是表示在制造图1所示的接触器的工序中、将金属板冲切加工后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接触器材料弯折加工的工序的图。图5是将弯折加工后的状态的接触器材料与导引框架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对方侧连接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连接器300与图7所示的对方侧连接器330连接的状态的图。图IO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接触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ll是将现有技术的接触器与制造工序一起表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及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 说明。图1及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触器的外观的 立体图。图1的部分(a)是从斜上方观察接触器1的受容对方侧接触 器的正面侧的立体图,图1的部分(b)是从斜上方观察背面侧的立体 图。此外,图2的部分(a)是接触器1的俯视图,部分(b)是主视 图,部分(c)是仰视图,部分(d)是后视图,部分(e)是右侧视图。接触器1是机械地安装并且电气地连接在例如形成有导体图案的 称作印刷电路基板的电路基板的导体部分上、接触并电气地结合在后 述的对方侧接触器上的部件,具有一对接触臂2、 3、支承接触臂2、 3 的支承部4、从支承部4的、接触臂2、 3对置的对置方向Y的两侧弯 折而延伸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器,是安装在电路基板上、与对方侧接触器接触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接触臂,相互对置,从对置方向两侧夹持上述对方侧接触器;板状的支承部,支承上述一对接触臂;一对弹簧部,从上述支承部的上述对置方向两侧弯折,沿着大致垂直于该对置方向的面延伸,通过弹性变形在该对置方向上位移自如地支承该支承部;固定部,将上述一对弹簧部的各自的与上述支承部相反的端侧结合,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野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