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插入操作时的触感来确定完全插入了连接对象物、且能够可靠地卡住连接对象物的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锁定端子(50),该锁定端子(50)设有卡住部(52a)和限制部(52b),所述卡住部(52a)边与插入连接器主体(10)内的挠性电路(1)的下表面接触边弹性变形,在挠性电路(1)插入到规定位置时,该卡住部(52a)边复原边与挠性电路(1)的切口部(1c)嵌合,并在前方卡住挠性电路(1),当在卡住部(52a)与挠性电路(1)嵌合的状态下关闭推压盖(40)时,所述限制部(52b)与推压盖(40)抵接而限制卡住部(52a)向下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等上,为电连接多块电路l^刑顿的连接 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这种连接器,众所周知,包括连接m物一端可插入规定 位置的连接器主体、在连接器主体内相互沿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多个端子、以及相对于连接器主体转动自如设置的转动构件,在把连接,物插A5i接器主体内后关闭转动构件时,连接xm物和各端子实现电连街例如,参照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6-147271号)。该连接器设有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用于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卡住插A3I接 器主体内的连接对象物,该锁定构件在关闭转动构件时被转动构件推压而产生 弹性变形,并与连接对象物上所设的切口部嵌合,从而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 卡住连接職物。不过,在该连接器中,由于在关闭了转动构件时锁定构件与连接m物的切 口部相嵌合,从而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卡住连接)^m物,所以插A^接)TO 物时,不能确定连接膽物插入至卿个位置即可,有时会在连接X豫物未能完 全插入连接器主体内的状态下就电连接各端子和连接,物。这时,在关闭转 动构件以前连接) 物会从连接器主体拔出,或者会发生连接,物与各端子 错位而造成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问题而专利技术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會,M:插入操作 时的触感确定已经完全插入了连接X^物、且能够可靠地卡住连接X^物的连 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连接X^物一端能插入规定位置 的连接器主体,在连接器主体内相互沿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多个端子,相对于 连接器主体转动自如设置的转动构件,以及设置在连接器主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两端侧的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上设置有卡住部,该卡住部一边与插Aii 接器主体内的连接对象物的一个面接触一 边弹性变形,且在连接自顿詣入到 规定位置时,该卡住部一边向连接,物两端部所设置的切口部中复原一边嵌 合,并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卡住连接对象物;以及限制部,当在卡住部与连 接对象物嵌合的状态下关闭转动构件时,该限制部与转动构f^接,限制卡住部向嵌合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在将连接m物插A^接器主体内后关闭转动构件时,连接膽物禾咯端子进行电连接。因此,连接,物完全插入到了规定位置的时候,能够通il^接,物获得 被转动构件施力的锁定构件的卡住部一边复原一边与连接m物的切口部嵌合 的触感。而且,关闭转动构件时,限制部与转动构件抵接而限制卡住部向嵌合 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锁定构件的卡住部始终与连接,物的切口部 嵌合。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通过插入操作时的触感来确定连接对象物已经完全插入到 连接器主体内的情况,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 物在未完全插入状态下进 《链接。而且,关闭了转动构件的时候,可使锁定构件的卡住部始终与连接对 象物的切口部嵌合,所以育滩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卡住连接g物,肖滩可 靠地防止连接X^物从连接器主体拔出、或者发生位置偏差而造成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立体图。图2是连接器正视图。图3是连接器平面图。图4是挠性电缆平面图。图5是第一和第二端子的侧视图。图6是锁定端子侧视图。图7是推压盖敞开时的A-A线、B-B线以及C-C线向视剖面图。 图8是插入挠性电缆时的C-C线向视咅腼图。 图9是推压盖锁定时的A-A线、B-B线以及C-C线向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到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图1是连接器立体亂图2是连 接器正视图、图3是连接器平面图、图4是挠性电缆平面图、图5是第一和第二端子的侧视亂图6是锁定端子侧视图、图7是推压盖敞开时的A-A线、B-B线以及 C-C线向视剖面图、图8是插入挠性电缆时的C-C线向视剖面图、图9是推压盖 锁定时的A-A线、B-B线以及C-C线向视剖面图。本连接器包括作为连接,物的挠性电路1的一端可插入的连接器主体 10、在连接器主体10内相互沿宽度方向等间隔配置的多个第一端子20和多个第 二端子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转动自如地设置的作为转动构件的推压盖40、 以及在连接器主体10的端子排列方向两端侧分别设置的作为锁定构件的一对 锁定端子50。挠性电路1由所谓的挠性印刷电i^(FPC)构成,其前端侧上方平面上相互沿 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电接点la。而且,在各第一电接点la之间的后端侧 相互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电接点lb。而且,挠性电路1的两侧端部设 置有左右一对切口部lc。另外,作为连接Xm物,也可以是挠性扁平电缆(EFC)。连接器主体10由合^W脂的模制品构成,前面和上面后端侧都开口。艮P, 连接器主体10由上面部11、底面部12和左右侧面部13构成,从其前面开口部 插入挠性电路1 。连接器主体10的前面侧相互沿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一 端子孔10a,在各第一端子孔10a内分别保持各第一端子20。而且,在连接器 主体10的背面侧,多个第一端子孔10b以分别位于各第一端子孔10a之间的形 态设置,在各第二端子孔10b内分别保持各第二端子30。在各侧面部13的前 端侧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孔13a,分别把锁定端子50固定在各 L 13a内。各第一端子20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并通过分别从前面侧压A3^接器主体 10的各第一端子孔10a内而得以保持。如图5(a)所示,各第一端子20大体呈工 字状,具有相互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片部21和固定片 部22。而且,在固定片部22的前端设有与基板A连接的连接部23。弹性片部 21的前端侧设置有与挠性电路l的第一电接点la接触的第一撤4部21a,将第 一接触部21a形成为向下方突出的样子。弹性片部21的后端侧上部设置有形成 为凹型的卡合部21b,在推压盖40的规定敞开位置,卡合部21b与推压盖40 卡合。另外,卡合部21b与推压盖40卡合的时候,弹性片部21的后端侧被推 压盖40向下滩压,从而使弹性片部21弹性变形。这时,包括第一接触部21a 在内的弹性片部21的前端侧向上方移动。而且,在固定片部22的前端侧设置 有第二接触部22a,在挠性电路1以上下两面相反的状态插Ai^接器主体10内的时候,该第二接触部22a与第二电接点lb接触,第二織虫部22a形成为向上 方突出的样子。第一接触部21a与第二接触部22a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了间隙Dl, 该间隙D1的尺寸小于挠性电路1的厚度尺寸。各第二端子30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并通过分别从后面侧压A^接器主体 10的各第二端子孔10b内而得以保持。如图5(b)所示,各第二端子30大体呈工 字状,具有相互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片部31和固定片 部32。而且,固定片部32的后端设有与鎌A连接的连接部33。弹性片部31 的前端顶股置有与挠性电路l的第二电接点lb接触的第一接触部31a,将第一 接触部31a形成为向下方突出的样子。弹性片部31的后端侧上部设置有形成为 凹型的卡合部31b,卡合部31b在推压盖40的上述敞开,会与推压盖40卡 合。另外,卡合部31b与推压盖40卡合的时候,弹性片部31的后端侧被推压 盖40向下,压,从而使弹性片部31弹性变形。这时,包括第一接触部31a 在内的弹性片部31的前端侧向上方移动。而且,固定片部32的前端顶股置有 第二接触部32a,在挠性电路1以上下MM相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对象物一端能插入规定位置的连接器主体,    在连接器主体内相互沿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多个端子,    相对于连接器主体转动自如设置的转动构件,以及    设置在连接器主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两端侧的锁定构件,    所述锁定构件上设置有:    卡住部,该卡住部一边与插入连接器主体内的连接对象物的一个面接触一边弹性变形,且在连接对象物插入到规定位置时,该卡住部一边向连接对象物两端部所设置的切口部中复原一边嵌合,在插入方向的反方向上卡住连接对象物;以及    限制部,当在卡住部与连接对象物嵌合的状态下关闭转动构件时,该限制部与转动构件抵接,限制卡住部向嵌合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在将连接对象物插入连接器主体内后关闭转动构件时,连接对象物和各端子进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