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2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出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 内部具有设于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所述吸引风的上游方向的、具有圆锥形状部的尘埃捕集用的过滤器部的、呈圆形截面的集尘室; 与所述集尘室连通并吸收尘埃的吸入具; 设置成从所述过滤器部向所述上游方向的所述集尘室内突出的吸气管, 从所述吸气管来的所述吸引风与所述集尘室的内周面相接并旋转流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般家庭中使用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现通过附图说明图10说明日本专利特开昭57-64027号公报记载的以往的电动吸尘器。图10中,吸尘器本体1具有吸引尘埃用的电动送风机2,并与吸引尘埃的吸入具连通。集尘室3包括捕集微细尘埃用的主过滤器4,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主过滤器4上用于捕集粗大尘埃用的预过滤器5,内部具有密闭吸尘器本体1的密封件6、在前方吸入尘埃的吸气口7。集尘室3与吸尘器本体1装卸自如地构成。电动吸尘器一旦运转,由吸入具吸引的尘埃即通过吸气口7进入集尘室3内部。此时,尘埃首先吸着在预过滤器5上,在此处捕集粗大的尘埃。微细的尘埃则通过预过滤器5由位于深处的主过滤器4捕集。通过重复这些过程将尘埃聚集在集尘室3内部。聚集在集尘室3内部的尘埃可通过从集尘室3卸下预过滤器5和主过滤器4排至外部。在上述以往的电动吸尘器中,由于所吸引的尘埃通过吸气口7立即聚集在预过滤器5中,通气面积立即减少,其结果是降低吸入力。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一种装置,虽然有利用离心力使所吸引的尘埃沿与电动送风机2的吸引方向不同的方向聚集的结构的旋风集尘式电动吸尘器,尽管可维持吸入力,但由于吸引力并不作用在尘埃聚集部,所以尘埃的可集尘容量低,倒垃圾周期缩短,很费工夫。另外,在上述以往的吸尘器中,由于预过滤器5为平面状,倒垃圾时尘埃容易吸附在预过滤器5上而难以倒掉。并由于预过滤器5和主过滤器4为一体构成,难以去除固着在主过滤器4内部的尘埃,过滤器部分的维修保养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在抑制尘埃在过滤器部分的附着的同时增大可集尘容量来抑制吸入力的降低并提高使用性和集尘性能的电动吸尘器。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电动吸尘器的特点在于,包括发出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内部具有设于电动送风机的吸引风的上游方向的、具有圆锥形状部的尘埃捕集用过滤器部的、呈圆形截面的集尘室;与上述集尘室连通并吸引尘埃的吸入具;设置成从过滤器部向上游方向的集尘室内突出的吸气管,从吸气管来的吸引风与集尘室的内周面相接并旋转流动。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动吸尘器的要部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动吸尘器的吸气口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动吸尘器的吸气口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动吸尘器的要部剖面图。图5为实施形态2的电动吸尘器的要部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动吸尘器的主过滤器的立体图。图7为实施形态3的电动吸尘器的主过滤器的要部剖面图。图8为实施形态3的电动吸尘器的过滤器弹簧的立体图。图9为实施形态3的电动吸尘器的过滤器部分要部剖面图。图10为以往电动吸尘器要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形态1)图1为示出本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构成的要部剖面图;图2、图3为电动吸尘器的吸气口部分的局部剖面图。图1中,吸尘器本体8连通用于吸引尘埃的电动送风机9和吸引尘埃的吸入具。集尘室10内部具有由捕集微细尘埃用的主过滤器11和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主过滤器11上的用于捕集粗大尘埃用的预过滤器12组成的过滤器部13,以及在吸尘器本体8间进行密封的垫圈14。集尘室10与吸尘器本体8装卸自如地构成。集尘室10为电动送风机9吸引侧大的大致圆锥形状,吸气口15侧的端部具有大致球面形状。图2中,大致筒状的吸气管20与吸气口15连接,将所吸引的尘埃运向上方并运至集尘室内。吸气管20具有弯曲部21。管道阀门22罩覆吸气管20的吸气通路部分,使其仅在吸尘器动作时开口。以下说明动作和作用。在图1、图3中,电气吸尘器一旦运转,从吸入具吸引的尘埃即通过设在集尘室10的电动送风机9吸引侧的大致相对侧的吸气管20的内部并捕集到集尘室10内部。此时,一旦使作为吸气管20的开口部的吸气口15朝向集尘室10的内面开口,由于电动送风机9的吸引力,从吸气口15沿集尘室10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的内面,在集尘室10内部产生朝向电动送风机9的吸引侧的旋转吸引气流。因此,从吸气口15吸引的尘埃在通过吸气管20和吸气口15后随该回转气流一边在集尘室10内周面回转,一边向电动送风机9的吸引方向并沿铅垂方向和大致水平方向加以吸引。由此,所吸引的尘埃如图3所示在集尘室10的内面回转。因此能抑制尘埃附着在位于其内侧的具有捕集尘埃用的大致圆锥形状部的过滤器部13上,从而能抑制吸入力降低。并且,如图2所示,吸气管20比吸气口15更向集尘室10内部突出。因此,即使在尘埃废弃时将集尘室10倾斜也能防止尘埃通过吸气管20从吸气口15漏出。由于管道阀门22在吸尘器非动作时罩覆吸气管20,可防止尘埃因尘埃废弃时将集尘室10倾斜而从吸气管20漏出。另外,在图3中,由于吸气管20的集尘室10内部侧的端部处在高于集尘室10的中心高度的位置,尘埃难以因尘埃废弃时将集尘室10倾斜而从吸气管20漏出。由设于与集尘室10的电动送风机吸引侧的大致相反侧的内周面相接方向的吸气口将从吸入具吸引的尘埃捕集到集尘室10内部。此时,由于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而在集尘室内部产生从吸气口沿集尘室10的内面向电动送风机吸引侧的回转吸引气流。因此,所吸引的尘埃在集尘室10的内面回转,能抑制尘埃附着在具有位于其内侧的尘埃捕集用的大致圆锥形状部的过滤器部上,从而能抑制吸入力降低。而且,尘埃一边在集尘室10内部回转,一边沿电动送风机的吸引方向聚集并通过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将尘埃压缩。由于集尘室内面回转时在所吸引的尘埃中产生离心力而成为将尘埃抵压在集尘室内面的状态,并由于进行尘埃的压缩,故能增加集尘量。(实施形态2)图4、图5为本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动吸尘器的要部剖面图。本实施形态2对实施形态1中的预过滤器12周围作具体说明。凡与实施形态1相同结构均采用相同标号,说明从略。在图4、图5中,预过滤器12的大致表面上设有粗大尘埃捕集用的网格部23。预过滤器12上设有不通气部25。以下说明动作和作用。在图4中,过滤器部13由捕集粗大尘埃用的预过滤器12和捕集微细尘埃用的主过滤器11组成;预过滤器12的上部为大致圆锥形状、下部呈具有上述圆锥的下端截面的圆筒形状的网格部23。预过滤器12将主过滤器11完全或大部分罩覆,且预过滤器12可回转。还有,由于预过滤器12的下部呈具有上述圆锥的下端截面的圆筒形状,预过滤器12的下端部分的空间大,可增加集尘容量。图5中,仅在预过滤器12的大致前端侧形成网格部23,底面侧形成不通气部25。因此使吸引到集尘室10内部的尘埃一边回转一边聚集到电动送风机9的吸引侧。尘埃一旦到达预过滤器12的底面侧,由于该部分为不通气部25且没有电动送风机9吸引力的直接作用,其中的微细尘埃也难以到达主过滤器11部。因此能维持强大的吸入力。(实施形态3)图6-图9为本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动吸尘器的要部剖面图。本实施形态3中对实施形态1或2中的主过滤器11周围作具体说明。另外,凡与实施形态1或2相同结构均采用相同标号,说明从略。在图6-图9中,为扩大主过滤器11的通气面积而设有三角形的折叠29。由于过滤器弹簧30与折叠29接触并使之振动而对主过滤器11进行除尘。滑动部31通过使爪32嵌合而与预过滤器12装卸自如地连接,并通过本身回转而使预过滤器12回转。将卸去预过滤器12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出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内部具有设于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所述吸引风的上游方向的、具有圆锥形状部的尘埃捕集用的过滤器部的、呈圆形截面的集尘室;与所述集尘室连通并吸引尘埃的吸入具;设置成从所述过滤器部向所述上游方向的所述集尘室内突出的吸气管,从所述吸气管来的所述吸引风与所述集尘室的内周面相接并旋转流动。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出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内部具有设于所述电动送风机的所述吸引风的上游方向的、具有圆锥形状部的尘埃捕集用的过滤器部的、具有圆形截面的集尘室;设置成从所述过滤器部向所述上游方向的所述集尘室内突出的吸气管,设于所述吸气管中的阀。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室具有朝所述上游方向的相反方向打开的大致圆锥形状,且所述上游方向的端部具有大致球面形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