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60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清扫被清扫面的状态下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的电动吸尘器。在吸尘器主体(2)中,通过规定的过滤器而被净化后的空气从后方的排气口(13)排出。另一方面,在排气口(13)的下方设置的喷出口(20)使通过过滤器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分流而向上方喷出。由此,从喷出口(20)向上方喷出的空气从下方与从排气口(13)排出的空气冲撞,由此,能够使从排气口(13)向后方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朝向上方。在吸入工具(6)中,面向地板面(X)的主吸入口(32)吸入地板面(X)上的尘埃及周边的空气,另一方面,面向与地板面(X)相反一侧的相反面的副吸入口(34)吸入从吸尘器主体(2)的后方向上方排出而在房间内循环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不仅吸引存在于被清扫面的尘埃、还能够吸引浮游在周围的尘埃的电动吸 尘器(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吸尘器中,在吸尘器主体中内置电动鼓风机,且在吸 尘器主体中构成有通过电动鼓风机的吸引力吸入的尘埃及空气通过的吸气通路。在吸气通 路中设有灰尘收集部,通过吸气通路的尘埃及空气中的尘埃被灰尘收集部捕获,空气则从 设于吸尘器主体的排气口部向设备外排出。并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中设有与上述吸气通路 (称为“第一吸气通路”)不同的第二吸气通路。第二吸气通路将设备外与第一吸气通路连 接,通过风门部来开闭。另外,在吸尘器主体中设有灰尘检测机构。当灰尘检测机构检测到 浮游在吸尘器主体附近的尘埃时,风门部使第二吸气通路打开,浮游在吸尘器主体附近的 尘埃在电动鼓风机的吸引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到第二吸气通路,并被设于第二吸气通路的集 尘过滤器捕获。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吸尘器除捕获被清扫面的尘埃外、还一起捕获浮 游在吸尘器主体附近的尘埃,由此能够在清扫被清扫面的同时还净化吸尘器主体附近的空气。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867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吸尘器能够在清扫被清扫面的状态下净化吸尘器主体 附近的空气,但优选不仅能净化除吸尘器主体附近的空气,还能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背景而提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清扫被清扫面的状 态下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的电动吸尘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的电动吸尘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净化空气的结构的故障的电动吸尘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尘器主体,其从吸气 口吸入空气及尘埃,并在捕获尘埃后使空气通过规定的过滤器而净化,从后方的排气口排 出空气;喷出口,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下方,用于使通过所述规定的过滤器后的空气的一 部分分流而向上方喷出,以使从所述排气口向后方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朝向上方;吸入工具, 其经由配管或软管连接到所述吸气口,除具备面向被清扫面的第一吸入口外,还具备面向 与被清扫面相反一侧的相反面且用于吸入从所述吸尘器主体后方向上方排出而在房间内循环的空气的第二吸入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动吸尘器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 尘器主体上还具备电线引出口,该电线引出口设置在所述喷出口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吸尘 器主体内引出电线。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动吸尘器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 括风门,其配置在所述吸尘器主体的轮廓内,在所述轮廓内开闭所述喷出口。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以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动吸尘器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 口形成在所述轮廓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内,从后方的排气口排出通 过规定的过滤器而被净化后的空气。另一方面,设于排气口的下方的喷出口使通过规定的 过滤器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分流而向上方喷出。由此,从喷出口向上方喷出的空气从下方与 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冲撞,由此能够使从排气口向后方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朝向上方。并且,经由配管或软管与吸尘器主体的吸气口连接的吸入工具具备面向被清扫面 的第一吸入口和面向与被清扫面相反一侧的相反面的第二吸入口。第一吸入口吸入被清扫 面的尘埃及周边的空气,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第二吸入口吸入从吸尘器主体后方向上方排 出而在房间内循环的空气。由此,电动吸尘器能够将漂浮在室内的尘埃与被清扫面的尘埃一起捕获,同时,使 通过规定的过滤器而被净化后的空气遍及到房间内(室内),因此,能够在清扫被清扫面的 状态下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吸尘器主体设有用于从吸尘器主体内引出电线的电线 引出口。因此,通过规定的过滤器而被净化后的空气冷却电线后从电线引出口排出。在此,由于电线引出口设置在喷出口的上方,因此,从喷出口向上方喷出的空气从 下方与从电线引出口排出的空气冲撞,能够使从电线引出口流出的空气的流动与从排气口 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同样朝向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由于设有开闭喷出口的风门,因此在不需要从喷出口喷 出空气时,风门使喷出口关闭,由此,能够防止外部的灰尘从喷出口侵入吸尘器主体内。并且,风门配置在吸尘器主体的轮廓内,在该轮廓内开闭喷出口,因此,即使外力 施加到吸尘器主体上,外力也不会作用于风门,因此,能够防止风门(净化空气的结构)的故障。另外,由于喷出口位于排气口的下方,因此,开闭喷出口的风门也位于排气口的下 方。因此,风门配置在从排气口向下方分离的位置,不易暴露在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中,从 而能够在不受到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影响的情况下顺利地进行开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喷出口形成在吸尘器主体的轮廓内,因此,即使某物与吸 尘器主体接触,也不会闭塞喷出口。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空气从喷出口向上方喷出,从而能 够使空气在房间内循环,可靠地净化室内整体的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的右侧视图。图2是吸尘器主体2的右侧剖视图。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吸尘器主体2的立体图。图4是吸尘器主体2的后侧部分的右侧剖视图。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电动吸尘器1的吸入工具6及其周边的立体图。图6是在图4中适用了变形例的图。图7是图6中的A-A向视剖视图,(a)表示第一例,(b)表示第二例。图8是图6的B-B向视剖视图。图9是第一过滤器8的立体图。图10是第一过滤器8的俯视剖视图。图11是吸尘器主体2的右侧剖视图。图12是载置于地板面X的第一过滤器8的右侧剖视图。图13 (a)是变形例的电动吸尘器1的吸尘器主体2的主要部分右侧剖视图,(b) (d)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符号说明1电动吸尘器2吸尘器主体3 软管5 配管6吸入工具11 吸气口I3 排气口19电线引出口20 喷出口24 风门32主吸入口34副吸入口36第二过滤器38 轮廓X地板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的右侧视图。图2是吸尘器主体2的 右侧剖视图。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吸尘器主体2的立体图。图4是吸尘器主体2的后 侧部分的右侧剖视图。图5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电动吸尘器1的吸入工具6及其周边的立 体图。以下,关于电动吸尘器1及其结构部件的说明,只要没有特别的预先说明,则为了方 便,将图1的左侧作为前侧、将右侧作为后侧、将跟前侧作为右侧、将内侧作为左侧来进行 说明。此外,左右方向与宽度方向是相同的。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尘器主体2、软管3、操作部4、配配管5及吸入工具6。吸尘器主体2形成为前后稍长且带圆角的箱形状。吸尘器主体2主要具备形成其 外部轮廓的中空体即框体7、收纳于框体7内的第一过滤器8及电动鼓风机9 (参照图2)。在框体7中,在前表面10形成有吸气口 11,在后表面12形成有排气口 13,在框体 7内部划分出与吸气口 11和排气口 13连通的空气流路14(还参照图2)。所述第一过滤器 8及电动鼓风机9配置在空气流路14内(参照图2)。第一过滤器8位于电动鼓风机9的 前侧,在空气流路14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观察位于电动鼓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尘器主体,其从吸气口吸入空气及尘埃,并在捕获尘埃后使空气通过规定的过滤器而净化,从后方的排气口排出空气;喷出口,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下方,用于使通过所述规定的过滤器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分流而向上方喷出,而使从所述排气口向后方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朝向上方;吸入工具,其经由配管或软管连接到所述吸气口,除具备面向被清扫面的第一吸入口外,还具备面向与被清扫面相反一侧的相反面且用于吸入从所述吸尘器主体后方向上方排出而在房间内循环的空气的第二吸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千寿代藤原祐儿福本明广松本良昭王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