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青松专利>正文

六星极电视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90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有源的,多方向的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避雷针(1)装在竖杆(7)的顶端,反射抛物面(2)、(5)通过支架(4)装在竖杆(7)的上部,U段双环振子(3)、(6)装在支架(4)上,Ⅷ段旋转场天线(8)通过天线支架(9)装在竖杆(7)的中部,Ⅵ段折合振子天线(10)通过振子架(11)装在竖杆(7)的下面,放大盒(12)装在最下部,通过馈线(13)与上述振子相连,输出信号线(电源输入线)(14)由放大盒输出至电源盒中,适合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源全频道多方向电视接收天线的范畴。是六星极天线系列中的一种。本人所申请的专利,专利号为96206956.6,名称为六星极天线,现已被中国专利局授权,六星极天线很好的解决了U段全方位、高增益接收问题,在V段是一个复合天线,只能接收同一个方向的电视台所播出的电视节目。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在U段能全方位接收,而且在Ⅷ段也能全方位接收的有源天线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结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在U段采用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6206956.6,名称为六星极天线的构造,在Ⅷ段采用旋转场天线振子,增益虽低但能全方位接收。Ⅵ段采用折合振子,从而实现了U段和Ⅷ段的全方位接收的问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六星极天线相比,在Ⅷ段能全方位接收,而六星极天线不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避雷针(1)装在竖杆(7)的顶端,反射抛物面(2)、(5)通过支架(4)装在竖杆(7)的上部,U段双环振子(3)、(6)装在支架(4)上,Ⅷ段旋转场天线(8)通过天线支架(9)装在竖杆(7)的中部,Ⅵ段折合振子天线(10)通过振子架(11)装在竖杆(7)的下面,放大盒(12)装在最下部,通过馈线(13)与上述振子相连,输出信号线(电源输入线)(14)由放大盒输出至电源盒中,调试时可以转动天线,调试好后可以固定。放大盒采用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6217752.0,名称四通混合放大器的专利。下面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按照图一安装好天线,将天线固定在房屋的项部,连接天线、电源、电视机之间连线,将电源盒、电视机的电源线插在市电220V的插座上,确信接线无误,打开电视机电源开关即可进行调试,先调U段,慢慢转动天线,使U段的电视清楚。Ⅷ段是全方位接收,一般不需调试,最后调试Ⅵ段天线使Ⅵ段电视清楚即可,固定好螺丝,一次调好,永久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六星极电视天线,在U段采用六星极天线,在Ⅷ段采用旋转场天线,在Ⅵ段采用折合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避雷针(1)装在竖杆(7)的顶端,反射抛物面(2)、(5)通过支架(4)装在竖杆(7)的上部,U段双环振子(3)、(6)装在支架(4)上,Ⅷ段旋转场天线(8)通过天线支架(9)装在竖杆(7)的中部,Ⅵ段折合振子天线(10)通过振子架(11)装在竖杆(7)的下面,放大盒(12)装在最下部,通过馈线(13)与上述振子相连,输出信号线(14)由放大盒输出至电源盒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有源的,多方向的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避雷针(1)装在竖杆(7)的顶端,反射抛物面(2)、(5)通过支架(4)装在竖杆(7)的上部,U段双环振子(3)、(6)装在支架(4)上,Ⅷ段旋转场天线(8)通过天线支架(9)装在竖杆(7)的中部,Ⅵ段折合振子天线(10)通过振子架(11)装在竖杆(7)的下面,放大盒(12)装在最下部,通过馈线(13)与上述振子相连,输出信号线(电源输入线)(14)由放大盒输出至电源盒中,适合家庭使用。文档编号H01Q21/30GK2313297SQ9624735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项青松 申请人:项青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星极电视天线,在U段采用六星极天线,在Ⅷ段采用旋转场天线,在Ⅵ段采用折合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避雷针(1)装在竖杆(7)的顶端,反射抛物面(2)、(5)通过支架(4)装在竖杆(7)的上部,U段双环振子(3)、(6)装在支架(4)上,Ⅷ段旋转场天线(8)通过天线支架(9)装在竖杆(7)的中部,Ⅵ段折合振子天线(10)通过振子架(11)装在竖杆(7)的下面,放大盒(12)装在最下部,通过馈线(13)与上述振子相连,输出信号线(14)由放大盒输出至电源盒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项青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