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50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摄像机组、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每一个摄像机组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摄像机;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纵向排列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用于分别采集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通过在纵向不同高度分别配置多个摄像机组,然后通过不同高度摄像机组分别拍摄采集各自对应监控区域中车位的图像,可以实现最优化的监控区域图像采集,基于此,可以对不同监控区域图像进行联合分析,从而对监控区域中各个车位上的停车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进而可以提升路侧停车管理的精确度。而可以提升路侧停车管理的精确度。而可以提升路侧停车管理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路侧停车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管理者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会在城市道路两侧设置部分车位,方便驾车人。城市路侧停车,也称路侧占道停车或路内停车,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该类停车位的特点:车辆停放方向与道路方向一致,前后车辆会互相遮挡车牌,给管理者带来视角不佳的问题。城市的路侧停车场一般都是全开放式的停车位,车辆进出不受道闸等的约束,当前普遍由人工进行管理或辅助PDA人工管理,存在停车计费不规范、计时精度低、漏收费、乱收费、取证不足、难追溯、不能全天候管理等问题。在人工管理的情况下,每个收费员实际能管理的车位极其有限,以一个路侧平行停车(停车方向平行于道路方向,车头接车尾模式,又称一字型停车)的标准车位长6米计算,20个车位的长度在120米以上,由于该类路侧车位在车辆停稳后,存在前后遮挡视角的问题,常常难以静态观测多辆车的车牌,需要人员反复往返目标车位近距离观测取证,给管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0003]近年来部分城市试行基于地磁传感器的路侧停车管理,依靠埋设于车位的地磁传感器提供触发信号,确定泊位是否被占用。这一方案依然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地磁传感器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成车牌和车辆照片的取证。也有部分城市使用视频桩设备进行停车管理,在每个停车位部署一个低矮的视频桩设备,对车辆进行抓拍取证,存在视野范围小、容易被遮挡、光干扰严重、需要大面积破坏路面、施工量大、成本高、难以应对不规范停车等问题。
[0004]新近也出现了使用视频图像方案的路侧停车管理方案,通过在安装杆同一高度或相近的高度安装摄像机,分析图像信息来判断车辆在车位上的进出行为。然而由于图像处理和识别的特点,不同的角度图像处理和判断差异较大,以一个典型的路侧平行停车场景为例,杆位立在车位同侧或异侧的便道或绿化带上,由于车位距离杆位距离不同,在同一杆位上,远近车位的最佳观测位置是不同的,对相机的安装高度要求也不同。较为近的车位,最佳安装高度偏低,较远的车位,最佳安装高度偏高。如果相机都安装于同一高度或相近的高度,则不能实现所有泊位的最优化观测和管理,导致路侧停车管理精确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可以解决目前路侧停车管理中,用于图像采集的摄像机均位于同一高度或者相近的高度,导致只能通过同一高度或相近的高度安装的摄像机采集的图像来判断车辆在车位上的停车事件信息,而不能实现所有车位的最优化图像采集和管理的问题,以及路侧停车管理精确度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摄像机组、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每一个摄像机组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摄像机;
[0007]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纵向排列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
[0008]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用于分别采集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主控模块,所述至少一个主控模块配置在对应的摄像机组中、或者单独配置;
[0010]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像机组分别采集的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确定监控区域中各个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具体用于采集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分别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所述各个摄像机组分别对应的监控区域中的车位不同或者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各个摄像机组分别对应的监控区域与各个摄像机组在安装杆上分别对应的安装高度相匹配。
[0013]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中每一个摄像机组在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对应的监控区域为对称区域或者为非对称区域;每一个摄像机组中配置的采集不同侧监控区域图像的摄像机的数量相同或者不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配置在同一安装杆上或者分别位于不同安装杆上,所述每一个摄像机组中包含的各个摄像机安装于同一位置或者按照预设间隔安装于不同位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紧贴安装在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或者通过预置长度的横臂安装在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或者嵌入在所述安装杆内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配置在车位同侧道路区域或者车位对侧道路区域。
[0017]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包括:第一摄像机组、第二摄像机组,所述第二摄像机组按照第一预设距离纵向排列安装在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上方;
[0018]所述第一摄像机组,用于采集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第一监控区域图像,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包含的车位为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近端车位;
[0019]所述第二摄像机组,用于采集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第二监控区域图像,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包含的车位为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远端车位;
[0020]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图像或者根据第一监控区域图像和第二监控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近端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图像,确定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远端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
[0021]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还包括:第三摄像机组,所述第三摄像机组,按照第二预设距离纵向排列安装在所述第二摄像机组上方;
[0022]所述第三摄像机组,用于采集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第三监控区域图像,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包含的车位为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近端车位,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包含的车位为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中间区段车位,所述第三监控区域包含的车位为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远端车位;
[0023]所述主控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图像或者根据第一监控区域图像和第二监控区域图像或者根据第一监控区域图像和第二监控区域图像和第三监控区域
图像,确定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近端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中间区段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根据所述第三监控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或者单侧的远端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
[002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配置在所述主控模块中;
[0025]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分别采集的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
[0026]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横臂,所述横臂与所述安装杆垂直连接;
[0027]所述横臂上配置有摄像机组,所述摄像机组用于采集监控区域图像;
[0028]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摄像机组分别采集的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以及横臂上配置的摄像机组采集的监控区域图像,确定监控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摄像机组、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每一个摄像机组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摄像机;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通过预置长度的横臂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上;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用于分别采集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具体用于采集在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所述各个摄像机组分别对应的监控区域中的车位不同或者相同;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中每一个摄像机组在安装杆或者安装位两侧对应的监控区域为对称区域或者为非对称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主控模块,所述至少一个主控模块配置在对应的摄像机组中、或者单独配置;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摄像机组分别采集的各自对应的监控区域图像,确定监控区域中各个车位的停车事件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摄像机组分别对应的监控区域与各个摄像机组在安装杆上分别对应的安装高度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摄像机组中配置的采集不同侧监控区域图像的摄像机的数量相同或者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配置在同一安装杆上或者分别位于不同安装杆上,所述每一个摄像机组中包含的各个摄像机安装于同一位置或者按照预设间隔安装于不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杆或者安装位配置在车位同侧道路区域或者车位对侧道路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向多视点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摄像机组包括:第一摄像机组、第二摄像机组,所述第二摄像机组按照第一预设距离纵向排列安装在所述第一摄像机组上方;所述第一摄像机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军项炎平
申请(专利权)人: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