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底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型机器人是一种集成移动机器人和通用工业机器人两项功能为一身的新型机器人。在工业领域,通用工业机器人被称为机械臂或者机械手,主要是替代人胳膊的抓取功能;而移动机器人是替代人腿脚的行走功能。而现有的复合机器人底盘的稳定性能较差,容易使得复合机器人在搬运较重物体或行驶速度较快时发生倾斜或侧翻,影响复合机器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复合机器人底盘稳定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矩形箱,所述矩形箱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内部固连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一端贯穿矩形箱侧壁并延伸至矩形箱的内部,所述矩形箱内底面的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对应位置处驱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矩形箱内底面的两端均固连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矩形箱(250),所述矩形箱(250)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驱动轮(210),所述驱动轮(210)的内部固连有驱动轴(240),且驱动轴(240)一端贯穿矩形箱(250)侧壁并延伸至矩形箱(250)的内部,所述矩形箱(250)内底面的两端均固连有连接座(220),且连接座(220)与对应位置处驱动轴(24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矩形箱(250)内底面的两端均固连有电机一(230),且电机一(230)输出端与对应位置处驱动轴(240)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矩形箱(250)的顶部固连有固定板(100),所述固定板(10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螺孔(101),所述固定板(100)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稳固机构(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300)包括矩形框(310),所述矩形框(310)的两端均设置有矩形块(320),所述矩形块(320)的底部固连有万向轮(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320)一侧的底部均固连有L型板(322),所述L型板(322)竖直段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323),所述矩形框(3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连有连接杆(391),所述连接杆(391)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杆(390),所述螺杆(390)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螺纹孔(323)旋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器人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310)的内底部固连有电机三(380),所述电机三(38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带轮三(381),所述螺杆(390)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带轮四(392),所述带轮三(381)与带轮四(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杨胜体,张慧斌,朱彬能,陈钰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