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32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一侧和第一限位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另一侧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固定杆杆身,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操作,利用齿轮齿条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寿命长的特点。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管材牵引
,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管件生产工艺,都是先通过挤出机对管件完成挤出造型工作,在从挤出机内挤出出来后,管件就会经过冷却、定型、裁剪等多到工序来完成整个管件的生产工作。在现有的管件生产中,管件从挤出机内挤出后,因为整个生产流水线较长,为了确保管件整体能够持续的前进,这样就需要将管件上面额外的增加牵引机,确保管件受力牵引能够稳定的向后面位移。
[0003]现有的管材牵引机调整两个履带牵引架的间距一般通过两端的限位杆和螺杆螺母相互配合实行升降,由于螺杆杆身螺纹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较差,履带牵引架的重量会全部由螺杆的螺牙承受,导致螺杆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螺牙损坏率较高,进而造成履带牵引架无法调节间距,使管材的牵引力度不够或过紧,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具备方便调整履带牵引架之间的间距,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延长其升降机构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螺杆升降导致的螺牙损坏,无法调节间距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和第二履带牵引架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一侧和第一限位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另一侧固定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固定杆杆身,所述固定杆杆身贯穿机壳一侧,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和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一端设置有转把,所述齿轮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固定于固定轴轴身,所述棘轮顶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所述按压轴一端和机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另一端贯穿机壳并延伸至外界,所述棘爪爪尖一侧和机壳之间安装有弹簧片,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固定杆之间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以及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固定杆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杆杆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两端和第二限位杆杆身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分别和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固定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两端均设置有导管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固定杆底部固定有箱体。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底部四角处安装有带刹脚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转动转把,带动固定轴转动,当固定轴转动时带动轴身上的齿轮转动,利用齿轮和齿条啮合实现履带牵引架的升降,当履带牵引架调整到适宜高度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住固定轴,防止其转动即可实现固定,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技术利用固定杆和第一限位杆使履带牵引架两侧受力,使其受力均匀,易操作,且利用齿轮齿条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减震弹簧在第一履带牵引架下降时,起到缓冲承重的作用,防止下降速度过快。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机壳靠近棘轮一侧的剖视图;
[0019]图中:1、第一限位杆;2、棘爪;3、导管辊;4、带刹脚轮;5、箱体;6、第二限位杆;7、第一履带牵引架;8、第二履带牵引架;9、齿条;10、机壳;11、转把;12、减震弹簧;13、按压轴;14、固定轴;15、齿轮;16、固定杆;17、弹簧片;18、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7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一侧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另一侧固定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条9,所述齿条9固定于固定杆16杆身,所述固定杆16杆身贯穿机壳10一侧,所述机壳
10内部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和齿条9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通过轴承和机壳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4一端设置有转把11,所述齿轮15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18,所述棘轮18固定于固定轴14轴身,所述棘轮18顶部设置有棘爪2,所述棘爪2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13,所述按压轴13一端和机壳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13另一端贯穿机壳10并延伸至外界,所述棘爪2爪尖一侧和机壳10之间安装有弹簧片17,所述第二履带牵引架8分别和第一限位杆1、固定杆16之间固定,本实施方案中,本技术通过转动转把11,带动固定轴14转动,当固定轴14转动时带动轴身上的齿轮15转动,利用齿轮15和齿条9啮合实现履带牵引架的升降,当履带牵引架调整到适宜高度时,利用固定组件固定住固定轴14,防止其转动即可实现固定,相对比现有的螺杆升降,本技术易操作,利用齿轮15齿条9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
[0023]为了起到缓冲承重的作用,防止第一履带牵引架7下降速度过快,本实施例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动力稳定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和第二履带牵引架(8)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以第一履带牵引架(7)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一侧和第一限位杆(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履带牵引架(7)另一侧固定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齿条(9),所述齿条(9)固定于固定杆(16)杆身,所述固定杆(16)杆身贯穿机壳(10)一侧,所述机壳(10)内部设置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和齿条(9)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轴孔处固定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通过轴承和机壳(10)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4)一端设置有转把(11),所述齿轮(15)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棘轮(18),所述棘轮(18)固定于固定轴(14)轴身,所述棘轮(18)顶部设置有棘爪(2),所述棘爪(2)轴孔处固定有按压轴(13),所述按压轴(13)一端和机壳(10)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按压轴(13)另一端贯穿机壳(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炜琪刘庆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茂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