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cro-LED驱动背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04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c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cro

LED驱动背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Micro

LED显示
,具体为一种Micro

LED驱动背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Micro

LED显示技术逐渐发展,其相对OLED及LCD技术在性能上均有明显提高,具有对比度高,亮度高,色域高,响应速度快等一系列优势。但Micro

LED显示技术在巨量转移与键合上尚有许多问题限制其发展。
[0003]目前主流的Micro

LED芯片是通过在蓝宝石晶圆上生长,通过激光剥离将Micro

LED芯片取下通过巨量转移至驱动基板经键合过程后形成显示面板
[0004]现有的Micro

LED按照芯片结构划分,主要有正装,倒装,垂直三种芯片结构类型;由于倒装结构芯片的电极可以直接通过焊料与驱动基板相连,键合过程较简单,因此其目前是Micro

LED显示技术中的主流方案。随着Mic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cro

LED驱动背板结构,包括玻璃基板(1)、Micro

LED芯片(2)和内驱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驱动基板包括第一金属层(31)、栅极绝缘层(32)、半导体有源层(33)、第二金属层(34)和钝化层(35),所述第一金属层(31)设于玻璃基板(1)上并通过栅极绝缘层(32)绝缘覆盖,所述半导体有源层(33)和第二金属层(34)设于栅极绝缘层(32)上且第二金属层(34)的底端穿过栅极绝缘层(32)上的第一开孔(321)与第一金属层(31)连接,钝化层(35)设于栅极绝缘层(32)上并对半导体有源层(33)和第二金属层(34)绝缘覆盖;所述钝化层(35)上设有金属电极(4)且金属电极(4)的底端穿过钝化层(35)设置的第二开孔(351)与第二金属层(34)连接,所述钝化层(35)上设有第一有机绝缘层(41),第一有机绝缘层(41)对金属电极(4)覆盖并设有对金属电极(4)漏出的凹槽(21);所述Micro

LED芯片(2)设于凹槽(21)内部,所述第一有机绝缘层(41)设有对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正宇宋安鑫李元行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