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80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其中:包括大腿护套部、膝盖护套部和小腿护套部,大腿护套部包括上固定圈、上外侧环面和上内侧环面,上外侧环面和上内侧环面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上充液腔,膝盖护套部包括膝盖护套环面,膝盖护套环面上端设置上密封环,下端设置下密封环,膝盖护套部位于膝盖位置,上密封环能密封套在膝盖上部,下密封环能密封套在膝盖下部,使得膝盖护套环面、上密封环、下密封环组成膝盖浸液腔,小腿护套部包括下固定圈、下外侧环面和下内侧环面,下外侧环面和下内侧环面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下充液腔,下外侧环面上开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很好的与患者腿部贴合,对膝盖产生均匀的压力。对膝盖产生均匀的压力。对膝盖产生均匀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腿部压力护套是一种能对腿部进行加压的护套结构,具有对小腿、膝盖、大腿进行加压按摩的功能,适用于预防在骨科、创伤、泌尿和普通外科手术期间由于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存在而出现的深静脉血栓以及膝盖关节损伤,它也适用于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和普通内科、产科在内的其他患者群体。
[0003]现有的腿部压力护套大部分采用气囊结构,以气囊包裹患者大腿下部、膝关节以及小腿,然后通过对气囊充气实现对患者腿部加压按摩的目的。然而,由于人体膝盖的结构问题,患者的腿部弯曲时,腘窝以及腘窝两侧位置的气囊会折叠弯曲,无法与皮肤很好的接触,造成腿部压力护套无法完全包裹膝关节位置,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其中:包括大腿护套部、膝盖护套部和小腿护套部,
[0007]大腿护套部包括上固定圈、上外侧环面和上内侧环面,上外侧环面和上内侧环面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上充液腔,上外侧环面上开设有充液口,充液口与上充液腔连通,上固定圈固定在大腿上,
[0008]膝盖护套部包括膝盖护套环面,膝盖护套环面上端设置上密封环,下端设置下密封环,膝盖护套部位于膝盖位置,上密封环能密封套在膝盖上部,下密封环能密封套在膝盖下部,使得膝盖护套环面、上密封环、下密封环组成膝盖浸液腔,
[0009]小腿护套部包括下固定圈、下外侧环面和下内侧环面,下外侧环面和下内侧环面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下充液腔,下外侧环面上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下充液腔连通,下固定圈固定在小腿上,
[0010]上充液腔与膝盖浸液腔通过上通孔连通,下充液腔与膝盖浸液腔通过下通孔连通。
[0011]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12]上述的上固定圈为橡皮筋。
[0013]上述的上固定圈由上下两圈平行的橡皮筋圈一组成,这两圈橡皮筋圈一相互固定,且能分别密封套设在大腿上。
[0014]上述的下固定圈为橡皮筋。
[0015]上述的下固定圈由上下两圈平行的橡皮筋圈二组成,这两圈橡皮筋圈二相互固定,且能分别密封套设在小腿上。
[0016]上述的上内侧环面、膝盖护套环面和下内侧环面均为硅胶材料制作。
[0017]上述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由橡皮筋制作。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在膝盖部位设置了膝盖浸液腔,使膝盖部位直接与液体接触,以液体与膝盖部位接触,因此,当患者膝盖不管如何弯曲,膝盖的正面和反面都能受到相应的压力,不会出现传统的气囊无法完美包裹膝关节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名称:大腿护套部1、上固定圈11、上外侧环面12、上内侧环面13、上充液腔14、充液口15、膝盖护套部2、上密封环21、下密封环22、膝盖护套环面23、小腿护套部3、下固定圈31、下外侧环面32、下内侧环面33、下充液腔34、出液口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本实施例的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其中:包括大腿护套部1、膝盖护套部2和小腿护套部3,
[0025]大腿护套部1包括上固定圈11、上外侧环面12和上内侧环面13,上外侧环面12和上内侧环面13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上充液腔14,上外侧环面12上开设有充液口15,充液口15与上充液腔14连通,上固定圈11固定在大腿上,
[0026]膝盖护套部2包括膝盖护套环面23,膝盖护套环面23上端设置上密封环21,下端设置下密封环22,膝盖护套部2位于膝盖位置,上密封环21能密封套在膝盖上部,下密封环22能密封套在膝盖下部,使得膝盖护套环面23、上密封环21、下密封环22组成膝盖浸液腔,
[0027]小腿护套部3包括下固定圈31、下外侧环面32和下内侧环面33,下外侧环面32和下内侧环面33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下充液腔34,下外侧环面32上开设有出液口35,出液口35与下充液腔34连通,下固定圈31固定在小腿上,
[0028]上充液腔14与膝盖浸液腔通过上通孔连通,下充液腔34与膝盖浸液腔通过下通孔连通。
[0029]实施例中,上固定圈11为橡皮筋。
[0030]实施例中,上固定圈11由上下两圈平行的橡皮筋圈一组成,这两圈橡皮筋圈一相互固定,且能分别密封套设在大腿上。
[0031]实施例中,下固定圈31为橡皮筋。
[0032]实施例中,下固定圈31由上下两圈平行的橡皮筋圈二组成,这两圈橡皮筋圈二相互固定,且能分别密封套设在小腿上。
[0033]实施例中,上内侧环面13、膝盖护套环面23和下内侧环面33均为硅胶材料制作。
[0034]实施例中,上密封环21和下密封环22由橡皮筋制作。
[0035]本技术的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是一种直接让护理液接触膝盖,从而解决传统的腿部压力按摩护套在患者的腿部弯曲时,腘窝以及腘窝两侧位置的气囊会折叠弯曲,
无法与皮肤很好的接触的问题。
[0036]使用时,将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套在腿上,大腿护套部1位于大腿处,膝盖护套部2位于膝盖处,小腿护套部3位于小腿处,通过上固定圈11和下固定圈31固定住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然后从充液口15向上充液腔14注入护理液,护理液充盈上充液腔14、膝盖浸液腔和下充液腔34,达到一定压力后,开始根据需要有节律的向充液口15注入护理液以及从出液口35抽出护理液,弯折、移动患者的腿部,完成患者的腿部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膝盖部位是浸没在护理液中的,不存在腘窝以及腘窝两侧位置不受液压的问题。
[0037]护理完成后,从出液口35抽出护理液,将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从患者腿上卸下。
[003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压力按摩护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大腿护套部(1)、膝盖护套部(2)和小腿护套部(3),大腿护套部(1)包括上固定圈(11)、上外侧环面(12)和上内侧环面(13),上外侧环面(12)和上内侧环面(13)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上充液腔(14),上外侧环面(12)上开设有充液口(15),充液口(15)与上充液腔(14)连通,上固定圈(11)固定在大腿上,膝盖护套部(2)包括膝盖护套环面(23),膝盖护套环面(23)上端设置上密封环(21),下端设置下密封环(22),膝盖护套部(2)位于膝盖位置,上密封环(21)能密封套在膝盖上部,下密封环(22)能密封套在膝盖下部,使得膝盖护套环面(23)、上密封环(21)、下密封环(22)组成膝盖浸液腔,小腿护套部(3)包括下固定圈(31)、下外侧环面(32)和下内侧环面(33),下外侧环面(32)和下内侧环面(33)共同合围形成密封的下充液腔(34),下外侧环面(32)上开设有出液口(35),出液口(35)与下充液腔(34)连通,下固定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翠云徐蓉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