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瘀血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瘀血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瘀血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瘀血的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折磨。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杯血”、“蓄血”、“败血”、“污血”等。
[0003]通常,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导致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体表瘀血,体表瘀血是一种常见的淤血,体表瘀血的临床表现有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呈青紫,拒按等等。体表瘀血常常采用将活血散瘀药物涂抹在瘀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治疗,然而,由于药物的吸收受到皮肤的屏障作用,皮肤的血管对活血散瘀药物的吸收率低,因此,单单将活血散瘀药物涂抹在瘀血部位的皮肤上具有药物治疗效果低和起效速度慢等缺点,而且瘀血是一种恶血,仅仅在瘀血部位的皮肤上施用药物无法将已经发生的瘀血抽出。此外,虽然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然而,现有的拔罐疗器仅仅起到单纯的拔罐作用,无法将已经发生的瘀血抽出,且也无法同时实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药物的施用,虽然,可以先对瘀血部位的皮肤进行拔罐,然后在拔罐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瘀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下方开口的罐体(1)和注射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抽气阀(2)和泄压孔(3),所述的泄压孔上设置有塞头(4);所述罐体的外底壁上设有细管(5)和凸起(6),所述的凸起位于所述的细管的管腔内,所述的细管(5)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罐体(1)的外底壁相连,所述细管的管腔内设有滑动塞(7),所述的滑动塞与所述细管(5)的管腔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滑动塞(7)的一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8)与所述罐体的外底壁连接,所述的滑动塞(7)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杆(9)相连,所述的第一推杆(9)与推柄(10)连接,通过所述推柄(10)推动所述第一推杆(9)带动所述滑动塞沿所述细管(5)的管腔内壁自由滑动;所述的细管(5)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进液管(11)的一端管口相通,所述的进液管(11)的另一端管口与瓶体(12)相通;所述的第二通孔与出液管(13)的一端管口相通,所述的出液管(13)的另一端管口位于所述罐体(1)的罐腔内;所述的滑动塞(7)设有通道(14),所述的通道(14)包括第一通道口(15)和第二通道口(16),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孔大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大小、所述第一通道口的口大小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口大小相同;当所述推柄(10)未推动所述第一推杆(9)时,所述的滑动塞(7)将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堵塞,当所述推柄(10)推动所述第一推杆(9)且所述滑动塞(7)与所述的凸起(6)接触时,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完全相通;所述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20)、第二推杆(21)、第一活塞(22)和注射针头,所述的第二推杆(21)与所述的第一活塞(22)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塞(22)与所述的所述注射器筒(20)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推杆(21)推动所述的第一活塞(22)沿所述注射器筒(20)的内壁自由滑动,所述的注射器筒(20)的前端设有一注射器嘴(23);所述的注射针头包括注射针(24)和针柄(25),所述的注射针(24)与所述的针柄(25)连接,所述的针柄(25)设有一凹孔(26),所述的注射针(24)与所述的凹孔(26)相通,所述的注射器嘴(23)与所述的凹孔(26)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罐体(1)的底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密封塞(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