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祛湿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湿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折磨。湿病指因湿而引起的病症,湿为重浊粘腻之邪,湿气导致气滞血瘀,带来身重体酸、关节疼痛等不利反应。
[0003]对于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常常采用拔罐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拔罐疗法利用负压将体内的湿气等毒素拔出,以达到祛湿、行气活血等效果。然而,现有的拔罐疗器仅仅起到单纯的拔罐作用,对于需要同时采用祛湿药物时,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先进行拔罐,然后在拔罐处的皮肤施用祛湿药物,然而,对于这种给药方式,当拔罐器移开皮肤后,皮肤处的血管收缩和血液流动降低,施用的祛湿药物吸收降低,无法有效吸收发挥疗效;第二,先在风湿部位的皮肤施用祛湿药物,然后在再进行拔罐,然而,对于这种给药方式,给药量低,且在拔罐的过程中无法持续给药,限制了给药量,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过程中,难以同时拔罐和施用祛湿药物,从而限制了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祛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方开口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抽气阀(2)和泄压孔(3),所述的泄压孔上设置有塞头(4);所述罐体的外底壁上设有细管(5)和凸起(6),所述的凸起位于所述细管(5)的管腔内,所述的细管(5)的一端管口与所述罐体(1)的外底壁相连,所述细管(5)的管腔内设有滑动塞(7),所述的滑动塞(7)与所述细管(5)的管腔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的滑动塞(7)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8)与所述罐体(1)的外底壁连接,所述的滑动塞(7)的另一端与推杆(9)相连,所述的推杆(9)与推柄(10)连接,通过所述推柄(10)推动所述推杆(9)带动所述滑动塞沿所述细管的管腔内壁自由滑动;所述的细管(5)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进液管(11)的一端管口相通,所述的进液管(11)的另一端管口与瓶体(12)相通;所述的第二通孔与出液管(13)的一端管口相通,所述的出液管(13)的另一端管口位于所述罐体(1)的罐腔内;所述的滑动塞(7)设有通道(14),所述的通道(14)包括第一通道口(15)和第二通道口(16),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孔大小、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大小、所述第一通道口的口大小和所述第二通道口的口大小相同;当所述推柄(10)未推动所述推杆(9)时,所述的滑动塞(7)将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堵塞,当所述推柄(10)推动所述推杆(9)且所述滑动塞(7)与所述的凸起(6)接触时,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道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