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41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包括双套管和袋体,袋体上设有可粘贴在患者穿刺口周围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上设有开口连通袋体内部,袋体的底部设有袋口,经穿刺口引出患者体外的双套管从底盘上的开口、袋口穿出后能够连接负压装置,双套管的外管和袋口通过扎带扎紧,外管和袋口以及袋口和扎带之间均设有粘贴棉,粘贴棉粘贴在外管上或者袋口的外侧面上;袋体上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密封盖。本技术的渗液收集装置可有效收集穿刺处周围渗液,便于观察渗液变化情况,且计量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iouspancrealicnecrosis,ipn)属于深部软组织脓肿,既往亦称为胰腺脓肿,它是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第二个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医学证据的陆续发布,微创“step-up”方式已经成为ipn的首选治疗策略。采取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为“step-up”方式的第二阶梯,多采用m10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5-7d后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如一般状况不能改善或出现病情加重的表现, 下一步经双套管冲洗后形成的窦道行内镜下清创术。内镜下清创术治疗结束后,再次经窦道放双套管继续行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抑或外科干预。

2、近两年,已实施胰腺脓肿清创外引流术近百例,根据胰腺脓肿清创引流升阶梯治疗原则,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使部分坏死组织液化稀释并清除术后残留或新产生的坏死组织。方法为双套管置入后,为防止管道滑脱,会在穿刺处给予缝线。然而,脓腔内的脓液含有大量消化酶的坏死物,因高腹内压、液化坏死物多等原因,常常会出现脓液腐蚀引流管口皮肤的现象,缝线处的皮肤也无法幸免,周围组织会被腐蚀脱线,同时渗液较多也会使引流管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3、对于上述现存现象,临床采取措施如下:

4、(1)需频繁换药换衣服:频繁换药会致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不利于临床工作。且渗液外渗至纱布敷料、衣服、床单时,无法准确记录渗液的量。而渗液较多时需协助反复更换潮湿的床垫、衣裤等,使病人无法安心休息,增加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

5、(2)使用多种护肤品:刺激性皮炎需要多次换药,为防止皮肤腐蚀严重,减少渗液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多使用皮肤保护剂,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6、现有的造瘘袋多为泌尿科专用、粪便收集类等,若使用在该处,常需要将造瘘袋开窗,穿出引流管后再用无菌贴膜外贴。这样使用后,患者怕渗漏而不敢移动、翻身,且不能保证每次修剪的完美或不渗漏,贴膜会受渗液影响而失去粘贴意义,因此需要时时刻刻观察有无渗漏,此法在换药的基础上减少了渗液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时间,并不方便。

7、现有专利cn 215900689 u,cn 218515955 u均是将引流管末端放在造瘘袋内实现真空。而双套管具有内外两层管道,且质地较硬且长,管道末端需要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在0.02-0.04mpa负压下持续低负压吸引,无法像上述公开专利技术一样,将双套管的末端放在袋内实现真空,也无法用于双套管冲洗时穿刺处周围的渗液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1、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

3、2.技术方案:

4、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包括双套管和袋体,袋体上设有可粘贴在患者穿刺口周围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上设有开口连通袋体内部,袋体的底部设有袋口,经穿刺口引出患者体外的双套管从底盘上的开口、袋口穿出后能够连接负压装置,双套管的外管和袋口通过扎带扎紧,外管和袋口以及袋口和扎带之间均设有粘贴棉,粘贴棉粘贴在外管上或者袋口的外侧面上;袋体上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密封盖。

5、进一步地,所述袋口前沿和外管的连接处缠绕有多圈密封胶带。

6、进一步地,所述双套管还包括内管,内管和外管尾端封口,内管和外管靠近其尾端的位置均设有均匀孔;内管的前端口用于连接负压装置,内管的尾端从外管前端口插入外管底部,外管的前端口通过密封件密封,密封件上设有通气口和冲洗口,通气口和冲洗口连通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夹层。

7、优选地,袋体采用透明材质。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中部的内螺纹套件,外管的前端口设有外螺纹套件,外螺纹套件和内螺纹套件通过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外圈设有一圈无纺布粘边,无纺布粘边上设有一层保护贴膜,底盘上涂覆有粘贴型敷料,粘贴型敷料上设有剥离纸。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连通袋体内部的集液管,集液管紧贴袋体内侧壁设置,集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袋体的两个内侧壁中段以上高度位置,集液管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小孔。

11、3.有益效果:

12、(1)可有效收集穿刺处周围渗液,便于观察渗液变化情况,且计量准确。

13、(2)通过袋体收集渗液,渗液与皮肤无法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局部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14、(3)明显减少医护换药频次,为临床工作节约了很多时间。

15、(4)患者翻身等不影响局部渗液渗漏等,减少了更换潮湿衣裤的频次,患者感舒适。也减少了多种皮肤保护剂使用的费用,减轻了患者心理、经济负担。

16、(5)通过设置内部集液管收集渗液,不受患者体位影响,无论袋体贴的方向是与人体平行还是垂直,倾倒或者吸取渗液时都可以正常流出,不用反复挤压袋体内渗液至出口,从而减少感染几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套管和袋体,袋体上设有可粘贴在患者穿刺口周围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上设有开口连通袋体内部,袋体的底部设有袋口,经穿刺口引出患者体外的双套管从底盘上的开口、袋口穿出后能够连接负压装置,双套管的外管和袋口通过扎带扎紧,外管和袋口以及袋口和扎带之间均设有粘贴棉,粘贴棉粘贴在外管上或者袋口的外侧面上;袋体上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前沿和外管的连接处缠绕有多圈密封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套管还包括内管,内管和外管尾端封口,内管和外管靠近其尾端的位置均设有均匀孔;内管的前端口用于连接负压装置,内管的尾端从外管前端口插入外管底部,外管的前端口通过密封件密封,密封件上设有通气口和冲洗口,通气口和冲洗口连通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夹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袋体采用透明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中部的内螺纹套件,外管的前端口设有外螺纹套件,外螺纹套件和内螺纹套件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外圈设有一圈无纺布粘边,无纺布粘边上设有一层保护贴膜,底盘上涂覆有粘贴型敷料,粘贴型敷料上设有剥离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连通袋体内部的集液管,集液管紧贴袋体内侧壁设置,集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袋体的两个内侧壁中段以上高度位置,集液管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小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套管和袋体,袋体上设有可粘贴在患者穿刺口周围皮肤上的底盘,底盘上设有开口连通袋体内部,袋体的底部设有袋口,经穿刺口引出患者体外的双套管从底盘上的开口、袋口穿出后能够连接负压装置,双套管的外管和袋口通过扎带扎紧,外管和袋口以及袋口和扎带之间均设有粘贴棉,粘贴棉粘贴在外管上或者袋口的外侧面上;袋体上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前沿和外管的连接处缠绕有多圈密封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管穿刺周围渗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套管还包括内管,内管和外管尾端封口,内管和外管靠近其尾端的位置均设有均匀孔;内管的前端口用于连接负压装置,内管的尾端从外管前端口插入外管底部,外管的前端口通过密封件密封,密封件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娟王倩曹燕平杨华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