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辊筒用管材,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辊筒用管材辅助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辊筒是指机械中圆筒状可以转动的物体,机械中常用动力源(例如电机)驱动辊筒,带动其他材料前进,或是利用辊筒产生压力对材料进行加工。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7316115u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辊筒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后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所述底座的上端位于第一固定架的前方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表面粘贴有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底座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刻度尺,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杠。
3、诸如上述辊筒的加工设备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辊筒原料(如:无缝钢管等管材)转移至加工设备上,现有转移流程,大多采用手工上料,其上料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4、其一,钢制原料,导致手动上料劳动强度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供料部分、上料部分、转移部分、供给部分、中转框部分(501)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101)、供料座(102)和传输座(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升降装置二(401)设置于基座(101)内,位于长方形通孔一下方;转移盒结构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401)的活动端上,位于长方形通孔一上方,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和防护侧板(403);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上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防护侧板(403)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的上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供料部分、上料部分、转移部分、供给部分、中转框部分(501)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101)、供料座(102)和传输座(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升降装置二(401)设置于基座(101)内,位于长方形通孔一下方;转移盒结构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401)的活动端上,位于长方形通孔一上方,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和防护侧板(403);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上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防护侧板(403)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402)的上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辊轴一(105)设置于供料座(102)内、基座(101)上;滚轮一(106)设置于供料座(102)内,且位于电动辊轴一(105)的右侧;推杆电机一(107)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101)上,其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销孔一内,其活动端上还设置推块一;推块一位于供料座(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材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升降装置一(201)设置于基座(101)内,位于长方形通孔二下方,其活动端设置活动载板一(202);活动载板一(202)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二内,其上设置圆形安装通孔二;真空吸盘(203)设置于活动载板一(202)上;压缩机与真空吸盘(203)之间通过电磁阀连接;推杆电机二设置于基座(101)内,位于长方形通孔三下方;闸板一(204)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上,且滑动连接于长方形通孔三内;推杆电机四(205)通过安装架设置于供料座(102)的前侧板上,其活动端上设置“l”形活动推块(206);“l”形活动推块(206)位于供料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素清,曹萍,黄明根,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纳斯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