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0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包括:大腿托板、小腿托板、支座和角度尺,所述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相向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角度尺设置在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铰接部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板前端一侧设置有与角度尺相配合的角度指针,用于精确指示小腿的屈曲角度;所述大腿托板底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装置,所述小腿托板底端铰接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支撑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底部均可拆卸式插接固定在支座上,所述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前端均连接有盖被,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伸直抬高和屈曲抬高且具有保暖功能的膝关节术后抬高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


技术介绍

1、膝关节术后,需要抬高下肢,以加速血液流动,利于下肢消肿,减轻疼痛,促进康复;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伸直抬高,还有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屈曲抬高;目前,临床上针对膝关节术后抬高常常采用绷带吊腿的方式,这种方式稳定性不好,而且需要在病床上安装吊架,操作步骤繁琐;其中,针对屈曲抬高,无法很好的精确控制下肢屈曲的角度,只能凭医护人员的经验来控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由于采用绷带吊腿的方式进行抬高,患者小腿和大腿很大一分部暴露在外面,无法保暖;如果采用病床的被子盖住,无法全面覆盖大腿和小腿,同时由于患者的大腿小腿都处于悬空状态,被子的重量会全部压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上,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包括:大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托板(1)、小腿托板(6)、支座(18)和角度尺(21),所述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相向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角度尺(21)设置在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铰接部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板(6)前端一侧设置有与角度尺(21)相配合的角度指针(22),用于精确指示小腿的屈曲角度;所述大腿托板(1)底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装置,所述小腿托板(6)底端铰接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支撑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底部均可拆卸式插接固定在支座(18)上,所述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前端均连接有盖被(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托板(1)、小腿托板(6)、支座(18)和角度尺(21),所述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相向的一侧相互铰接,所述角度尺(21)设置在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铰接部的前端,所述小腿托板(6)前端一侧设置有与角度尺(21)相配合的角度指针(22),用于精确指示小腿的屈曲角度;所述大腿托板(1)底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一支撑装置,所述小腿托板(6)底端铰接有高度可调节的第二支撑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的底部均可拆卸式插接固定在支座(18)上,所述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前端均连接有盖被(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托板(1)和小腿托板(6)顶端均开设有u形槽,所述大腿托板(1)的u形槽内嵌设有大腿垫块(2),所述小腿托板(6)的u形槽内嵌设有小腿垫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一(4),所述铰接轴一(4)设置有两个,所述大腿托板(1)左侧上部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3),所述小腿托板(6)右侧上部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5),两个第一支架(3)与两个第二支架(5)通过两个铰接轴一(4)分别相互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膝关节术后抬高可调节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一(4)与第一支架(3)固定连接,前部的铰接轴一(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0),所述连接座(20)前端固定连接有角度尺(21),所述角度尺(21)的角度范围为0-90°,所述角度指针(22)设置在小腿托板(6)前端靠近角度尺(21)的一侧。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笛章静杭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