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89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一子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二子同步轮;第一子同步轮与对应的第二子同步轮上下布置;干燥隧道,干燥隧道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均位于干燥隧道的外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磁吸体,第二环形体设置有若干第二磁吸体,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上下布置。区别于传送带传输,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使得物料反正面皆暴露于舱体内,以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果和效率。燥的效果和效率。燥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的常用品,布料加工过程离不开纺织、染色、干燥等过程。面对日益升级的布料品质,比如天然蚕丝,天然胶原等不耐高温的布料,传统的高温隧道烘干会破坏布料纤维结构,而上述的加工但凡经过隧道,大部分都需要采用输送带的方式来输送基材,但是基材在输送过程中贴附在输送带上,进而会造成基材上下表面干燥效果不一,导致干燥效果较差且干燥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使得物料悬空,上下面皆暴露在作业隧道的传输方式从而提高干燥效果和效率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实现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悬空输送物料,使得物料反正面皆暴露于舱体内,以提高对物料干燥的效果和效率。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包括:
[0005]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一子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二子同步轮;所述第一子同步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同步轮上下布置;
[0006]干燥隧道,所述干燥隧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均位于所述干燥隧道的外部;
[0007]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磁吸体,所述第二环形体设置有若干第二磁吸体,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上下布置;
[0008]其中,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体,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磁吸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体在相互靠近后形成磁吸夹持空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体为电磁铁,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所述第一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一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缆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进口处接通所述第一导电线缆、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出口的外部断开所述第一导电线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吸体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环形体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缆,所述第二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二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吸体与所述第二导电线缆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
第二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二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进口处接通所述第二导电线缆、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出口的外部断开所述第二导电线缆。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体和所述第二磁吸体均为电磁铁,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所述第一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一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二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通过在安装支架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同步轮,而输送机构能够利用环形体来安装磁吸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下布置的两个环形体上配置的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相互靠近后,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将吸合在一起,进而使得所需传输的布料夹持在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之间,而布料仅是边缘被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夹持住,布料整体处于悬空状态在干燥隧道内输送,以使得布料上下表面均无接触,完全暴露了于隧道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干燥处理,实现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悬空输送物料,以提高干燥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干燥隧道10;
[0022]安装支架11;
[0023]第一同步轮111、第二同步轮112;
[0024]输送机构12;
[0025]第一环形体121、第二环形体122、第一磁吸体123、第二磁吸体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包括:
[0028]安装支架11,安装支架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轮111和第二同步轮112,第一同步轮111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安装支架11两侧的第一子同步轮,第二同步轮112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安装支架11两侧的第二子同步轮;所述第一子同步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同步轮上下布置;
[0029]干燥隧道10,干燥隧道10设置在安装支架11上,第一同步轮111和第二同步轮112均位于干燥隧道10的外部;
[0030]输送机构12,输送机构12包括第一环形体121和第二环形体122,第一环形体12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磁吸体123,第二环形体122设置有若干第二磁吸体124,第一环形体121和第二环形体122上下布置;
[0031]其中,位于安装支架11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第一同步轮111上设置有第一环形体
121,位于安装支架11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第二同步轮112上设置有第二环形体122,第一磁吸体123与对应的第二磁吸体124在相互靠近后形成磁吸夹持空间。
[0032]具体的,当布料需要进行输送干燥时,布料从干燥隧道10的进口进入到干燥隧道10内,同时,布料两侧的边缘将被对应侧配置的第一磁吸体123和第二磁吸体124夹持住,进而使得布料悬空在干燥隧道10内并向前输送。其中,第一同步轮111、第二同步轮112则可以通过电机等方式驱动转动,以使得第一环形体121和第二环形体122同步运转。
[0033]由于布料仅是两侧的边缘被间隔的夹持住,而布料整体处于悬空状态,进而使得布料上下表面均能够获得良好的干燥处理,以提高干燥效率和干燥效率。
[0034]其中,对于第一磁吸体123和第二磁吸体124的表现实体有多种方式,一下举例说明。
[0035]第一磁吸体123为电磁铁,第一环形体12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未图示),所述第一导电电缆与第一磁吸体123选择性地电连接。
[0036]具体的,第一磁吸体123采用电磁铁,当布料移动到干燥隧道10的进口处,布料的对应侧的边缘将位于上下布置的第一磁吸体123和第二磁吸体124之间。此时,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电缆将给第一磁吸体123供电,以使得第一磁吸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一子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二子同步轮;所述第一子同步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同步轮上下布置;干燥隧道,所述干燥隧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均位于所述干燥隧道的外部;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磁吸体,所述第二环形体设置有若干第二磁吸体,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上下布置;其中,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体,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磁吸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体在相互靠近后形成磁吸夹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悬浮镂空式隧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体为电磁铁,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所述第一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一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曹营王佳佳张麟赵爱军路思瑶孙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韩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