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995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处理系统,包括:放卷机、纳米涂料设备和干燥设备,所述放卷机、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依次布置;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包括两个支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两个印刷组件;所述干燥设备包括输送机构和干燥隧道,所述干燥隧道包括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负压干燥隧道,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所述负压干燥隧道沿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其中,布料经由所述放卷机开卷后依次进入到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中。实现布料处理系统连续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料处理系统连续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料处理系统连续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料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布料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纺织领域是一个成熟领域,布料加工过程离不开漂洗,染色等前序步骤,经过前序步骤之后,布匹的干燥处理环节是影响后续生产的核心关键,布匹处理的方式,效率,能耗,品控决定了整个生产链条生产成品的产能、品质与成本,从而影响着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常规技术的布料一般先浸泡在盛放液体辅料的水池中进行前处理,然后,在放入到烘干箱中进行烘干操作。这样,便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导致生产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实现连续式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处理系统,实现布料处理系统连续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处理系统,包括:放卷机、纳米涂料设备和干燥设备,所述放卷机、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依次布置;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包括两个支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两个印刷组件,两个所述支座相对布置,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其中一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另一所述支座上;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储料仓和印刷板,所述印刷板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仓口上,所述印刷板与所述储料仓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态辅料的储液腔,所述印刷板上设置有若干纳米孔;两个所述印刷板上下相对布置,其中一所述印刷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另一个所述印刷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所述干燥设备包括输送机构和干燥隧道,所述干燥隧道包括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负压干燥隧道,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所述负压干燥隧道沿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输送机构贯穿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所述负压干燥隧道;所述硅胶干燥隧道中设置有硅胶干燥剂,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配置有中空舱体,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内设置有多条交错排列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中空舱体连通,所述中空舱体用于盛放液氮,所述负压干燥隧道上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用于抽吸所述负压干燥隧道内的空气以在所述负压干燥隧道内形成负压;其中,布料经由所述放卷机开卷后依次进入到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中。
[0005]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涂料设备还包括底座和两根导向杆,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两根所述导向杆竖向并排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印刷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插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中。
[0006]进一步的,沿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上,所述干燥设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每个所述硅胶干燥隧道中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可循环使用的所述硅胶干燥剂;
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上,所述开放式负压低温干燥设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
[0007]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干燥隧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连接,所述负压干燥隧道的第一端口还设置有可开关的隔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干燥隧道中还设置有电加热器和超导热管,所述超导热管与所述电加热器导热连接,所述超导热管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部和下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还包括外壳和保温层,所述中空舱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空舱体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干燥隧道的一侧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一门体,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的两端部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二门体,所述负压干燥隧道的第二端口还设置有可开关的第三门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一子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包括相对设置并分布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第二子同步轮;所述第一子同步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子同步轮上下布置;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第一环形体和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磁吸体,所述第二环形体设置有若干第二磁吸体,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上下布置;其中,所述干燥隧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均位于所述干燥隧道的外部;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体,位于所述安装支架同一侧两端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体,所述第一磁吸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吸体在相互靠近后形成磁吸夹持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体为电磁铁,所述第一环形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所述第一导电电缆与所述第一磁吸体选择性地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线缆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进口处接通所述第一导电线缆、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磁吸体移动到所述干燥隧道的出口的外部断开所述第一导电线缆。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布料处理系统,通过采用放卷机对布卷进行开卷操作,布料开卷后先进入到纳米涂料设备中涂覆液态辅料,而纳米涂料设备采用两个印刷板夹持布料的方式将定量的液态辅料从纳米孔中输出,以使得布料均匀吸附液态辅料并减少浪费,而布料在吸附液态辅料后将由输送机构将布料输送至干燥隧道中,硅胶干燥隧道中配置有硅胶干燥剂形成极其干燥的作业环境,加速水分从高湿度向低湿度转移,而从硅胶干燥隧道输出的物品进入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利用冷井原理进行冻干处理,最后,通过负压干燥隧道内形成了低湿度、低气压、空气高流速的作业环境,高速的气流与明显的干湿度差能快速带走布料内的水分,这样,便可以使得布料能够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布料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干燥设备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的剖视图;图7为图1中新型纳米涂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纳米涂料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干燥设备100、纳米涂料设备200、放卷机300;输送机构1;安装支架11;第一同步轮111、第二同步轮112;循环组件12;第一环形体121、第二环形体122、第一磁吸体123、第二磁吸体124;硅胶干燥隧道2;承载板21、硅胶干燥剂22、第一门体23;负压干燥隧道3;隔板31、抽风机32、电加热器33、第三门体34;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4;外壳41、内壁42、中空舱体43、毛细管44;保温层411、排放管412、排水管413、进液管431;支座51;第一滑动座52;第二滑动座53;印刷组件54;储料仓541、印刷板542;底座55;第一电机551、第二电机552;导向杆5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料处理系统,包括:放卷机300、纳米涂料设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纳米涂料设备和干燥设备,所述放卷机、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依次布置;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包括两个支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和两个印刷组件,两个所述支座相对布置,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其中一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另一所述支座上;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储料仓和印刷板,所述印刷板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仓口上,所述印刷板与所述储料仓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态辅料的储液腔,所述印刷板上设置有若干纳米孔;两个所述印刷板上下相对布置,其中一所述印刷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另一个所述印刷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所述干燥设备包括输送机构和干燥隧道,所述干燥隧道包括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负压干燥隧道,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所述负压干燥隧道沿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输送机构贯穿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和所述负压干燥隧道;所述硅胶干燥隧道中设置有硅胶干燥剂,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配置有中空舱体,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内设置有多条交错排列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中空舱体连通,所述中空舱体用于盛放液氮,所述负压干燥隧道上还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用于抽吸所述负压干燥隧道内的空气以在所述负压干燥隧道内形成负压;其中,布料经由所述放卷机开卷后依次进入到所述纳米涂料设备和所述干燥设备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涂料设备还包括底座和两根导向杆,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两根所述导向杆竖向并排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印刷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插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上,所述干燥设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硅胶干燥隧道;每个所述硅胶干燥隧道中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可循环使用的所述硅胶干燥剂;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上,所述开放式负压低温干燥设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水隧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干燥隧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液氮毛细管路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曹营王佳佳张麟赵爱军路思瑶孙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韩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