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28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两侧端部均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盖,所述螺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螺钉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套,所述上固定套的一端设置有旋套,所述旋套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片,所述上固定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上固定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护套B;通过设计的上固定套、下固定套、齿轮、固定栓等便于实现对PCB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不仅保证了PCB板的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由于螺栓固定力度控制不佳而导致PCB板碎裂的情况。碎裂的情况。碎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现有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均是采用螺栓固定安装,而螺栓固定不仅固定拆卸不便,同时还容易因为锈蚀而导致无法拆除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均是采用螺栓固定安装,而螺栓固定不仅固定拆卸不便,同时还容易因为锈蚀而导致无法拆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两侧端部均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盖,所述螺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螺钉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套,所述上固定套的一端设置有旋套,所述旋套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片,所述上固定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上固定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护套B,所述上固定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胶垫,所述上压板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贯穿上压板与上胶垫,所述螺钉的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套,且下固定套与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A,所述护套A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A,且弹簧A与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均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胶垫,所述下压板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栓。
[0006]优选的,所述螺盖的内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设置有螺板,所述螺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螺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螺盖转动连接,所述螺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B,所述弹簧B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柱,所述纵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柱,所述螺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纵槽,所述纵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横槽。
[0007]优选的,所述齿片的后表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且齿片与齿轮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护套B和护套A的形状的均为中空圆柱体,且护套A的内径等于护套B
的外径的一点一倍。
[0009]优选的,所述PCB板的前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圆形孔洞。
[0010]优选的,所述螺板前表面的卡槽为“一”字形,所述螺板后表面的卡槽为“十”字形。
[0011]优选的,所述横柱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两两安装在两个纵柱的一端两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计的上固定套、下固定套、齿轮、固定栓等便于实现对PCB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不仅保证了PCB板的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由于螺栓固定力度控制不佳而导致PCB板碎裂的情况。
[0014]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螺盖上的可旋转固定的螺板便于使用各种螺丝刀实现对该装置的拆卸与安装,避免由于工具携带错误而导致无法安装拆卸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螺盖部分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上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螺盖部分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PCB板;2、螺盖;3、上压板;4、固定栓;5、上胶垫;6、固定孔;7、下胶垫;8、下压板;9、螺钉;10、隔板;11、下固定套;12、弹簧A;13、护套A;14、护套B;15、驱动杆;16、连接杆;17、齿轮;18、旋套;19、齿片;20、上固定套;21、横柱;22、纵柱;23、横槽;24、纵槽;25、弹簧槽;26、螺板;27、转轴;28、卡槽;29、弹簧B;30、旋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包括PCB板1,PCB板1的两侧端部均设置有螺钉9,螺钉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盖2,螺钉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0,螺钉9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套20,上固定套20的一端设置有旋套18,旋套1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片19,上固定套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齿轮17,齿轮1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5,上固定套2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护套B14,上固定套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3,上压板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胶垫5,上压板3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孔6,且固定孔6贯穿上压板3与上胶垫5,螺钉9的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套11,且下固定套11与驱动杆15固定连接,下固定套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A13,护套A13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A12,且弹簧A12与上固定套20和下固定套11均固定连接,下固定套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压板8,下压板8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胶垫7,下压板8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栓4。
[0023]本实施方案中,先将螺钉9安装在指定位置处,然后旋转旋套18,使得旋套18带动齿片19旋转,而齿片19则驱动齿轮17进行旋转,齿轮17在旋转过程中会利用连接杆16带动驱动杆15进行位移,进而将下固定套11向下顶出,弹簧A12被拉伸,此时固定栓4会从固定孔6内部抽出,然后再将PCB板1通过其上的圆形孔洞实现对PCB板1的安装,最后松开旋套18,使得弹簧A12带动下固定套11弹回,固定栓4贯穿PCB板1上圆形孔洞的同时再贯穿固定孔6即可。
[0024]具体的,螺盖2的内部开设有旋转槽30,旋转槽30的内部设置有螺板26,螺板26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开设有卡槽28,螺板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27,转轴27与螺盖2转动连接,螺板26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弹簧槽25,弹簧槽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B29,弹簧B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柱22,纵柱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柱21,螺盖2的上表面和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包括PCB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1)的两侧端部均设置有螺钉(9),所述螺钉(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盖(2),所述螺钉(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0),所述螺钉(9)的外表面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套(20),所述上固定套(20)的一端设置有旋套(18),所述旋套(1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片(19),所述上固定套(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5),所述上固定套(2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护套B(14),所述上固定套(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3),所述上压板(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胶垫(5),所述上压板(3)的前表面开设有固定孔(6),且固定孔(6)贯穿上压板(3)与上胶垫(5),所述螺钉(9)的外表面另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套(11),且下固定套(11)与驱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套(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护套A(13),所述护套A(13)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A(12),且弹簧A(12)与上固定套(20)和下固定套(11)均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套(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压板(8),所述下压板(8)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胶垫(7),所述下压板(8)的前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于汽车中控显示系统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盖(2)的内部开设有旋转槽(30),所述旋转槽(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庚辰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